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華,韋曉星,黃雪夏,黎 宇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輸血科,廣西 柳州 545005)
血清中白蛋白能與葡萄糖發(fā)生非酶促糖化反應,形成高分子酮胺結(jié)構(gòu)的果糖胺(FRUC),即糖化血清蛋白(GSP)。果糖胺的濃度與血糖水平正相關(guān),其測定不受血糖的影響。同時,果糖胺能反映短期內(nèi)血糖的平均水平,為臨床評估和調(diào)整治療方案提供客觀依據(jù),因此,果糖胺的檢測已成為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由于目前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和儀器的技術(shù)層面上的問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實驗室檢查的大部分項目在遇到溶血、脂血、黃疸等異常標本時,儀器不能自動排除干擾而導致實驗室檢查大部分的項目失準。筆者主要探討人為造成的標本溶血是否會對果糖胺測定造成影響。意在明確在溶血情況下測定的果糖胺結(jié)果是否會受到干擾而失準?,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材料:選取到我院體檢的健康成年人血清216例,要求體檢者血糖在正常范圍內(nèi)及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無服用降糖藥物史、無黃疸、無溶血、無高脂血癥。
1.2 儀器和試劑:儀器使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生化試劑使用羅氏公司配套的果糖胺試劑盒。檢驗操作過程嚴格按照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及檢驗科實驗室制定的SOP文件執(zhí)行。
1.3 檢測方法:清晨抽取體檢者靜脈血3~4 ml于無抗凝劑試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檢測每份標本中果糖胺的含量。然后使用玻璃棒隨機攪拌試管中的血塊,造成溶血并測定血清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根據(jù)肉眼觀察溶血程度及血紅蛋白的測定值不同分為三組:輕度溶血組(血紅蛋白1.0~2.0 g/L)77例、中度溶血組(血紅蛋白4.0~7.5 g/L)64例、重度溶血組(血紅蛋白10~18 g/L)75例,再分別測定各組所有血清果糖胺含量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檢測應盡快完成,以免出現(xiàn)其他原因?qū)е碌慕Y(jié)果異常[1]。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對每1份標本在溶血前后各測定1次果糖胺數(shù)據(jù),對比溶血前與不同程度溶血后各組數(shù)據(jù)的差異。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未溶血前對照組與人為輕度溶血組和中度溶血組之間的血清FMN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與重度溶血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溶血對血清果糖胺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s)
表1 溶血對血清果糖胺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s)
組別 例數(shù) 未溶血前FMN(μmol/L)溶血后FMN(μmol/L) P值輕度溶血組77 252.43±17.21 257.72±15.78 >0.05中度溶血組 64 231.73±18.85 242.50±19.86 >0.05重度溶血組75 249.35±17.78 274.25±21.20 <0.05
果糖胺是反映患者短期內(nèi)平均血糖水平的檢測指標,其濃度與血糖水平正相關(guān),并相對保持穩(wěn)定。當血液標本發(fā)生不同程度溶血時,會對果糖胺的測定產(chǎn)生影響,其原因在于果糖胺法是利用果糖胺在堿性條件下能被硝基四氮唑藍(NBT)還原生成紫色物質(zhì),生成的紫色物在546 nm處有最大吸收峰,可做比色測定[2],從而得出血清中果糖胺的含量。有的儀器采用單波長測定,其易受標本溶血、黃疸、脂濁等因素的干擾,而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是采用雙波長測定,其測出的是主波長和副波長的吸光度的差值。這樣對于輕度和中度溶血的干擾,可以通過副波長的修正減少消除非特異性光吸收的干擾。但當標本嚴重溶血時,反應杯中反應混合物的色度對比色分析干擾較大,影響儀器光電部分的敏感性,導致果糖胺測定失準。因此,為了能準確反映血清果糖胺的含量,應當嚴格避免標本溶血,以免造成假性結(jié)果。
從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輕度溶血對果糖胺的測定結(jié)果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隨著溶血程度加重,血清顏色加深,果糖胺測定值明顯高于溶血前(P<0.05)。故標本溶血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果糖胺含量的測定。因此,盡量排除和避免溶血因素的干擾,提高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才能為臨床提供更為準確無誤的檢測數(shù)據(jù)。
[1] 毛小君.淺談臨床血清標本溶血對自動生化儀檢驗結(jié)果的影響[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1):93.
[2] 趙海燕,吳愛紅,梁玉江.中生糖化血清蛋白試劑盒的抗干擾性能評價[J].河北醫(yī)藥,2009,31(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