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一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6)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在過去很長時間中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過于依賴于教師力量,把教師的講授看為教學中重中之重,沒有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發(fā)展,使得大學生在公共體育課程中進行學習總是處于被動的一面,整體教學中沒有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過去體育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進行動作的講解示范,學生根據(jù)教師所講解的動作去模仿學習,大學生學習沒有進行分析與探索,總是處在被動學習模式下,沒有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與素質。新課程教學改革指導下,要求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要能夠培養(yǎng)出來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改變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所以,我們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進行了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讓更多的大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參與教學、參與運動,這樣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探究問題的能力、與別人合作的能力,是我們高校體育課程所推行的教學模式。
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大連海事大學大一的60名大學生進行公共體育課程合作教學研究,選取的教學對象是隨機的,抽取30名大學生作為實驗班,抽取30名大學生作為對照班,在進行實驗前對大學生的體制進行了測試,記錄下來相應的成績,選擇的研究對象是合理有效的。教學實踐是2013年9月—2013年12月,為期一個星期,進行32學時的教學,在實驗班進行公共課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照班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師在進行合作教學的實驗班進行課件、教案、場景、評價方式的設計,體育教師在合作教學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與其他大學生進行合作,教師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進行講授體育教學知識,讓學生接受更多的體育技能,提高他們學習體育知識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在合作教學模式中體育教師要求盡量注重學生之間平等,大學生參與動作的情趣,讓學生自主學習體育動作。對照班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體育教師的技術為講解,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體育技術的傳授,教師以講解、示范為主,學生主要是模仿教師的動作,這樣的學習模式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只是自己進行學習,沒有很好地與同學進行合作,在接受體育知識過程中是被動的,體育教師進行課程評定,只是注重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沒有進行多元化評定。我們對一學期結束評價實驗班大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yōu)?80.6±4.6)分,1500m耐力跑成績(80.2±5.4);傳統(tǒng)授課班的大學生立定跳遠成績?yōu)?75.4±4.62)分,1500米耐力跑成績(76.0±5.0),對于實驗班和對照班大學生立定跳遠和1500米耐力跑的t值檢驗得出來的結果分別為2.2和2.3,同時具有一定的顯著性的差異(平<0.05)。在一學期結束考試在90分以上學生實驗班有8個,對照班4個學生成績在90分以上。分別占26.7%和13.3%,合作學習班80分到89分的學生有16人,對照班80分到89分的學生有10人,70~79分之間合作學習班有4人,對照班有有10人,60到69分之間,實驗班有2人,對照班有4人,不及格的學生實驗沒有,對照班為兩人,以上教學評價結果反應出合作教學模式的效果好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在一學期結束后,我們對兩個班級的教學成績進行評價與分析的同時,也要對大學生的參與體育學習與鍛煉的心理進行比較。本文主要是從大學生對大學體育運動的認知度、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帶來好情緒、增強學生自信心等方面進行比較。通過教學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感興趣的是合作學習班24人和傳統(tǒng)授課的18人,分別占80%和60%;主動參與教學內(nèi)容的是實驗班20人和對照班的16人;能夠給學生帶來好的情趣的實驗班為16人、對照班為14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的是實驗班為12人和對照班為10人。體現(xiàn)出來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符合當代大學生需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所以,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具有一定開展基礎。
我們在實驗班中可以看出,合作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教學內(nèi)容,所以,我們體育教師在平時的公共課堂上要注重對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注重上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合作學習無論是教學成績還是學生動機都高于對照班,這是因為體育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精心設計,注重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的開發(fā),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動機的重要性。
我們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開展的合作教學模式,必須以明確教學目標為保障,在開展合作教學模式中藥處理好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學生與教師的關系,達到合作的目的,讓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相互進行幫助和學習,發(fā)揮合作的力量。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重學生在學習體育動作的困難,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進行分組要考慮相互之間能夠協(xié)助完成所學的教學任務。
我們所進行的合作教學模式就是要進行改革,對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改革,教師和學生在公共體育課程中要進行大膽的嘗試,對于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不斷的調(diào)試。改變以往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適當作為一名指導者和輔助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動作,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一些新問題,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來,只有打破原來教學中的從屬關系,才能在高校體育教學課程中進行合作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所開展的合作教學模式是建立在一定教學目標基礎上的,是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心理需要,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開展好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技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能力。合作學習中學生進行小組練習,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交流和輔助作用,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相互鼓勵。合作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學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了大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改變以往的被動學習的局面,提高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使得大學生成為受教育的主體,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1]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R].2003:35-39.
[2]陳優(yōu)良.體育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合作教學模式群體效應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7,8(5):92—94.
[3]郭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
[4]董傳國.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9-92.
[5]徐芳.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南方職業(yè)教育學刊,201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