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燦鑫
(作者為天津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州輕工業(yè)學院講師)
2008年11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的開學典禮上強調:“學風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yè)成敗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①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在全黨大興學習之風,依靠學習和實踐走向未來。②此外,習近平在其他多種場合多次強調了加強學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對學風建設提出了許多觀點主張。比如,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學習是我黨的執(zhí)政法寶;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
領導干部的學風問題關系黨的建設大局,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xiàn),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xiàn)。隨著當前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領導干部樹立良好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研究新時期我國各項社會主義事業(yè)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切實解決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以學風的好轉促黨風的好轉,以黨風的好轉促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所謂學風,也就是讀書治學之風。對此,我們不能作狹義上的理解。國家工作人員的學風包括兩方面,外顯的風氣和內(nèi)蘊的思想方法。
外顯的風氣,也就是表現(xiàn)在領導干部進行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毅力、興趣等外在表現(xiàn)出來的氛圍。外顯的風氣一旦在領導干部群體中蔚然成風,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調查研究風氣,就會讓領導干部學有所獲,并且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運用到具體的工作當中,有效促進我國各項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
內(nèi)蘊的思想方法,也是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處理理論和實踐之間問題的思路、方法,能否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行學習與工作,是判斷馬克思主義學風觀的重要標準之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中,不乏對學風問題的闡述,列寧、毛澤東等人繼承、發(fā)展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風觀,學風問題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馬克思在其一生的革命實踐和理論著作中,逐步形成了學以致用的學風觀。馬克思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指出,要堅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認為任何一種理論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其特殊的使用范圍,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必須將理論和實踐兩者結合起來。“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學風觀的鮮明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風觀認為,失去了批判的學習就無法取得進步,要勇于對現(xiàn)存的一切開展批判,決不能盲目相信前人的理論,在尊重前人的基礎上批判前人的理論不適應特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之處,通過批判實現(xiàn)發(fā)展。
恩格斯在長期的研究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風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學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恩格斯認為,要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著重把握其精髓,要將馬克思作為一種科學,同時將其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如此才能在革命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應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必須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兩者的結合,單純的理論到理論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理論應該為具體的社會實踐服務,才能發(fā)揮理論的價值。
列寧認為必須科學地看待馬克思主義,不能只抓住馬克思的個別詞句,必須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將調查研究作為決策的前提和基礎。要注重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決不能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死板的教條,而是要將其作為一種發(fā)展中的理論。
學風問題不是小事,學風體現(xiàn)黨風,事關我黨各項事業(yè)建設的興衰成敗,切實加強學風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一,加強領導干部學風建設是提升干部隊伍素質的需要。國家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代表人民履行國家公務,身負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領導干部中的領導干部須負責重大決策。這就對其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他們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才能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服務人民大眾。領導干部具有良好的學風,才能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知識和技能,才能學以致用。當今時代,科技的發(fā)展一日千里,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更加凸顯,國際國內(nèi)形勢千變?nèi)f化,如果他們喪失了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觀,也就難以順利完成其身上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為此,只有不斷加強學習,讓自己的思想、知識和技能緊跟時代潮流,才能更好地履行其公務職責,加強領導干部的學風建設也就成為提升干部隊伍素質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強學風建設是強化我黨自身建設的重要經(jīng)驗與路徑。我黨始終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將學風作為黨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進行整頓與改進,將學風建設作為促進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戰(zhàn)略任務緊抓不放,成為我黨強化自身建設的寶貴經(jīng)驗。毛澤東第一次指出了什么是學風的問題,并且確定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發(fā)展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風觀。毛澤東認為,所謂的學風問題也就是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態(tài)度問題,只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才是正確的學風。③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倡導和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整風運動,其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整頓黨的學風。通過整頓黨的學風,使我們黨從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的枷鎖當中解放了出來,從而使我黨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兩個凡是”的最終突破,也得益于我黨在學風上卓有成效的建設,得益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路線的恢復和確立。黨的十八大之后,黨的高層在不同場合多次反復強調了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要求全黨繼續(xù)改進學風、推進黨風建設。歷史已經(jīng)充分證明,學風建設是我黨黨風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是我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jīng)驗,是強化黨的建設的重要路徑。
學風建設作為我黨歷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近些年來被持續(xù)發(fā)揚光大,領導干部的學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目前某些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學風建設上依然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在學風建設的行動上存在諸多不到位的地方,許多國家工作人員對學習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的內(nèi)容不夠深入、不夠系統(tǒng),注重學習而忽視了和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學習中存在實用主義、教條主義、經(jīng)驗主義等違反馬克思學風觀的諸多情形需要切實加以改進,學風不端正和形式主義等一系列問題亟待加以解決。
當前領導干部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xiàn)在:
第一,理論和實踐相互脫節(jié),無法做到學以致用。領導干部的學習,必須反對所謂的“實用主義”,但是,這并不表明為只需單純的學習理論,因為理論只有契合實踐需求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功能作用。在當前的學習中,部分領導干部并未將理論和實踐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而是照本宣科進行單純的理論學習、知識學習,將學習理論等同于讀報、看書、開會,學習的形式走完了,就認為學習已經(jīng)結束了。比如,在當前各級各部門正在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部分基層黨委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僅僅是原文傳達學習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或者談談對兩次會議精神的“個人理解”,并沒有將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各地各部門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起來,并沒有按照這兩次重要會議的精神確定本地、本部門的發(fā)展和改革思路,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第二,實用主義盛行,學習的深度和系統(tǒng)性嚴重不足。當前形勢下,知識經(jīng)濟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領導干部大多數(shù)能夠主動學習,因為如果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就可能導致自身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被淘汰。但是,部分領導干部雖然高度重視學習,他們只學習能夠在自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深度和系統(tǒng)性嚴重不足。很顯然,這部分領導干部雖然有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但他們進行學習的目的并不是深刻領會時代背景和實踐基礎,并不是為了精準地把握相關理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體系,并不是為了解決具體工作中以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在某種需要上的滿足。這部分領導干部信奉的是“有用即真理”,能夠滿足自己臨時的某種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他們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那些看起來暫時對他們沒有用處的知識和技能,他們就排斥和不學習,從而使黨的理論體系的科學性、整體性、系統(tǒng)性被完全割裂開來,對學習的內(nèi)容采取任意取舍、變通和選擇的自由主義態(tài)度。此種學風不除,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就沒有前途和希望。
第三,形式主義依然存在,消極應付使學習的效益無法得到發(fā)揮。部分領導干部整天忙于應付單位上的各種工作與應酬,以沒時間為由放松了學習,缺乏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將所謂的理論學習作為一種不得不走的形式敷衍了事,沒有將“要我學我才學”轉化為“我要學”,認為做好具體工作就行,理論知識和技能學不學無所謂,更無法具備刻苦學習、刻苦鉆研的主動學習精神。部分領導干部甚至將學習作為一種“包袱”,認為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浪費了工作時間、娛樂時間,以一種“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他們將學習作為一種表面動作,形式主義盛行,將學習作為一種裝飾和口號,作為一種應對上級檢查的方式,并講求學習的實際效果,以念念文章、寫點心得體會作為學習的全部內(nèi)容,無法發(fā)揮學習的效益,所學理論和知識、技能在工作、生活中無從得到應用,無法解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領導干部的學風問題是黨風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我黨各項事業(yè)建設的成敗得失。當前我國領導干部學風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充分發(fā)揮黨的指導思想的作用產(chǎn)生了嚴重威脅,嚴重影響到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對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產(chǎn)生了極大阻礙。針對上述問題,當前我國加強領導干部學風建設的路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強化領導干部學習的自覺性。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功底、業(yè)務知識和較高的政治素質,才能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目前,針對我國領導干部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強化領導干部學習的自覺性,自覺培養(yǎng)良好的學風,以更加積極進取的精神不斷學習各類理論、知識和技能,著力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水平。要認真學習各類理論和知識,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提升執(zhí)政興國的本領。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用結合、理論聯(lián)系具體的工作實踐,以所學理論解決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理論,以實踐檢驗理論的正確性。
第二,將解決群眾的具體實際問題和理論學習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我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忠實代表,以人民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我黨領導下的全體干部均是“人民的公仆”,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所以,加強其學風建設,不能單純進行理論學習,因為理論如果不和實踐相結合,就無法發(fā)揮理論的實際作用。強化學風建設,就必須將理論學習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通過運用所學理論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實現(xiàn)人民的利益。改進領導干部的學風,就應該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將自己說學理論和知識、技能用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同時,人民群眾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建設的主體,人民群眾中蘊含豐富的經(jīng)驗與創(chuàng)造力,改進學風的過程中必須虛心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豐富和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
第三,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當前,領導干部學風中存在形式主義、實用主義等諸多問題,對領導干部開展好各項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危害。為此,當前我們必須強調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更好地掌握具體實際情況,保障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國際國內(nèi)的形勢千變?nèi)f化,我們必須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及時以最優(yōu)方案解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必須提高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提高獲取先進理念、先進思想和知識的能力,提高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領導干部吃苦耐勞的能力。
第四,健全完善相關機制體制,構建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領導干部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不可能通過短期的努力實現(xiàn)學風的完全好轉。為此,必須將學風建設的各種有效經(jīng)驗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并且實現(xiàn)學風建設舉措的豐富與發(fā)展。具體工作中,要構建領導干部學習的公開制度,將理論學習、知識學習和技能學習作為領導干部的“硬要求”,及時公開學習的形式、內(nèi)容等各類情況,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jiān)督。同時,要逐步建立并規(guī)范領導干部學習的檔案管理制度,為每一名領導干部建立“學習檔案”。建立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學習的評價激勵制度,及時掌握領導干部學習的狀況,領導干部的學習情況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注釋】
①鄒聲文:“習近平:學風關系黨的事業(yè)成敗是重大政治問題”,《人民日報》,2008年11月13日。
②張爍:“習近平:國家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人民日報》,2013年3月2日。
③《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