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青+尹國營
濟南市長清區(qū)石麟小學把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的主導因素,緊緊圍繞 “和文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省級課題,秉持“讓和諧人生從這里起步”的辦學理念,積極優(yōu)化內外發(fā)展環(huán)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努力開展學科德育課程建設和德育課程化建設的實踐探索,初步構建了以”和文化”為理論基礎的和悅德育體系。
一、樹“和悅”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以人為本”的課程價值觀。以人的成長為核心而構建起來的知識、技能和活動形成了具有育人功能的德育課程。在多元架構的德育課程化體系中,人的生命受到敬畏與關懷,教育主體得到生動活潑、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學校提出的“和文化”建設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內容:“天地君親師”五敬、“仁義禮智信”五常、“溫良恭儉讓”五德:天仁如一,包容無限;存惻隱之心,彰溫和之德。地義專一,奉獻無比;知恥羞之心,顯善良之德。君禮真一,正直無悔;感辭讓之心,獲恭敬之德。親智歸一,孝慈無盡;持是非之心,守節(jié)儉之德。師信守一,知行無偽;懷恒久之心,修忍讓之德。簡而言之。仁生愛,愛者義;義生敬,敬者禮;禮生威,威者智;智生善,善者信;信生和,和者仁。天地周而復始,文化周行不殆。和悅德育品牌的提出就是基于“和諧、悅納”的思想,把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統(tǒng)攝于一個指導思想下,進行育人的融和并軌。
立“和悅”品牌,彰溫和之德。和者仁,仁者懷無限包容之心。我們認為育德需育德者有德。教育之德乃寬厚、寬容、寬松之德。學生都愿意做好學生,只有友善平和的環(huán)境,才能育有德行之人。我們打造的德育品牌是“和悅德育”,就是讓每一位老師喜歡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喜歡每一位任課教師,每一位學生喜歡所學的每一個學科。因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和衷共濟,實施全員育德;和而不同,實施學科育德;和悅入心,實施科研育德;版塊管理,實施活動育德;家校聯(lián)手,實施合力育德”的運作模式。
二、推“和悅”課程
我們把“和悅德育”進一步分解為和悅團隊建設、和悅班級建設、和悅家校建設。團隊是指德育骨干隊伍的凝聚和提高工作水平,我校的級部主任隊伍是一支能高效運轉、全才型隊伍,他們視工作為事業(yè),事無巨細,愉悅地忙碌著。和悅班級建設,我們提出了微管理,一方面是指級部評價以動態(tài)為主,一方面指班級內部的自主管理,各種名目的小組建設與課改結合,同質的,異質的,大家為共同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負責,愉悅地分享著成長的快樂。和悅家校建設,主要以三級家委會建設為依托,以四力課程為載體,要求教師和家長都要學習交流的藝術,都要學會換位思考,關系越融洽越有利和學校攜手形成同盟軍的關系。以“制度上規(guī)范、評價中約束、學習中提升”打造陽光班主任團隊,重視級部內班主任共同體建設。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舉措,很好的鞏固了學?!拔幕I學校發(fā)展”的優(yōu)勢策略,努力打造更為優(yōu)質的學校品牌,整體提升辦學品位,為培養(yǎng)具有“遠大視野、底蘊深厚、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魅力型育人,親和型關系。學校以師德建設為抓手,開展師生同步教育。我們從教師自律的角度,要求教師人人爭做“魅力教師”,教師的人性平和之美深深的熏染著學生,教師會自覺的做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模范。德育處重點實施了德育課題帶動、班會課開設、德育課程實施三大戰(zhàn)略。通過德育課題的申報,逐步把教研、科研、德研結合起來,學科德育課程的建設逐步完善。從班會手冊、四力德育課程(思考力、行動力、團結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到情商課程,從爸媽大課堂到家校合作四力課程(張力、魅力、活力、學力課程)的開發(fā),從層級管理向扁平化管理到微管理,從級部主任團隊、年級班主任共同體到三級家委會形成了親密的合作育人網絡。在親子互動的基礎上,評選優(yōu)秀家長、書香家庭、學習型家庭、感動石麟十大家庭,以此帶動和促進和睦家庭建設。
不同而大同,順天性而塑個性。我們在管理中尊重教師的不同個性,追求一種個性化教學風格的形成和張揚;關注教師的心靈健康,讓校園成為教師樂于進來樂于奉獻的地方。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在校園里有依靠,尋找愛的目光。學校以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充分發(fā)揮少先隊主陣地的作用,通過主題教育,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深化十好班級建設,提出和落實好《石麟小學學生守則》;改進工作機制,提出微管理理念,形成高效和有活力的德育工作新局面;落實好《學校安全工作指南》,按新的標準簽訂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打造全方位的安全文化。每名學生的不同都要受到尊重,我們要無條件的關注每一名學生。德育處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八位持心理咨詢師證、四位持中級沙盤師證的輔導老師,有110多平方米的咨詢室?!熬`放心靈之花,奠基幸福人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片在區(qū)電視臺播放。
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新中喜悅。少先隊大隊委以培養(yǎng)四好少年為目標,開展了“和悅中隊”建設。以少先隊和小科學院為陣地,設計了“灑掃應對”活動、“我們的節(jié)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星級評比”、“紅領巾相擁中國夢”等。科技節(jié)上木飛機、水火箭、小課題論壇、專利申報、科學家進校園、紙橋承重、小車滑坡等活動,吸引了學生們的興趣。近兩年來共審批學生專利70多項。注重發(fā)揮法制副校長 、校外輔導員、德育基地、關工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委會作用,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努力推行的“三個一”活動:讀一本好書,寫一手好字,還要用一根跳繩把身體練好。一個多學期以來,這三項活動是全員性參與、天天堅持,孩子們的閱讀量、運動量是驚人的,促進成長的意義更是非常明顯。
我們提出德育的課程化,就是要固化德育的常規(guī)內容,做到內容常新但形式固定的教育模式。學科德育課程建設即指三級課程的校本化。通過學校教學研究和科研,尋求課程在本校實施的有效性,也就是學校正在進行的和悅課堂的研究。我們的理念是“讓課程適宜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出版的《走在課改路上——和潤課堂的探索》一書是我校推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老師們的教學隨筆、教學感悟的集合。自2011年推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老師們經歷了幾番思索,幾番修正,幾番實踐,幾番提升,課堂逐步實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他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鋪就了一條高效課堂之路。在這本書里,有校長帶領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打造高效課堂的做法和經驗,有老師們研磨提煉出的教學課例。字里行間,反映了石麟人為了教育事業(yè)而奉獻的真誠。
三、?!昂蛺偂毙Ч?/p>
我們在課改的過程中通過經驗傳承、學科組觀課議課、磨課、同課異構、周二課改展示、學期末課改成果展示、小組互學等方式落實三級課程的校本化。其他課程的實施因為課時的緊張,在校內可利用的只有班會時間,少先隊課程就比較靈活了。我們還把家長課程放在學校課程的課時和雙休日、節(jié)假日里。
為了保障課程的監(jiān)管和改進,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德育處、大隊輔導員、級部主任為成員,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為主要實施人員。
在實施過程中,學校舉辦特色項目征集和論證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項目名稱,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學科組長會議,征集學科滲透德育目標,開展學科滲透德育論文評比活動;開展學科德育精品課程征集活動;在保證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利用雙休日布置適量學科德育主題作業(yè);以德育處制定情商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的指導為主,級部和班級開發(fā)情商教育課程教材;以學校、級部、班級三級家委會成員為主開發(fā)四力課程,其中的張力課程和魅力課程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開設。評價以過程性定量評價和終結性定性評價為主,納入班級和級部考核。
此外,學校正在逐步完善制度建設,建立了課程開發(fā)責任制度、課程實施保障制度、課程評價制度、課程研討制度、課程實施突出成績獎勵制度、課程開發(fā)申報制度、課程改進和修訂制度等。
目前,我們結集出版了《和悅德育》一書,這算是一次階段性的學校德育工作總結。我們旨在引導每位教師樹立起大德育觀,在今后持續(xù)開發(fā)的過程中加以啟迪和強化,而不是停在倡導的層面。要知道,構建德育課程化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要達到深化和完善的標準,還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我們只是剛剛起步,我們認為方向是對的,內容是可以不斷豐富的,如財商教育、健商教育、領袖社團、翱翔社團、科學院、超常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等等。
學校既然提出了和悅的理念,必然會以一種追問和持續(xù)的動力,不斷推進德育課程化和德育科研化的進一步發(fā)展。這是一場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行程,相信我們的和悅德育會顯現(xiàn)出永恒的人文魅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石麟小學)
責任編輯/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