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呂宏飛,李 猛,徐 虹,王艷華,李淑輝,梅立鑫
(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1-萘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具有促根、增產等功能,同時也是重要的醫(yī)藥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馬鈴薯、小麥的抑芽,甜菜、水果等的貯存[1~6],而且生產和使用安全[7~9]。筆者研究了由1-萘乙腈經水解合成1-萘乙酸,再通過酯化合成1-萘乙酸乙酯,并探討了各步的反應條件。
1-萘乙腈為白色結晶,硫酸、醋酸、乙醇為AR。
戴安HPLCU-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C18色譜柱,流動相為100%甲醇,流速1mL/min,柱溫35℃,檢測波長254nm;美國NICOLET6700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溴化鉀壓片。
在裝有攪拌、回流冷凝管、溫度計的1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10g1-萘乙腈和酸催化劑,加熱回流一定時間,自然冷卻后,將反應液倒入冰水中,過濾,得黃白色固體,再用酸水溶液熱溶冷卻重結晶后析出白色針狀固體,過濾干燥后得1-萘乙酸。
10g1-萘乙酸溶于乙醇中,滴加2g濃硫酸,于60℃反應4~5h,倒入水中,加入乙酸乙酯(與乙醇比例為1∶1)萃取,分出有機層,水層用少量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機層,蒸出溶劑后,減壓蒸餾,收集138~141℃餾份,淡黃色透明液體。
1-萘乙腈用量均為10g,酸溶液均為45mL,用不同的酸介質催化水解1-萘乙腈,實驗結果列于表1。
表1 不同酸催化劑對水解反應的影響Table 1 The effect of various kinds of acid system 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由表1可知,當硫酸的濃度低于20%時,水解反應不能進行;當硫酸濃度達到40%時,水解反應速度較慢,且轉化率較低;而使用55%的濃硫酸時,雖然水解速度加快并有較好的轉化率,但由于硫酸濃度過高,回流溫度較高,反應過程中碳化現象比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得到的產品中伴有黑色物質,且較難除掉;而使用混合酸水解時,轉化率較高,產品質量較好。這是由于一方面,加入乙酸后增大了1-萘乙腈在水中的溶解度,使非均相的水解反應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加入乙酸后不僅補償了硫酸濃度降低而出現的反應速度慢,轉化率低的問題,而且避免了由于硫酸濃度過高而發(fā)生碳化,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反應速度與轉化率??紤]放大試驗后有機酸的回收利用等問題,實驗中使用硫酸、水和乙酸按體積比1∶1∶1組成的混合酸催化水解,克服了低濃度硫酸反應慢,高濃度硫酸水解碳化的缺陷,有效改善了1-萘乙腈的水解反應[10]。
使用硫酸、水和乙酸按體積比1∶1∶1組成的混合酸催化水解,1-萘乙腈的用量均為10g,混合酸均為45mL,反應溫度為回流溫度(120℃),不同的反應時間對反應收率的影響,其結果見表2。
表2 反應時間對產品收率的影響Table 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由表2可知,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其產品收率隨之增加,回流加熱反應90min后1-萘乙酸的收率沒有明顯增加,且反應時間過長會導致碳化,影響產品質量,因此較適宜的反應時間為90min,此時1-萘乙酸的收率為85.5%。
1-萘乙酸用量均為10g,硫酸為2g,酯化反應時間4h,溫度60℃,不同乙醇用量反應結果見表3。
表3 酸醇質量體積比對酯化收率的影響Table 3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volume ratio of acid to alcohol on the yield of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由表3可知,酸醇的比例不同對酯化收率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乙醇在酯化反應中不僅是原料,同時也作為溶劑,當乙醇用量較低時,1-萘乙酸溶解不充分,反應不完全[11];而乙醇量偏高時,對反應的酯化收率沒有明顯提升,因此確定反應物的質量體積比為1∶3。
1-萘乙酸與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3,酸催化劑用量為1-萘乙酸的20%,60℃下反應4h,除溶劑后,減壓蒸餾,收集138~141℃餾份,產品紅外譜圖如下:
圖1 1-萘乙酸乙酯紅外譜圖Fig.1 FT-IR spectra of ethyl 1-naphthylacetate
從FT-IR譜圖可知,3042cm-1、1590cm-1和1512cm-1處為芳環(huán)的特征吸收峰,780cm-1強吸收峰顯示為萘環(huán)結構[11];1733cm-1為羧酸酯中羰基的特征吸收峰;1262cm-1和1171cm-1為乙酯的特征吸收峰;2977cm-1、2840cm-1和1366cm-1為亞甲基和甲基的特征吸收峰。根據上述分析紅外光譜圖顯示的分子結構特征與合成產物完全相符。
通過混合酸催化水解1-萘乙腈,可獲得質量較好的1-萘乙酸,克服了濃硫酸催化水解反應的缺陷;1-萘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中,酸催化劑用量僅為1-萘乙酸的20%,且反應溫度較低,不會對設備造成明顯腐蝕,適宜大規(guī)模生產。
[1]俞善信, 劉美艷, 文瑞明.酯化法合成1-萘乙酸甲酯的研究進展[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 2007, 19(1): 39~42.
[2]孫文陽,黃月君.1-萘乙酸甲酯合成方法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2002,25(1):45~47.
[3]WANG Z Y, JING S S, XIE X Y.Catalytic synthesis of Methy l-Naphthylacetate by Hydrochloric Acid[J].合成化學,2004,12(6):603~605.
[4]馬新起, 李強, 李明靜,等.新工藝合成1-萘乙酸甲酯[J].精細化工, 2000, 17(6): 369~371.
[5]俞善信, 張魯西, 曾佑林.對甲苯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 2000, 18(1): 50~52.
[6]管仕斌, 俞善信, 文瑞明.氨基磺酸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J].廣州化學, 2005, 30(4): 30~33.
[7]李公春, 張萬強, 周威,等.苯甲酸乙酯的合成[J].河北化工,2010, 33(1): 46~47.
[8]呂燕青, 汪朝陽, 楊喜燕,等.1-萘乙酸甲酯的酯化法合成研究[J].化工科技, 2003, 11(1): 49~52.
[9]李家其, 申湘忠.硫酸氫鈉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J].遼寧化工, 2003, 32(2): 96~97.
[10]劉鑫, 劉建莊.鄰氯苯乙腈水解合成鄰氯苯乙酸[J].婁底師專學報, 1999, 21(4): 96~98.
[11]王云翔, 洪雙紀, 姜偉輝.1-萘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鐵道師院學報, 1996, 13(1):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