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力銘
內(nèi)容摘要:《老人與?!飞鷦涌坍嫵鲆晃徽嬲矟h的形象,在圣地亞哥形象塑造上,作者為這個人物灌注了兩種不同的生命倫理觀念,從而導(dǎo)致了人物在生命倫理觀念上的混亂。圣地亞哥身上既有對個人力量的崇拜,也有人類社會中的溫情倫理。兩種觀念的混淆,從而誕生了圣地亞哥這位生活在倫理夾縫中的硬漢,本文就將從生命倫理范疇對《老人與?!泛褪サ貋喐缧蜗筮M行淺析與探討。
關(guān)鍵詞:《老人與?!?圣地亞哥 生命倫理
《老人與?!肥呛C魍谕砟陮懢偷囊黄衅≌f,同時也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講述了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yuǎn)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的故事,也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xué)中的突出地位。如同海明威本人一樣,圣地亞哥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男人,也是一位鐵骨錚錚的硬漢,在他們身上,凝聚的是人類自古相傳的頂天立地的氣魄,但是不能否認(rèn),《老人與?!肥且粓龉畔ED式的英雄悲劇,烘托出圣地亞哥這位悲劇性的人類英雄。
《老人與海》就是一出臉譜分明的寓言,圣地亞哥、大馬林魚和鯊魚就是這出寓言的主角,海明威襯托出圣地亞哥這位硬漢,同時又讓這位硬漢被不可知的天意打敗,但小男孩的出現(xiàn)又使得“永不言敗”的人類精神得到延續(xù),這就是人類千百年來反抗自然的一個縮影。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nèi)在的意志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是《老人與?!芬辉購娬{(diào)的觀點,也是作者一直想要傳遞給讀者的人類倫理傳承。另一方面,圣地亞哥又是一個脫離了社會性的人,在遼闊的大海上,孤立的圣地亞哥被剝奪了社會屬性,他所尊奉的“叢林法則”讓他成為了一個狩獵者,也將他自己擺在了同大馬林魚和鯊魚同等的地位上,這不再是人類作為萬物靈長的社會倫理思維,而是眾生平等的自然倫理思維,圣地亞哥的生命倫理已然混淆。生命倫理混亂的后果是嚴(yán)重的,本文就將從《老人與?!分械纳鐣鼈惱砗妥匀簧鼈惱矸謩e進行分析,最終就生命倫理混亂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人類社會中的生命倫理
作為《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自己就一直標(biāo)榜自己是“一個硬漢”,他也的確是享譽世界的“硬漢作家”。圣地亞哥的硬漢形象其實也就是海明威自己的影子,“硬漢”也就成為了圣地亞哥在人類社會中的倫理形象。談到人類社會中的生命倫理,就不得不談到人類的群體性,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的成員,人類的群體性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幫助和古老相傳的代代傳承。一方面來說,《老人與?!返娜祟愂澜缡且粋€溫情的世界,小男孩一直是圣地亞哥堅定的支持者,他為老漁夫捕魚、送飯,陪他聊天,飯店老板也時常免費為圣地亞哥提供食物,這是人類社會中生命倫理觀念的具現(xiàn)。另一方面,《老人與?!返氖澜缡侨狈ε缘模诤C魍磥?,女性角色會消解掉男性的陽剛與鐵血,于是在這一部男性神話中將女性徹底的排除在外。從“女性缺乏”這個角度觀察,《老人與?!返氖澜缫彩菤埲钡?,它缺少了女性的一面,固然這有利于圣地亞哥這個硬漢形象的塑造,但是也揭露了至少在圣地亞哥的社會倫理中存在著殘缺。圣地亞哥的倫理殘缺正好與《變形記》中格里高利的倫理畸形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格里高利是因為過度關(guān)愛家人而導(dǎo)致的親情倫理畸形,但是圣地亞哥這位硬漢是由于過度追求和崇拜力量而導(dǎo)致了社會倫理的殘缺。
人類社會生命倫理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人類精神和信念的代代傳承。這一點最為突出的就是小男孩與圣地亞哥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海明威自認(rèn)為打造了一個硬漢形象,同時又在其身上賦予了“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擊敗”的堅韌精神,這種人類頑強不屈的精神信念,在圣地亞哥之后,需要有人來繼承,于是在小說結(jié)尾處,小男孩回到了圣地亞哥的身邊,去學(xué)習(xí)更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其實也就是老漁夫身上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正是這種傳承,在圣地亞哥身上籠罩了一層人類社會生命倫理的光環(huán)。不過可惜的是,圣地亞哥對于力量狂熱的崇拜,也預(yù)示了他由于生命倫理混亂而處處受挫的困境。
二.自然競爭中的生命倫理
對《老人與?!分凶匀粋惱淼挠^點,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聶珍釗教授認(rèn)為圣地亞哥的“叢林法則”意識即是《老人與?!分猩娓偁幍膫惱砭攥F(xiàn)。從海明威塑造的“硬漢形象”來看,圣地亞哥是一個極度追求和崇拜力量的人。老漁夫的一生都生活在對個人力量的崇拜中,因為個體力量的強弱便是大自然中“叢林法則”的決定性力量。另一方面,圣地亞哥身上有一種萬物平等觀念,結(jié)合著他獨自出海,大海從空間上割裂了他和人類社會的聯(lián)系,在茫茫大海上,圣地亞哥僅是獨立于人類種族之外的單獨個體,此時他在客觀身份和主觀意識上都已經(jīng)化作自然的一員,種族的高低被模糊化,這里唯一可靠的只有力量,“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就是《老人與?!分凶匀桓偁幍纳鼈惱?。
但是《老人與?!分械纳娓偁幱峙c人類獵殺動物不同,人類獵殺動物大多站在生物鏈的制高點,但是圣地亞哥與獵物之間的生存競爭是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例如鯊魚,《老人與海》的后半段基本上都是描述圣地亞哥同前來搶食的鯊魚進行搏斗,雙方本沒有仇恨,只是在爭奪生存下去的權(quán)利,鯊魚被刺死時仍吞下口中魚肉,這也就是生存的競爭。這場生存競爭雖然殘酷,卻絕不殘忍,參與到這場競爭中的各個個體,無不是為活下去而努力,他們之間本就平等。圣地亞哥信奉“叢林法則”,他也成為了野獸,在他的眼中,萬物平等,他與鯊魚的搏斗就是自然倫理觀點的一個典范案例。
三.生命倫理上的混亂
《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缧蜗蠊倘徽故玖恕叭丝梢员粴纾豢梢员粨魯 钡念B強人類精神,也塑造出了符合人類社會倫理的“硬漢形象”,但是圣地亞哥同樣對于“叢林法則”的信仰,已經(jīng)構(gòu)成了一種個人生命倫理上的混亂。
圣地亞哥在日常生活中對個人力量的贊揚自不必說,在他的夢境中,他經(jīng)常夢見獅子,這既是海明威借圣地亞哥傳遞出的一種與自然和諧的觀點,同樣也是一種對力量的渴求?!蔼{子”這個意象一直以來都是作為“權(quán)力”、“君王”、“力量”的象征,獅子身上擁有的既是圣地亞哥對力量的渴求,也是一種對純粹力量的肯定。圣地亞哥甚至將這種肯定代入到了日常生活當(dāng)中,他回憶自己的人生時,想到最多的不是已逝去的妻子,而是他當(dāng)初在酒館用一天一夜時間贏了一場扳手腕,對個人力量的追求已經(jīng)深刻在他的潛意識當(dāng)中。因此,他是孤獨的,也是不為人理解的,他已然將自然倫理的觀念混進了人類社會當(dāng)中。
而在自然競爭中,他將馬林魚、鲯鰍,甚至鯊魚都看做是平等存在的對手,人與動物的界限模糊了,甚至圣地亞哥對死去的大馬林魚還產(chǎn)生莫名的友誼,稱其為“我的朋友”,這將人類社會倫理的觀念又混雜進了自然生存競爭當(dāng)中。而那句“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擊敗”,其實多少也透露出“叢林法則”的思想,在弱肉強食的世界,或者被毀滅,或者獲得勝利。
圣地亞哥心中的生命倫理混亂了,社會倫理與自然倫理相互混淆,他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成為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競爭的夾縫中的人。人不應(yīng)該將自己與獸混為一談,人應(yīng)該遵從人類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而不是試圖將自己分割出去,以獸的生命倫理去生存。但是另一方面,圣地亞哥的確也展示了人類在與自然搏斗時堅韌頑強的精神,展示了人的尊嚴(yán)。盡管他是一個在生命倫理中混亂了的人,但是依舊不失為一位硬漢。
《老人與?!肥且徊吭⒁馍羁痰闹衅≌f,其中蘊含的意義豐富,當(dāng)然,這也與作者海明威豐富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本文僅從生命倫理范疇對《老人與?!愤M行了淺析,其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去進行闡釋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xiàn):
[1](美)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譯林出版社, 1999年。
[2]聶珍釗:《<老人與海>與叢林法則》,《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9年03期。
[3]于冬云:《硬漢神話與生命倫理》,《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0年02期。
[4]孫文靜:《<老人與海>中圣地亞哥形象分析》,《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2年01期。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