袁詠梅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急診內科,河南鄭州 450007
心力衰竭,也即人們常提到的心肌衰竭,是指心臟在運作過程中不能夠搏出有效的靜脈回流量,不能夠為自身各個組織的新陳代謝提供有效的血液供應。心力衰竭往往是由于各種疾病導致的病人心肌的收縮能力衰退,大大降低了心臟的血液輸出,從而阻礙了病人機體的需求量供應,進而導致了一些列癥狀的出現(xiàn)。該疾病往往出現(xiàn)在老年人群中,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生理功能逐年衰退,進而增加該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一旦老年人得了此疾病,如果病情惡化到急性呼吸衰竭那么預后會十分危險,如果不能夠給予及時的搶救措施,病人甚至會最終導致死亡[1]。為觀察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病人實施急診內科治療后的效果,并對其臨床意義進行總結,現(xiàn)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間該院收治的32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某醫(yī)院急診內科門診接受治療的32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年齡分布為60~75歲,平均年齡68.5歲;女13例,年齡分布為61~73歲,平均年齡67.1歲。所有病人在實施就診時,醫(yī)院都借助于超聲波心電圖對其進行了檢查,發(fā)現(xiàn)調查病人中有11例高血壓致心臟病病人,19例冠心病病人,2例擴張心肌病病人。所有調查病人的肝臟、腎臟及大腦功能均健全,且無甲狀腺、肝纖維化及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我們將這些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16例)與對照組(16例),觀察組病人,給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并輔以美托洛爾治療治;對照組病人,給予美托洛爾進行治療,并對兩組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實施觀察。
1.2.1 觀察組 觀察組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并輔以美托洛爾治療病人。病人到該院診治時,先為病人靜脈注射微量強心劑、硝普鈉及利尿劑等藥物,與此同時為病人實施持續(xù)泵入治療,在此基礎上,為病人提供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膠囊,1 粒/d,同時輔以起始劑量為12.5~25 mg 的美托洛爾,2次/d,并對其血壓實施監(jiān)測,將其收縮壓控制在100 mmHg 以下,然后對治療前后的療效進行觀察并加以對比,記錄B型利腦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的實驗數(shù)據(jù)。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通過美托洛爾對病人進行治療。開始對病人先實施常規(guī)治療,為病人靜脈注射微量強心劑、硝普鈉及利尿劑等藥物,與此同時為病人實施持續(xù)泵入治療,然后給予病人起始劑量為12.5 mg 的美托洛爾,2次/d,并對其血壓實施監(jiān)測,將其收縮壓控制在100 mmHg 以下,然后對治療前后的療效進行觀察并加以對比,記錄BNP 及LVEF 的實驗數(shù)據(jù)。
根據(jù)住院病人治療前后機體特征、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指標的變化,制定出合適的評價標準。效果顯著:心功能指標改善至2級甚至1級以上,且LVEF>20%;一般有效:心功能指標進行1級改善,但未達到1級標準;沒有效果:心功能未進行改善或不能達到有效標準。治療總有效率=(一般效果+效果顯著)×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00%。
借助于V1.61 軟件,對搜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觀察組中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89.1%,而對照組中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69.2%,對兩組患者的死亡率與療效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功能故障導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礙是其典型癥狀,并且隨著活動量的增加病情也會加重,嚴重病人在咳嗽或者呼吸時甚至伴有大量粉白色痰癥的出現(xiàn),而且食欲不振,下肢出現(xiàn)浮腫,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病人殘疾甚至死亡[2-3]。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與死亡率比較
研究表明,對于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病人,進行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并輔以美托洛爾治療效果明顯,有助于病人死亡率的降低,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有助于病人心功能的改善,值得今后臨床的大力推廣使用。[1]趙金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144例急診內科治療分析[J].健康必讀雜志,2010(10):138.
[2]彭巍.7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6):2651-2652.
[3]任麗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12):2143-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