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翠,宋書嵐
(當涂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安徽 當涂 243100)
人工流產是手術終止妊娠的方法,臨床上對于終止12~16周妊娠常采用危險性較大的鉗刮術,或等到妊娠16周后行利凡諾引產術,易發(fā)生宮頸裂傷、子宮穿孔和臟器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1],亦有利凡諾腔外引產術后行鉗術及行催產素或前列醇類藥誘導引產的報道。本文選取我站2008年1月~2012年12月孕婦病例,利凡諾腔外引產術同時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為觀察組,采用利凡諾腔外引產術同時應用米非司酮以終止12~16周妊娠為對照組,比較兩種引產方法在引產療效、引產后出血量、宮頸撕裂、不良反應等方面的差異,以期為臨床引產方法的選用提供參考。
1.1 臨床資料 觀察組109例孕婦,年齡17~45歲,平均(28.3±6.1)歲;妊娠 12~16周,平均(14.1±1.6)周;初產婦89例,經產婦20 例。對照組100例孕婦,年齡19~44歲,平均(29.3±5.3)歲;妊娠12 ~16 周,平均(13.7 ±1.4)周;初產婦83例,經產婦17例。所有孕婦均經B超確診為宮內妊娠,胎盤位置正常。兩組引產孕婦的平均年齡及孕周、經初產比例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 兩組孕婦均先給予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100 mg連服2 d,第2天給予利凡諾腔外引產術。利凡諾給藥方法:常規(guī)消毒下自宮頸口插入9號橡膠導尿管于宮壁與胎膜之間,為宮腔深度2/3(約10 cm),并經導尿管注入利凡諾(廣西和豐藥業(yè)責任有限公司生產)50 mg及無菌注射用水40 ml,注藥結束后末端反折,氣門芯扎緊后用無菌紗布包裹放于陰道內。觀察組于給予利凡諾24 h(即第3天)取管后,放置米素前列醇片(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400 mg于陰道后窟窿,無菌紗布堵塞,并囑其臥床休息,以防藥物脫落影響效果。對照組不用米素前列醇。為預防子宮出血過多均常規(guī)行清宮術,檢查清出物并記錄。
1.2.2 觀察指標 ①引產效果。其評價標準完全流產:胎兒及胎盤完整排出者;不完全流產:胎兒娩出后胎盤、胎膜滯留者,兩者合計為成功率;失敗:注入利凡諾48 h后繼續(xù)妊娠者。②疼痛程度。根據孕婦臨床表現及主訴分為Ⅳ級[2],Ⅰ級:無疼或稍感不適,活動自如,無出汗或微出汗;Ⅱ級:輕度疼痛,可忍受,微出汗,合作;Ⅲ級:中度疼痛,難以忍受,出汗伴肢冷,合作欠佳;Ⅳ 級: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出汗伴肢冷。③產后出血量。胎兒娩出后即以彎盤收集陰道出血,記錄胎盤娩出后2 h出血量。④宮頸撕裂情況。清宮后仔細檢查宮頸,有1處撕裂無論是否出血均為宮頸撕裂。⑤不良反應作用。觀察有無惡心、嘔吐、腹瀉、強直性宮縮等情況。
1.2.3 數據分析 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兩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確切概率法和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引產療效 兩組孕婦引產的療效如表1所示。由表1可見,觀察組胎兒娩出時間、總產程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娩出率均為100%,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2 引產相關指標 兩組孕婦引產出血量、腹痛、宮頸撕裂等相關指標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觀察組引產后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01),宮頸撕裂情況兩組無差異(P=0.108)。腹痛情況,兩組均以輕、中度腹痛為主,但觀察組腹痛明顯輕于對照組(P=0.007)。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17例出現輕度惡心、嘔吐,2例腹瀉,均自行緩解,無強直性宮縮;對照組有20例出現輕度惡心、嘔吐,3例腹瀉,自行緩解,無強直性宮縮;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7,P=0.586)。
表1 兩組孕婦引產療效比較
表2 兩組孕婦引產相關指標比較
利凡諾可使胎盤胎膜變性壞死,蛻膜剝離而使胎兒死亡;還可使蛻膜細胞中前列腺素合成釋放增加,引起宮頸軟化、擴張及子宮收縮,而未臨產的宮頸管不成熟,宮頸擴張的潛伏期相對延長致胎膜殘留,子宮出血量增加;同時利凡諾屬吖啶類藥物的衍生物,為強力殺菌劑,對組織有一定的腐蝕性,這是可能引導胎膜質脆,易致胎膜殘留機會增加的原因之一[3]。
米非司酮屬于甾類化合物,是受體水平的抗孕激素藥物,有很好的促宮頸成熟作用而沒有并發(fā)宮縮過頻、過強的危險[4]。利凡諾聯用米非司酮,既能保留利凡諾的優(yōu)點,又能縮短產程及排胎時間,減少子宮操作等并發(fā)癥。米素前列醇為前列腺素衍生物,具有興奮子宮肌和擴張宮頸作用[5-6]。上海市進行的藥物終止妊娠10~16周妊娠大樣本多中心研究米素前醇陰道給藥流產率高,副作用?。?-8],徐燕等[9]研究報道米非司酮100 mg連服2 d再服米素前列醇600 mg用于終止妊娠10~16周,完全流產率達90.04%。
本研究結果表明,利凡諾腔外引產術同時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可明顯縮短產程,減輕孕婦痛苦,且出血量少,無宮頸撕裂傷,效果明顯優(yōu)于利凡諾聯用米非司酮,且副作用小,安全可靠,適合在基層醫(yī)療單位推廣應用。
[1]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025-1027.
[2]何孔源.分娩鎮(zhèn)痛法的臨床應用[J].中華麻醉學雜志,1989,9(1):12-13.
[3]周加林.利凡諾配伍米非司酮對中晚期引產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2,33(8):1038.
[4]別荔,李莉,蔣不霞.3種不同中期引產方法的比較[J].重慶醫(yī)學,2008,37(22):2607 -2608.
[5]張惠敏.利凡諾與米非司酮、米素前列醇配伍終止14-26周妊娠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9,29(7):62 -63.
[6]郭曉燕,鐘海梅,周曉莉,等.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用于疤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的觀察[J].現代醫(yī)學,2009,9(7):59 -60.
[7]上海市藥物終止妊娠10~16周妊娠協(xié)作組.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終止10~16周妊娠臨床多中心隨機對比性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5):268.
[8]王英,黃麗麗.米非司配伍米素前列醇終止妊娠的研究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9):644 -646.
[9]徐燕,黃卓敏,黎穎雄,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終止妊娠臨床研究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8,12(3):212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