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 ,黃紅炬 ,黃艷芳 ,黃濤 ,譚任初 ,袁波 ,黃堅勇 ,許遠紅 ,吳攀建
(1.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廣州,510640;2.廣東省華僑農場大旺農科所)
黃瓜(Cucumis sativusL.)是葫蘆科的重要蔬菜作物,風味別致,兼有食用、美容、藥用等功效。其原產于溫暖地區(qū),性喜溫,但不耐熱,生長適溫25~30℃,超過 35℃導致傷害[1,2]。 隨著全球性溫室效應不斷加劇,極度高溫已成為限制黃瓜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溫熱害給黃瓜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已成為露地和保護地黃瓜生產中經常遇到和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3,4]。隨著蔬菜產業(yè)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黃瓜生產受到廣泛重視,為此,除加大投入及加強各級管理之外,加強黃瓜育種研究尤顯重要。此外,隨著市場對黃瓜需求量的增加,部分地區(qū)開始嘗試夏季栽培黃瓜,但高溫常導致病害嚴重、產量低、品質差,為此開展黃瓜耐熱研究顯得十分必要。通過對黃瓜苗期形態(tài)特征的觀測及成株期的黃瓜生長狀況鑒定[5~7],篩選出耐熱性強的材料,進而選育出耐熱性優(yōu)良的黃瓜新品種是育種的重要任務。
目前,從廣東黃瓜生產狀況看來,存在生產技術不夠規(guī)范、管理水平不一、對病蟲害的防治各施各法、還有部分生產者濫用農藥等現(xiàn)象,這些做法不但未能明顯改善產品外觀品質,而且使產品的安全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不利于黃瓜生產的規(guī)?;?、產業(yè)化發(fā)展。為此,很有必要進行黃瓜品種相應的栽培技術研究及生產示范。
2010年春季征集、引進黃瓜品種資源共72份,其中,X系列23份,F(xiàn)系列17份,SD系列13份,T系列19份。經苗期生長勢、成株期結果能力等方面的耐熱性鑒定,選出 X1、X15、F15、F20、SD4、SD10、T8、T20 8份植株生長旺盛、耐熱性較強的材料。
2010年秋季進一步自交選育,鑒定獲得耐熱性和抗病性強的 X1-2、X15-6、F15-2、F20-2、SD4-1、SD10-2、T8-2、T20-6 8 份后代材料。 其表現(xiàn)生長勢強、植株生長旺盛、耐熱性較強、結果較多、皮色深綠有光澤、黃線短、瓜把短等。2011年春季、秋季對獲得的8個耐熱性和抗病性強的株系進行進一步的選育,在調查了種植材料物候期、植物學特性,并對其耐熱性、抗病性(枯萎病、疫病、病毒?。?、商品性等進行了鑒定的基礎上,篩選出3份抗病性、耐熱性強、商品性狀好且株系遺傳上較穩(wěn)定的自交系材料 X15-6-8-10、F20-2-6-1、T20-6-2-1,其表現(xiàn)為生長勢、抗病性強、耐熱性較強、雌花節(jié)位低、品質佳、皮色深綠有光澤、黃線無或短、瓜形正、瓜把短于瓜長的1/8、刺瘤粗密(表1)。
用選出的 3 份耐熱材料 X15-6-8-10、F20-2-6-1、T20-6-2-1 與優(yōu)良的材料配制組合 31 個,2012年春季經過組合測定,篩選出耐熱性、抗病性、商品果性狀表現(xiàn)好的組合8個,2012年夏季對春季表現(xiàn)耐熱性、抗病性強、商品果性狀好的8個組合進行比較試驗,以中農106號為對照。
由表2可知,前期產量比CK高的組合有2個,最高的為3號,14.8 kg/株;其次為4號,14.7 kg/株;1號和5號組合的與對照接近,其余組合低于對照。
由表2可知,8個組合的平均總產量均比CK高,最高的為3號,比CK增產35.09%,其次為6號,比CK增產27.5%,再次為2號,比CK增產25.28%。
由表2可知,8個組合的商品瓜率均比CK高,最高的是3號,為87.48%;其次為5號,為86.72%。
由表3可知,耐熱性、抗病性綜合表現(xiàn)以2號、3號和6號較強。
生長勢、株型結構、瓜形、瓜色、瓜長、瓜把長度,綜合表現(xiàn)較好的為2號、3號、5號和6號,大部分的指標都超過對照(表2、3)。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表現(xiàn),選出了2號、3號、5號和6號組合4份材料,供進一步的試驗。
2013年夏季對選育的4份材料(2號、3號、5號和6號組合)和市場上反映比較好的品種中農8號、谷07、華優(yōu)1號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耐熱性較好、在南方種植較大面積的中農106為對照。試驗采用隨機排列方法,設3次重復。667 m2種植3 500株,田間管理按一般水平進行。
表1 2011年秋植黃瓜材料綜合表現(xiàn)
表2 2012年夏季黃瓜組合產量、果實性狀比較
表3 2012年夏季黃瓜組合綜合性狀比較
由表4可知,參試的8個品種(組合)中,產量最高的是2號,為2 533.54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5.13%,達極顯著差異水平;其次為 6號,達2 441.13 kg/667 m2,比對照極顯著增產10.93%;再次為 5號,2 418.46 kg/667 m2,比對照顯著增產9.91%,參試的3號也比對照顯著增產9.49%,但谷07和中農8號都比對照減產。
由表5可知,8個品種(組合)中,有華優(yōu)1號、2號、3號和6號組合4份材料小區(qū)前期產量比對照高,谷07、5號與對照接近,中農8號最低。
表4 2013年夏季黃瓜品比產量比較
所有7個參試品種(組合)的商品瓜產量都比對照高,最高的華優(yōu)1號,為86.72%;其次是6號,為85.42%。
表5 2013年夏季黃瓜品比性狀比較
8個品種(組合)中,除中農8號病株率較高、耐熱性中等外,其他都表現(xiàn)較強的耐熱性,2號生長勢強,耐熱性、抗病性強,5、6號次之,而谷07病株率較對照中農106高。
2號結瓜多,單瓜質量345 g,瓜長 35.0 cm,瓜把長 4.0 cm,直徑3.6 cm,瓜色綠有光澤、瓜形美觀,5、6 號次之,各品種(組合)瓜形、瓜色、瓜把長度與對照相當,綜合性狀優(yōu)于對照中農106。
綜合上面的幾方面結果,2號組合產量、早熟性、商品性狀好,抗病性、耐熱性表現(xiàn)較強,瓜長、直徑、色澤、外觀都適合市場的需求,綜合表現(xiàn)最好,是比較有市場潛力的新組合,準備進一步擴大制種量,供生產試驗試種。
自2013年開始,通過各地農業(yè)局、蔬菜辦、農辦、推廣中心等農技推廣部門,與蔬菜產區(qū)村、鎮(zhèn)政府合作,在廣東的徐聞、茂名、陽春及海南、廣西等地進行小面積試種,2號新組合均表現(xiàn)較早熟、高產、抗病性好等,在高溫天氣仍能正常開花結果,商品性好,綠色,有光澤,農戶反映良好。通過新組合的生產示范,了解在各地的表現(xiàn),為今后的推廣提供依據,可加快新材料、新組合的推廣應用。
新選育的2號黃瓜組合生長勢旺、耐熱性較強,主側蔓結瓜,回頭瓜多。生產上商品瓜長棒狀,長約35 cm,瓜把長4.0 cm、橫徑約3.6 cm,單瓜質量約345 g,皮色深綠有光澤,刺瘤較大、密,白刺,黃色條紋不明顯、肉色淺綠、質脆味微甜,商品性佳。
為使組合能盡快推廣使用,有必要制定一套適合該黃瓜組合的生產技術規(guī)程,指導其生產,確保其高產、優(yōu)質效能的發(fā)揮,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春、夏、秋季均可露地栽培,播種期2~8月,收獲期4~9月。最適播種期是2月下旬至3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采用保護設施栽培的可適當提前或延后播種。
定植前將田塊深翻,曬白,碎土,然后施基肥起畦。 畦寬 100~120 cm(包溝),畦高 20~30 cm。
華南地區(qū)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廣東早春種植可采用催芽直播,地膜覆蓋;秋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可以采用干種直播,雙行定植,株距30~35 cm。株行距根據種植季節(jié)和搭架方式等進行調整。
①水分管理 在整個生育期保持土壤濕潤,苗期適當控制水分,結瓜盛期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晴天每天淋水一次,干旱天氣灌“跑馬水”,雨天注意排水,防止水漫畦面引發(fā)病害。
②施肥管理 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6~8 d追肥一次,淋施水肥,可用尿素80 kg/hm2或腐熟糞尿水37 500 kg/hm2。卷須出現(xiàn)時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一次,每1 hm2施花生麩250 kg、復合肥450 kg、鉀肥50 kg。視生長情況可適當縮短追肥間隔時間;結瓜盛期,每次施總施肥量的10%,適當追施葉面肥防止植株早衰。
③搭架與整枝 當瓜蔓長5 cm時及時搭架引蔓,采用“人”字架或平棚。應及早進行整枝,主蔓20 cm下側枝全部摘除,保留2~3條健壯側蔓與主蔓一起上架。及時摘除病葉和老葉,結合整枝及時摘除畸形瓜。
可使用黃板、藍板、頻振式光譜殺蟲燈、性誘劑等誘殺害蟲,有條件的可套防蟲袋防止實蠅類害蟲為害果實。
當果實達到商品適期時及時采收,適當提早采收頭瓜和回頭瓜。
[1]張鵬,秦智偉.黃瓜耐熱性遺傳分析[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4):486-490.
[2]梁肇均,林毓娥,黃河勛.黃瓜的高溫傷害及耐熱性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6(1):21-23.
[3]周群初,馬艷青.蔬菜耐熱性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長江蔬菜,2000(3):1-4.
[4]馬德華.不同品種黃瓜幼苗對溫度逆境耐性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
[5]程智慧,聶文娟,孟煥文,等.黃瓜耐熱性芽苗期鑒定指標篩選及預測方程的建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121-126.
[6]馮璐,楊悅儉,王榮青,等.番茄耐熱鑒定指標的篩選及耐熱性的鑒定[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1(4):743-746.
[7]謝大森,彭慶務,范吉昌,等.節(jié)瓜品種耐熱性鑒定指標的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5(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