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舟群
(華立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3)
生產線平衡的應用
吳舟群
(華立儀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3)
隨著電表行業(yè)國南網的統(tǒng)一招投標,企業(yè)面臨生產成本增加,勞工缺乏,獲利下降。企業(yè)要發(fā)展,內部必須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而通過生產線的平衡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生生產效率。本文通過對生產線平衡相關知識的研究,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完成了分析三相產品的裝配工時、設計生產線線體等工作。該生產線裝配工位平衡率達到86%以上。通過這樣的研究過程,能更早地建立起優(yōu)化的生產線體進行生產,使得三相產品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減少了時間、人力及資源的浪費。
生產線平衡、三相產品、生產線布置
“生產線工藝平衡”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各工序的作業(yè)時間,以使各作業(yè)負荷盡可能相近。生產流水線的生產節(jié)拍,都取決于最慢的工序(即瓶頸工序),合理調配資源,使生產線每個工序的節(jié)拍盡量相等,發(fā)揮出生產線的最大產能,即為生產線的平衡。
生產線平衡率是衡量生產線平衡的好壞的主要指標,以百分率表示。
生產平衡率=各工序時間之和/(CT*工位數)*100%
平衡損失率=1-生產平衡率
CT:cycle time=周期時間
雖然各工序時間長短不同,但最長工序決定了生產線的作業(yè)周期,也就是說等于節(jié)拍。還有一種計算方法同樣可以得到CT (Q,每小時產量)。
cycle time(CT)=Pitch time=3600/Q
生產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yè)內容使各工序的作業(yè)時間接近??梢允褂玫姆椒ㄈ缦?
第一應考慮對瓶頸工序進行改善,改善的方法,可參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動作分析等IE方法;將瓶頸工序的作業(yè)內容分配到其他工序;增加個作業(yè)員,提高生產平衡率,那么人均產量也就隨之提高;
合并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這樣對于作業(yè)內容較多的工序容易拉平衡;分解作業(yè)時間較短的工序,把該工序的作業(yè)內容分解后安排到其他工序。
表1 三相產品系列主印制板補焊工時
周期時間CT= 3600/Q=3600/447=8.05
生產平衡率=各工序時間之和/(CT*工位數)*100%=129.11/(8.05*23)=69.71%
平衡損失率=1-生產平衡率=1-69.71%=30.29%(見表2)
表2
圖1 補焊段的各站位的標準工時柱形圖
圖2 補焊段的各站位的產能柱形圖
對生產線各段工序按照ECRS(排除,結合,重新分化,簡化)四大原則進行改善:改善前與改善后的工時表對比如表3、表4。
表3
表4 改善后
圖3 改善后預期標準工時柱形圖
圖4 改善后預期產能柱形圖
改善后預期結果:預期產能由447PCS/H提升到568PCS/H,人力不變,CT由8.05S降低到6.34S;線平衡由69.71%上升到85.58%,瓶頸站由原來的“焊電池盒”后移到“檢修”站位。
由于貼標簽工位的位置對生產沒有影響,所以將貼硬件標簽和剪腳裝板合并。檢修站人力減少1人,焊電池盒人力增加1人,總人力不變,產能提升,瓶頸站更改為檢修站位。
表5 改善前
表6 改善后
由以上工時表和直方圖可知,模塊車間補焊段瓶頸站是焊電池盒,CT:8.05S,產能447PCS/H,線平衡是67.34%。
由產能直方圖可知:影響產能的站位是焊電池盒,影響線平衡的站位是貼硬件標簽,焊電池盒,檢修,剪腳裝板。
任何產品在流水線的生產速度,都取決于最慢的工序。當我們找到這個瓶頸工序,用IE的方法及手段,合理調配資源,盡量是每個工序的生產節(jié)拍盡量相等,就能發(fā)揮出生產線的最大產能,達到效率和成本的最優(yōu)組合,這樣才能給企業(yè)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1]易樹平.郭伏,基礎工業(yè)工程.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2]吳曉艷,裝配生產線的平衡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6.
[3]齊二石,現代工業(yè)工程管理.天津.天津出版社,2007.
[4]孫建華.高廣章.蔣志強,生產線平衡的手段與方法研究[J].成組技術與生產現代化,2001.2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