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認知術語學角度解讀術語концепт*

        2014-12-03 11:26:35
        外語學刊 2014年3期
        關鍵詞:術語概念人類

        陳 雪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術語學

        從認知術語學角度解讀術語концепт*

        陳 雪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20世紀90年代,認知科學的發(fā)展使術語концепт在許多人文科學領域日漸活躍,成為當今俄羅斯學術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術語之一。每個學科都從自己的研究角度出發(fā)來界定концепт。眾多的定義和闡釋使其在科學文獻中廣泛使用,從而失去嚴格的概念關系和準確的語義內涵。這種狀況也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從認知術語學角度探究концепт的概念意義,揭示концепт的本質屬性,同時探討它的漢譯問題能為術語концепт的相關研究和翻譯工作提供借鑒。

        концепт;術語;認知

        1 引言

        任何一門科學都存在這樣的概念:沒有準確和廣泛認可的定義,但又被該領域的研究者們所理解,這種概念通常是一門學科的基礎概念,不同研究者對它們有不同的定義和闡釋。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每個研究者都首先表明自己對這種有爭議的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相應理論;另一方面在于這個概念更多地不是與該學科的語言而是與其理論相聯系。我們知道,術語是一門學科理論的基礎,一個學科術語的產生、發(fā)展、變化都與相應理論的知識密不可分,它反映人類在該領域的認知成果。術語演變的歷史就是該學科發(fā)展變化的歷史。“沒有術語就沒有理論,沒有理論就沒有術語”(Лейчик 2007:106)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今認知和認知科學的發(fā)展使術語концепт成為眾多研究者的關注焦點,因為它覆蓋很多與人相關的學科——哲學、文化學、語言學、心理學等,由此產生大量定義。這些學科對концепт的闡釋包括結構、類型、功能、篇章作用等方面。然而,對它的研究不僅沒有窮盡,反而不斷擴展。很多學科都紛紛從自己的研究視角界定концепт,力圖在定義中囊括它的全部特征。這種狀況導致концепт在科學文獻中廣泛使用,從而失去嚴格的概念關系和準確的語義內涵。格魯茲布爾克(Грузбург 2003:184)認為,концепт是當代科學研究領域應用最普遍、定義最多、相應闡釋最難得到一致認可的術語之一。因此,就出現一個問題:концепт到底是什么,它最初由什么定義發(fā)展出來,到底應該如何理解。本文首先分析眾多學科對концепт的定義和闡釋的異同,揭示每個定義描述的концепт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側重從認知術語學角度剖析和闡釋концепт的內涵和意義。

        2 術語концепт的多學科闡釋

        要分析術語концепт的定義和內涵,首先應該追溯這一術語的起源。從詞源上說,концепт源于拉丁語conceptus,意義相當于俄語понятие,мысль,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等。conceptus是動詞concipere的派生詞,經常使用的意義是зачатый(孕體),而понятие的古俄語形式поятие是動詞пояти的派生詞,動詞пояти義為“抓住、占有、娶為妻”,與concipere的一個義項相近??梢?,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的生產詞意義相近。在俄羅斯,阿斯科爾多夫-阿列克謝耶夫(С. А. Аскольдов-Алексеев)1928年開始將концепт引入當代知識領域;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концепт一直是作為понятие的同義詞使用。上世紀90年代初,концепт才開始在俄羅斯語言學文獻中積極使用。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концепт與понятие很少不加區(qū)分地使用了,它們的意義和區(qū)別性特征越來越明顯。作為眾多學科的研究對象,концепт受到很多俄羅斯學者(С.А. Аскольдов-Алексеев,Н.Д. Арутюнова,Ю.С. Степанов,Д. С. Лихачев等)的關注,他們從不同學科角度闡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認知語言學的相關闡釋。語言學對концепт的理解既包括廣義的理解,也包括狹義的理解。在廣義上,концепт指能夠體現該語言主體世界圖景的語言單位,以庫布里亞科娃(Куб-рякова 1996:90)的定義最具代表性。她認為,“‘концепт’是表示人類認知過程中的心智資源單位和信息結構單位的術語,它反映人類的知識和經驗,是行之有效,含義豐富的人類記憶、心智詞匯,概念系統和心智語言以及反映在人類心理的整個世界圖景的單位”。在狹義上,它是一種體現語言文化特點的語義構成,以克拉斯內赫(В. В. Красных)的定義為代表。他認為,“‘концепт’是最普遍、最抽象的概念,它反映經過人們認知加工的關于客觀事物的思想,包括帶有民族文化標志的所有相關聯系”(Касьян 2010:50)。

        其次是心理學的相關闡釋。作為該學科的基本概念,梅爾金認為,它是知識的節(jié)點,是人類各種心理體現成分的總和,包括具體形象成分(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概念成分(價值意義)以及原型、框架、圖示等心理體現形式(Прохоров 2008:26)。

        最后是語言文化學的闡釋。作為基本概念,語言文化學把文化、認知和語言領域的科學研究聯系在一起,концепт屬于認知,通過語言來物化,是文化的體現形式。從語言文化角度對концепт最具代表性的闡釋有:(1)концепт是實踐哲學的概念,是國家傳統、民俗、宗教、意識形態(tài)、生活經驗、藝術形式、價值觀念和體系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構成特殊的文化層面,是人類和現實世界的中介。(Арутюнова 1999:3)(2)концепт是人類認知中的文化節(jié)點,是人走向文化的中介;在人的認知中以概念、知識、聯想、感受的形式存在,不僅是思考的而且是感受的對象。(Степанов 1997:40)(3)詞不會首先在人們的認知中激發(fā)出一系列詞典意義列舉的特征或邏輯概念,人們通常來不及或者掌握不了它的全部意義,只是通過自己的方式理解它;концепт的內容既包括相應的詞典意義,也包括該語言使用個體和群體中與文化經驗相關的聯想、評價等。也就是說,它是詞條意義和人們的民族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對它的理解不能排除人的因素。(Лихачев 1997:320)

        綜上所述,語言學中存在兩種解讀концепт的方法:認知語言學方法和語言文化學方法。這兩種解讀方法并不相互排斥:концепт作為個體認知中的心智構造體,它屬于社會群體的文化范疇;作為文化單位,它是集體經驗的體現,也成為個體認知的基礎和財富。В. И. Карасик(2004:117)認為,“認知語言學的‘концепт’沿著從個體認知到文化的向度形成、發(fā)展;而語言文化學的‘концепт’則遵循從文化到個體認知的向度形成和發(fā)展”。此外,心理學中的концепт是一個多維度的心理現象,包含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各種心理體現形式。

        可以說,俄羅斯學術界對концепт的理解主要包括:(1)認知客體,(2)與某類事物相關的共同特征,(3)人類認知和世界互動的工具,(4)人類具有綜合特征的基礎概念,(5)思維產生和發(fā)展的源泉。(Надёжкин 2011:452)無論是哪種研究和解讀,其共同點都在于承認該術語的認知性。它與понятие的不同之處在于,除包括對象的本質特征外,還包括對對象的經驗和情感評價成分。концепт認知研究的共同點主要歸于其作為思維單元、知識單元和認知單元,體現人類有關客觀世界的經驗和知識,具有保存和傳播人類關于世界知識的功能。作為人文科學的基本術語和研究對象,концепт是一個綜合現象,具有多方面特征。每個學科都只是側重研究它作為本學科研究對象的一種特征。因此試圖在一個定義中把所有本質屬性都體現出來,這不太可能。

        3 認知術語學視域中的концепт

        現階段,語言學科的前景與對語言單位的認知結構和機制的綜合研究密切聯系。在這種全新研究范式的影響下,術語學的重點逐漸轉移到術語的使用上。傳統術語學致力于回答“什么樣的語言形式能夠準確表達科學概念”,重視描寫語言形式、結構以及術語的整理和規(guī)范。而由認知科學和術語學融合形成的認知術語學是術語學中一個極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它側重從認知角度考慮認知主體的作用,將主觀與客觀緊密結合起來深入解釋術語。在認知術語學框架中,術語是人類認知和交際單位,關注術語產生的認知機制,突出其中的認知因素,側重分析術語的知識結構和語義結構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術語在認知和交際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концепт在認知術語學視域中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認知術語學理論的基本概念,又是認知術語學的研究對象。也就是說,既可以從認知術語學的學科基本概念角度出發(fā)闡釋,也可以置身眾學科之外考察其作為眾多人文科學術語的特點。

        首先,作為認知術語學的基本概念,концепт在人類認知活動中產生,處于понятие的前科學認識階段。“每一個術語稱謂的概念內容都要經歷從концепт(人類對專業(yè)知識的自發(fā)性總結)到понятие(人類對專業(yè)知識自覺性的理論凝結)的過程。понятие在концепт的基礎上建構。концепт包含понятие并影響它未來的發(fā)展?!?Голованова 2011:39)在術語概念內容從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發(fā)展過程中,認知主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需要把關于客觀事物的邏輯特征和本質屬性抽離出來,使其上升為理性認識。認知主體的這一操作是術語產生的認知基礎和過程,是認知術語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有很多研究者專門研究人類心智世界中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的關系。杰米亞科夫(В. З. Демьяков)指出,концепт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人們自覺、有目的地把對客觀世界的認知結果進行結構化和加工,而понятие正是人們對концепт進行加工的結果,其目的是消除專業(yè)領域交流中存在的障礙。換句話說,понятие是人們有目的地對концепт內容進行加工的結果。(Кожанов 2008:45)斯杰潘諾夫也在專著中分析了二者的關系,認為концепт可以視為понятие,不過是在現代科學背景下擴展了的понятие;兩者區(qū)別可以描述為:понятие是確定的,而концепт是體驗和感受的。(Степанов 2007:19)從認知角度看,術語能夠體現人類在具體行業(yè)認知過程中通過與客觀世界的互動積累起來的經驗,某一語言 концепт的內容能夠反映該語言主體認知客觀世界的民族特點,因為民族認識和經驗的差異直接影響其認識事物的方式和范疇化結果,影響術語的構成。這一差異在концепт中可以清晰地體現出來,因為它不僅包括客觀事物的邏輯特征(понятие),還包括與該事物相關的科學、心理、藝術、情感的部分以及人類的直觀感覺和經驗。可以說,在認知術語學中,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是術語的概念內容發(fā)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注重認知特點,第二階段注重邏輯特點。從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過程是術語產生的重要過程,也是認知術語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認知術語學框架內,концепт作為一種知識結構,反映認知主體對術語背后概念內容的認識結果。它包括語言知識、一般科學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每一種類型的知識都以人類同世界互動的經驗為基礎。術語是科學知識、語言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在科學理論形成階段相互作用的結果。可見,研究術語的концепт,能夠更好把握術語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

        其次,концепт之所以成為眾多人文科學的基本術語和研究對象,是因為它的認知性。它包含認知個體的直觀感性認識、行業(yè)群體的專業(yè)認識和民族的共同認識?!拔覀兘嫷睦碚撌澜绮⒉坏韧诂F實的客觀世界,是我們認知的世界。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要經歷一個過程(表象→觀念→概念→術語),最終通過術語確定下來?!?Лейчик 2007:99)концепт是понятие產生的重要基礎。上述加工過程體現人類把關于客觀世界的認識通過語言符號物化出來的過程,體現人類的認知特點和方式。與понятие相比,作為涉及眾多科學領域的術語концепт是人意識中更為豐富的思維形態(tài)。它包含除客觀事物邏輯特征以外的個體經驗、社會和民族經驗,這正是人文科學研究的核心部分。個體經驗是個體的認知經驗,如每個人對書的直觀感覺形象各不相同。說到書,有的人會想到字,有的人會想到圣經,有的人會想到他喜歡的普希金作品。又如在闡釋篇章的過程中,闡釋者的個人經驗起著決定性作用,主要包括他對修辭學、心理學、語言學領域的認知,他對篇章、篇章作者的態(tài)度以及對作者寫作風格的了解等。個體經驗和社會認知的民族特性相互聯系,因為個體是一定歷史時期、文化、階層、民族和職業(yè)的代表。因此,концепт成為眾多人文科學的基本術語,主要是因為它能夠體現世界圖景中的人因素,концепт是人們通往認知研究的窗口。

        在認知術語學看來,首先,концепт作為認知術語學的基本概念,它和понятие是術語概念內容發(fā)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分別注重認知特征和邏輯特征研究。術語從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發(fā)展過程體現出多面性、綜合性和認知性等特點,是認知術語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其次,концепт作為眾多人文科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它體現世界圖景中的人因素。其中的個體認知和民族認知是人文科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因為它們體現人類認知的民族特性。因此,應該認識到,術語концепт沒有嚴格的結構和界限,其外延是開放的,不能通過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通過語言手段傳達的意義只是它全部內涵的一部分,具有開放性、復雜性、人文性。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客觀世界、認知主體和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

        4 對концепт的漢語闡釋

        20世紀90年代認知科學的發(fā)展使концепт在很多人文科學領域日漸活躍,其使用頻率和復現率大大提高。這引起國內學術界關注,但直到目前,相應詮釋見仁見智。最常用的翻譯有“概念”、“觀念”、“主觀概念”和“心智概念”等。

        4.1 概念說

        根據《辭海》(2009),“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人們通過實踐,從對象的許多屬性中抽出其特有屬性概括而成。概念的形成標志人的認識已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5237.1-2000:“概念”是對特征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知識單元。德國工業(yè)標準2342將概念定義為一個“通過使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維單位”。目前,國內學者多把концепт翻譯成“概念”,但漢語辭書和各類標準對概念一詞都有明確界定,它很難包含концепт的全部內容,更符合俄語понятие的含義,如果同樣翻譯成“概念”,就會混淆對兩詞的理解和使用。

        4.2 觀念說

        觀念是除概念外采用最多的譯法。按《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解釋,觀念的釋義為:①思想意識,②客觀事物在人腦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時指表象)?!掇o?!?2009)對它的釋義為:①思想,②譯自希臘語idea,通常指思想。有時也指表象或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概括形象。它在西方各派哲學中有不同含義。在心理學中,廣義觀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總稱。狹義觀念和表象同義。但是這許多含義似乎也不能準確表達концепт包含的文化學、認知語言學等賦予的意義。

        華劭和鄭述譜都曾專門撰文論述концепт一詞在國內學術界的使用情況。前者認為,就目前現有的譯法來看,“концепт譯成‘觀念’比譯成‘概念’包容性更大,較可取,盡管也不十分理想”(華劭 2010:1)。后者也說,目前的現有譯名都不十分理想(鄭述譜 2011)。眾多分析都表明,對于當代認知科學研究范式下的концепт,現有譯法不足以表達它的本質和內涵。

        針對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концепт譯法的不準確,鄭述譜鼓勵大家敢于提出新譯法。我們曾分別提出“知念”、“概念基因”,但仍覺得這兩個詞在某些層面上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концепт。根據對концепт的認知術語學分析,可以嘗試用“基念”一詞表達концепт的意義。

        首先,它能體現концепт的心智構成的本質屬性。這個詞的中心字是“念”字。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釋義:①動詞:想念;②名詞:想法、念頭。“念”是指人們在頭腦中對事物的認識,它的外延是開放的,是無法通過語詞全部表達出來的。

        其次,它能體現концепт作為術語的概念內容發(fā)展的第一階段的重要屬性,表達對事物的初始認識,更好體現與понятие(概念)的關系。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釋義:①基礎:房~、地~、路~;②起頭的;根本的:~層,~數。基念表達人們頭腦中對事物形成的初始的、基礎的認識,即понятие(概念)脫胎于концепт(基念)?;钍钱a生和孕育понятие的基礎。也就是說,понятие是人們對концепт進行認知加工的結果,從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正是術語概念內容的發(fā)展過程。

        最后,對于在концепт基礎上產生的眾多派生詞,“基念”一詞具有很好的語義擴展能力和搭配能力,如基念結構、基念模式、基念分析、基念世界圖景等。它既能體現認知科學視域中концепт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思想,又能作為民族文化的基本承載單位反映民族特性的發(fā)展變化。

        新術語往往標志著新思維、新觀點和新方法。由于концепт具有多層面結構,并非是嚴密的邏輯概念,它的全部內涵并不都能通過語言形式表達出來。也許對于這樣一個內涵意義豐富的概念,無法用一個詞語把它的全部意義涵蓋在內。相比之下,“基念”一詞較全面體現концепт作為認知科學框架中的基本單位的突出特征及其與概念的關系特征。

        5 結束語

        “當代,不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已成為科學發(fā)展的一個總體趨勢。對人文科學來說,文化研究的成果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學科所吸納。每個新的知識領域都需要有自己的概念與術語。對許多學科來說,концепт就是這樣一個正在被磨礪的基礎性的術語?!?鄭述譜 2011:48)концепт是認知研究領域的重要概念,覆蓋很多與人相關的學科。每個學科都從各自的研究角度界定它,將其分出孰優(yōu)孰劣沒有意義,致力于下一個能將其全部屬性都包括在內的定義也不是明智之舉。術語是人們認知和交際的單位,在使用過程中應首先掌握其所屬學科及在篇章中所對應的概念意義才是最重要的。在認知術語學看來,концепт具有雙重身份:作為認知術語學術語,它是術語產生的重要基礎和過程;作為其他人文科學術語,它體現世界圖景中的人因素。對于這樣一個重要術語,要為其找到合適的漢語表達方式,無論對于科學研究還是文化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術語在科學領域中得到確定和使用,標志著語言、認知和文化相互作用和影響的方法、規(guī)律和特點研究上了一個新臺階,也標志著哲學、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和認知科學等學科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提升到新高度。

        華 劭. 概念還是觀念?概念化還是觀念化?概念分析還是觀念分析?[J].中國俄語教學, 2010(2).

        鄭述譜. 從術語學角度說концепт, понятие及其他[J]. 俄語語言文學研究, 2011(1).

        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Язык и мир человека. М.: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9.

        Голованова Е.И. Введение в 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М]. Флинта,Наука. 2011.

        Грузбург Л.А. Концепт.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A]. М.: Наука, 2003.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 / В.И.Карасик. — Гнозис, 2004.

        Касьян Л. А. Термин “Концепт”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различные его толкования[J]. Вестник югор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0(2).

        Кожанов Д. А. Новые подходы к определению сущности термина в когнитивно-дискурсив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J]. Мир науки,культуры,образования.2008(5).

        Кубрякова Е.С.,Демьянков В.З.и др. Краткий словарь когнитивных терминов[Z]. М.:1996.

        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 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

        Лихачев Д.С. Русская словесность:от теории словесности к структуре текста[М].М.:Academia, 1997.

        Надёжкин А.М. “Закат” концепта[J]. Вестник Нижегород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им. Н.И. Лобачевского, 2011(6).

        Прохоров Ю.Е. В поисках концепта[М]. М.: Наук., 2008.

        Степанов Ю.С. Константы.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Опыт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Z]. М.:Школа 《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7.

        Степанов Ю.С. Концепты. Тонкая пленка цивилизации[M].М.: 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их культур, 2007.

        【責任編輯李洪儒】

        TheTerm“Concept”ofCognitiveTerminology

        Chen Xu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in the 1990s makes the term “concept” increasingly active in many humanities. Thu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erm in the Russian academia. Each subject has attempted to define it from its own research angle. As a result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it has lost the str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the accurate semantic connotation.This phenomenon ha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domestic academ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concep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gnitive teminology, trying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concep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concept;term;cognition

        H083

        A

        1000-0100(2014)03-0144-5

        *本文系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認知術語學核心術語研究”(12C018)和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認知術語學核心術語研究”(YJSCX2012-003HLJU)的階段性成果。

        2013-01-13

        猜你喜歡
        術語概念人類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幾樣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奧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有感于幾個術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語學的發(fā)展趨勢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91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色妞影院| 中文字幕大乳少妇|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色超碰| 国产在线视频91九色|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片|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一区二区蜜桃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女主播在线|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激情文学婷婷六月开心久久| 高h喷水荡肉爽文np肉色学校|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亚洲在AV极品无码天堂手机版| 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导航|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夜夜被公侵犯的美人妻|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感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a片3d|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a午夜国产一级黄片| 小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在线手机免费看|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2021年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偷拍自拍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