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俠,宋少武,李十月,鄒宇量 (.武漢科技大學臨床學院,湖北 武漢 40064;.陜西華陰縣金堆城鉬業(yè)公司職工總醫(yī)院,陜西 華陰 740;.武漢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系,湖北 武漢 4007)
糖尿病系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學作用障礙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導致各種臟器,尤其是眼、腎、神經及心血管的長期損害、功能不全和衰竭[1]。心血管病是糖尿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英國UKPDS前瞻性研究證明,嚴格控制血糖與血壓可以部分減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但仍有59%糖尿患者死于心血管并發(fā)癥,其相關危險因素除高血糖與高血壓外,還包括血脂異常,特別是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 TG(三酰甘油)和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吸煙等危險因素,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對于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意義重大[2]。
目前,國內已有少數針對普通人群血脂異常與糖尿病關系的研究[3-4],但對一些特殊人群研究少見。陜西省南部某鉬礦區(qū)是亞洲最大鉬礦區(qū),當地鉬礦生產加工相關企業(yè)眾多。鉬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而且影響鋅、鈣等物質代謝[5]。當前有關鉬礦企業(yè)職工這一特殊職業(yè)人群糖尿病相關危險因素報道罕見。本研究從2008年該鉬礦區(qū)企業(yè)職工體檢資料入手,了解鉬礦企業(yè)40歲以上職工高血糖流行現(xiàn)狀,并初步分析血脂、肥胖等因素與高血糖之間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研究采用2008年該鉬礦企業(yè)職工健康普查的體檢數據,考慮年齡和相關危險因素分布關系密切,選取其中年齡在40歲及以上職工的數據。
1.2 方法:相關體格指標,如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等,按照相應標準方法測定??崭寡?FB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的測定,在禁食8~12 h后取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3 篩查或診斷標準
1.3.1 超重/肥胖:采用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2)。根據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推薦的標準,BMI分為3級,BMI<24為正常(不再細分消瘦者)、24≤BMI<28 為超重、BMI≥28 為肥胖[6]。肥胖類型采用腰臀比來進一步確認,腰臀比=腰圍/臀圍,男性≥0.90、女性≥0.85為腹型肥胖。
1.3.2 高血糖和血脂異常:血糖和血脂異常的診斷較復雜,現(xiàn)有體檢結果只能作為判斷異常與否的大致依據,高血糖和血脂成分異常判定標準參照200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7]和《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8],F(xiàn)BG ≥6.1 mmol/L、TC≥6.22 mmol/L、LDL-C≥4.14 mmol/L、HDL-C≤1.04 mmol/L、TG≥2.26 mmol/L。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應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雙向無序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向有序變量間相關關系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分析。在影響高血糖的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基礎上擬合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在控制某變量后,各變量的效應。
2.1 一般情況:鉬礦企業(yè)職工總醫(yī)院2008年體檢對象中,年齡在40歲及以上的職工5 813人,其中8人未進行血糖及血脂檢測,將其剔除,其余5 805人全部納入研究,男3 979人(占68.5%),女1 826人(占31.5%),平均(52.6±9.9)歲。
2.2 高血糖檢出情況及人群分布重要特征:本研究對體檢普查數據進行分析,以高血糖檢出率估計患病率。研究對象中,高血糖檢出人數262例,總檢出率為4.6%,男職工高血糖檢出率為5.2%(208/3979),女職工高血糖檢出率為3.0%(54/1826),男女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P<0.01)。不同年齡段高血糖檢出人數分布情況見表1,因兩變量均可看作等級數據,該資料為雙向有序型資料,經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相關系數rs=0.01,P>0.05,年齡等級與患高血糖之間等級相關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鉬礦企業(yè)不同年齡段職工高血糖檢出人數分布(例)
2.3 體質指數與高血糖檢出關系:不同體質指數水平和職工高血糖分布見表2,經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相關系數rs=0.08,P<0.01,BMI水平與患高血糖之間等級相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 血脂成分異常與高血糖關系分析:進行鉬礦企業(yè)40歲以上職工血脂成分與高血糖關系分析時,首先比較高血糖組和血糖正常組血脂成分的差異。血脂成分多為正偏態(tài)分布,采用非參數方法檢驗,統(tǒng)計檢驗結果見表3,兩組各血脂成分中位數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糖正常組LDL-C濃度高于高血糖組,考慮可能有極端值影響,對其原始分布進行了分析,排除了極端值影響。但因LDL-C分布較異常,后面分析中未將LDL-C列入。
表3結果反應高血糖與血脂成分間存在統(tǒng)計學關聯(lián)。然后,將各血脂成分按照異常與否作為二項分類資料處理,初步考察血脂異常與高血糖檢出率關系(見表4),結果仍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后分析中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一步探討各相關危險因素的比數比(OR)。
表3 鉬礦企業(yè)40歲以上職工血糖異常與否血脂成分濃度中位數(P50)差異(mmol/L)
表4 鉬礦企業(yè)40歲以上職工血脂成分異常與否高血糖檢出情況(例)
2.5 高血糖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檢出高血糖為結局變量(0=未檢出,1=檢出),以相關危險因素(性別、年齡、BMI水平、血糖異常、血脂各成分異常)為自變量擬合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見表5。性別編碼:1=男性,2=女性;年齡段和BMI編碼同表1和表2;血糖和血脂成分(除HDL-C外)編碼:1=正常,2=異常(過高);HDL-C以1=正常,2=異常(過低)編碼;腹型肥胖編碼:1=無腹型肥胖,2=腹型肥胖。
表5 鉬礦企業(yè)職工高血糖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結果
從表5可看出,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性別和血脂中HDLC的效應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年齡段、BMI水平、TC、TG和腹型肥胖等因素的效應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高齡、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膽固醇、高三酰甘油是高血糖的相關危險因素。
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對在我院2011年進行健康體檢的1 062人的血糖分布進行分析,其高血糖的總檢出率為4.71%。邯鄲市某職業(yè)2 590人群高血糖總檢出率為(4.90±0.84)%,本研究中,鉬礦企業(yè)40歲以上職工高血糖總檢出率為4.6%,在沒有標化情況下,高血糖檢出率低于上述兩項研究。近年流行現(xiàn)狀研究多以社區(qū)老年人為研究對象[9-12],按同年齡組相比較,高血糖檢出率也高于本研究。
本研究中,在對高血糖檢出情況及人群分布重要特征進行分析時,單因素分析結果提示,男性肥胖是高血糖相關危險因素。在進一步分析血脂成分和高血糖關系時,結果表明,血脂成分異常與高血糖檢出有統(tǒng)計學關聯(lián),高TC、高 TG、低HDL-C是相關危險因素。在對血脂成分與高血糖關系的單因素分析中,將血脂成分按計量資料處理,無法反映風險倍數關系。而且考慮到血脂成分異常與性別、年齡、肥胖程度、肥胖類型等因素之間可能存在的混雜作用,研究人員進行了多因素分析。以高血糖檢出與否為應變量,以懷疑的相關危險因素作為自變量,研究人員擬合了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性別和HDL-C的效應不明顯,高齡、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TC、高TG是高血糖的相關危險因素。本研究收集的危險因素較少,主要考察了血脂成分和肥胖等因素,研究中所得到的鉬礦企業(yè)職工LDL-C與高血糖之間的關聯(lián)可能受到其他未知因素的干擾。關于兩者的關系,應進一步論證。
綜上所述,鉬礦企業(yè)職工高血糖的人群分布具有一些重要特征,相關危險因素致病線索初步體現(xiàn),但受橫斷面研究缺陷所限,上述結果是否與鉬礦區(qū)特殊環(huán)境有關,還是更多地受到生活方式、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各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1] 許曼音.糖尿病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1-698.
[2] 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UKPDS 38.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J].BMJ,1998,317(7160):703.
[3] 陸 維,王燕萍.體質指數對血壓、血糖、血脂的影響[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3):3715.
[4] 沈麗芬.血脂異常對糖尿病發(fā)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J]. 吉林醫(yī)學,2012,33(26):5633.
[5] 王 夔.生命科學中的微量元素[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1:1-987.
[6]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與控制指南(節(jié)錄)[J]. 營養(yǎng)學報,2004,26(1):1.
[7]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摘登[J].新醫(yī)學,2010,41(3):208.
[8] 諸俊仁.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
[9] 梁連輝,蔡常輝,陳述文,等.健康體檢者中高血糖檢出率分析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5):161.
[10] 楊建峰,劉武杰,嚴范紅,等.邯鄲市某職業(yè)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與糖尿病患病率調查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5):358.
[11] 曾龍驛,林 碩,魯紅云,等.廣州市石牌社區(qū)6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及血脂異?;疾顩r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3):321.
[12] 文 軍.社區(qū)血脂異常人群伴發(fā)高血糖的臨床特點[J]. 吉林醫(yī)學,2011,32(15):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