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摘 要 初中階段傳統(tǒng)的化學復習課中,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唱獨角戲狀態(tài),這是導致化學復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的課題研究立足本校實際,從創(chuàng)新化學復習模式——“ 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方面展開實踐研究,把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參與欲望,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從而提高了化學復習課的效果。
關鍵詞 主體 參與 發(fā)展 復習課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Teaching Practice of "Participation, Main Development"
Model in Chemistry Recitation
LIU Yanhong
(Guangdong Guangzhou Zengcheng Xintang Shapu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In junior traditional chemical recitations, students' passive acceptance, teacher monologue state,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chemistry review class effect is not ideal. Expand the "subject participation, the main development" aspects of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tudents returned to the classroom, highlighting the status of the student body, the desire to inspi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so that students - the author's research based on actual school, from innovative chemistry review mode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recitation.
Key words subject; participation; development; recitation class; teaching practice
我校與周邊區(qū)域學校聯合開展了《農村初中化學“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爸黧w參與,主體發(fā)展”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理念,在這種模式和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化學復習課中以導學案為載體,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參與欲望,挖掘自我發(fā)展意愿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筆者結合自己在復習課中的一些學習、思考和實踐的體會,以期拋磚引玉,提高復習課效果。此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 創(chuàng)設情景——明(約1分鐘)
目的: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景來激起學生參與枯燥的復習課的欲望,明確“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的目標和任務。
步驟:(1)拋出問題情境,板書課題。(2)投影出復習目標,也可以將它們編寫在導學案上(主要是學習目標)讓學生去閱讀。
注意事項:(1)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與復習課內容相關的情境,學習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2)學習目標要準確,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既不降低也不拔高。(3)屏幕上的字跡做到工整,大小適中,背景畫面簡明扼要。
2 復習點拔——導(約1分鐘)
目的:通過點拔,引導學生掌握“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的方法。教師在揭示教學目標后,接下來向學生給出有效的點拔,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去參與課堂復習的各項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自學的內容、自學的方法、所用的時間及自學后要解決的問題或達成的目標。
步驟:(1)給出自主復習的內容,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要復習課本或學案的頁碼;做到明確而具體。(2)指導自主復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確用采用什么方法復習,是邊看書邊歸納還是在做題或做實驗后小結。(3)提出自主復習的要求,告訴學生自主復習所用的時間,檢測復習效果的形式。
如《碳及碳的化學性質的復習指導》:閱讀上冊課本P110-111,和P118-122,重點關注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并在學案上的環(huán)節(jié)一中默寫有C、CO、CO2參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在其下面的表格中歸納C、CO、CO2的化學性質(提示:每一個化學方程式都能體現出反應物所表現出的化學性質),接著做跟蹤練習的1~5題(時間:15分鐘內)。
3 參與學習——始(15分鐘左右)
目的:學生參與學習,這是“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的起始階段。(1)通過自主復習讓學生根據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歸納整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再認識。(2)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如動腦思維、動手實驗與記錄、動口表達與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改變傳統(tǒng)的為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的“飯桌”(看大量板書、聽詳細講解),轉化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盛宴”。(3)通過做練習、板演或實驗操作等形式,既為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提供了平臺和機會,又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提高參與度,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更多的機會動口、動手、動腦,還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效果,以確定后面教師引導和講評的內容與方向。
步驟:(1)學生根據導學案上的復習提綱看書或以題引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導學案最好是提前一天發(fā)放以便于學生前置預習。(2)教師巡回輔導,從學生自學中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3)組內同學間互助解決主要基礎的部分。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留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注意事項:(1)復習課導學案設計需要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并體現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拓展和提升。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回顧與網絡構建。二是對主干知識中的要點進行深度剖析,深化、完善學生的認識。所以在設計復習導學案時要組合恰當的問題情景,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搜集符合教學內容的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2)知識考點來自教材、《化學新課程標準》以及《化學指導書》,在總復習的備課時,既要突出重點,也要突破難點。教師必須分析在新課學習過程中學生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中不但要分清主次,還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是知識基礎沒有過關,還是教學策略設計不當或學法引導得不到位,然后根據目標要求和復習內容設計出典型的問題,以問題促探究,以探究促思維,以思維帶訓練,并做到活學活用,把握知識的外延,強化有關注意事項。(3)要避免就題論題的方式,對于同一知識點教師要不同的角度去提出有一定的思考性的問題,能引發(fā)學生積極動腦。例如;溶解度的概念不是直接設計成概念的填空題或讓學生去背什么叫溶解度,而是可以這樣提問:下面對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0g的理解正是( ? ? )。(4)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參與復習學習的狀態(tài),對個別小組和個別學生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同時在巡堂和與學生交流中最大限度地了解學生的不足,為后續(xù)的內容作準備。
4 教師講解——點(12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識點,教師講解在“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1)通過教師的點撥、歸納,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條理化和深化。(2)在教師引導下理清思路、分析原理,找出規(guī)律,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
步驟:(1)學生組內互助、代表展示、傾聽評定、討論更正。(2)教師引導點撥、歸納拓展。
注意事項:(1)教師要發(fā)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2)教師要引導且?guī)椭鷮W生將相似、相關的化學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異同比較,總結規(guī)律,理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建構清析的知識網絡。(3)點撥以激勵為主,善于抓住閃光點鼓勵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還可將知識作合理的延伸,讓學生體驗更高層次的成功,樹立自信。
5 當堂作業(yè)——練(5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當堂作業(yè),鞏固本章的知識。在練習過程中,學生既可以獨立完成,在深層次能力要求的題目或中下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互相提示或幫助,這是“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的練習鞏固階段。
步驟:(1)發(fā)放當堂練習題,也可以事先將此練習題編寫在導學案中。(2)規(guī)定學生做題時間,確保學生像考試那樣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讓學生對不會做的題做好問號標記,教師巡視。(3)可以收回由老師批改,或者小組長批改后收回讓老師了解情況以反饋,如果不計劃學生上交的測試,就投影出答案讓學生自己批改,接著針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組內的幫教,大家共性的問題再由老師講評或者由個別會的同學講評。
注意事項:課堂當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為達到教學目標并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設計的,所以在導學案中盡可能注明每道題的設計意圖、考查的知識點,有的習題是為引出思維方法而練;有的習題是為鞏固雙基、應用方法而練。所以,用于當堂練習的習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往年中考試題,對于學生可能還難以理解的內容,加強變式與拓展訓練,使學生再一次得到補救和深化的機會,另外為了加強分層教學,在最后的小測練習中的題目應當分層布置。
6 展示點評——思(5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展示點評,既能使學生參與課堂復習,也能挖掘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意愿,又能使學生對本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反思,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大的發(fā)揮,這是“主體參與、主體發(fā)展”復習模式反思階段。
步驟:(1)學生組內互相交流。(2)組內推薦學生代表或全組展示成果,例如說題。(3)教師根據學生展示成果情況進行點評。(4)師生小結本節(jié)課內容。
注意事項:讓各學生組的代表展示學習成果,對學生記憶不牢的內容要通過布置默寫或小測解決知識的記憶問題,對學生建立不起解題思路的題目讓學生來“說題”的方法將其思維充分展示出來,還原學生的錯誤思路,再讓其他組會的同學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正確的思路,還可以比一比看誰說得更有條理,看誰說的更簡練,營造一種競賽的氣氛。如果是正確的,則更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如果不正確或不完整,可以當場糾正或補充,這樣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另外,教師在作業(yè)中還要準備一些類似的題目訓練一下學生的解題思路,以達到鞏固和提高的復習效果。
以上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應用時,不能生搬硬套,因為針對不同的化學內容的復習,所采用的復習方式會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靈活把握。另外,教師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時再加上一些鼓動性語言,激勵學生不怕困難,輕松地進行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當堂達標。
復習課是大多數老師覺得最難上得精彩的課,教師更應該將“學”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組織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對教材和考點進行分析提煉,并設計出相應的導學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能積極參與,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越強,其自我發(fā)展的意愿才會更大,復習效果也就越好。
基金項目:(1)增城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第二批立項課題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C1224;(2)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第二批立項課題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2B245
參考文獻
[1] 王紅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備考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2):42-44.
[2] 黃雪金.讓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中國教育曙光網.
[3] 盧正芝.學會參與:主體性教育模式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4] 王升.試論主體參與的教學價值.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學刊),2000(2):2.
[5]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五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