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Seminar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

        2014-11-29 02:55:09陳榮群龍昀光付鐵巖
        中國電化教育 2014年2期
        關鍵詞:論題教學方法能力

        陳榮群,田 英,龍昀光,付鐵巖

        (1.西北工業(yè)大學 明德學院管理系,陜西 西安 710124;2.西北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9)

        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Seminar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

        陳榮群1,田 英2,龍昀光1,付鐵巖1

        (1.西北工業(yè)大學 明德學院管理系,陜西 西安 710124;2.西北工業(yè)大學 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9)

        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和教育信息化的環(huán)境,要提高教育質量,必須創(chuàng)新大學教學方法。Seminar是一種典型的打破灌輸式教學、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該文從Seminar教學方法的特點出發(fā),指出了Seminar教學方法在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大學本科人才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意義,探討了本科教學中應用Seminar教學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最后指出了Seminar教學方法在本科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育信息化;Seminar;教學方法

        一、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過去教師除了專業(yè)知識外,其見識和知識面通常比學生要廣,深受學生的敬佩和愛戴,從而也相對容易組織課堂教學。由于網絡的迅速普及,信息越來越趨于對稱,學生在很多方面比教師知道得多,教師的這一優(yōu)勢逐漸失去。再加上社會節(jié)奏越來越快,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保持時間越來越短,從而給教學組織帶來困難[1]。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和教育信息化的環(huán)境,要與時俱進,提高教育質量,大學就必須進行教學改革。近年來,我們圍繞著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改革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教學質量卻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國現(xiàn)行的大學教學方法,除了增加了多媒體技術外與幾十年前相比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還是一直沿襲傳統(tǒng)的所謂的灌入式、注入式方法。教師和學生構成一個教學體,教師在臺上自我表演,學生充當看客或聽眾,知識和信息都是從教師到學生的單向流動。課堂上教師是中心,教材是中心,在整個教學中課堂又是中心。在這種教學中,教學變成了一種單純的知識傳授,學生接受的知識越多,掌握得越具體、越細致,和教師講授的、書本上描寫的相符合就越好[2]。

        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變成了被動的應付。特別是一些三本院校,由于生源的緣由,許多學生的學習習慣本來就不夠好,灌輸式的教學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教學中就出現(xiàn)學生課堂不專心聽講,課余時間不復習、不鉆研,臨考試了希望老師給劃重點,突擊數(shù)日以便能通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差,追求教學質量也就成了緣木求魚。所以我們認為,教學方法是影響我國大學教育質量的根本因素,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導致大學教育質量不高。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和教育信息化的環(huán)境,要提高教育質量,必須創(chuàng)新大學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唯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吐故納新,才能與時代同步,與世界接軌,真正實現(xiàn)“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目標。

        二、Seminar教學方法適應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的要求

        要適應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的要求,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努力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真正地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能夠主動地學習。從教學改革的角度看,在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要不斷探索適合現(xiàn)代教學理念并能夠滿足大學教育獨特要求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這首先要從改革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入手。Seminar就是一種典型的打破灌輸式教學、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Seminar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區(qū)別見下頁表[3]。

        Seminar就是因某一課題結成小組的學生在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經過大量調查研究之后再與教師自由地進行相關課題的學術探討和研究,最終達到“學有所獲、教學相長、日學日進的教育目的”。它的核心是要把課程所有參與者(學生和教師)的學理潛能都加以充分地挖掘,最大限度地使其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認識互動?!盵4]Seminar教學方法適用范圍很廣,既適用于人文社會類學科,又適用于自然科學類的學科,在西方國家大學研究生和本科教學中很受重視,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教學方法。

        Seminar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區(qū)別

        Seminar產生于19世紀初洪堡創(chuàng)立的柏林大學,它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思想相互滲透融合,成為貫徹“教學與科研相統(tǒng)一原則”的主要操作工具,最終被發(fā)展成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模式與制度。Seminar在德國的成功經驗迅速被美國所借鑒,這主要是由一批19世紀的留德學生完成的。1870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創(chuàng)辦后,Seminar已成為美國大學教育中普遍的教學方法。隨后,英、法、日、希臘、荷蘭、比利時、俄國、丹麥等國家也相繼引入并應用于大學教學實踐中。20世紀20年代前后,Seminar被引入中國,近年來在我國很多大學研究生教育階段盛行,一些研究型大學在本科生中也開始采用。1999年中國科技大學開設了本科生Seminar課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修課學生普遍認為該教學方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理論課的教學方式,說明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在該校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Seminar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特點,迫切需要我國的高等院校加以恰當運用,以適應當前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三、Seminar教學方法對本科人才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意義

        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能力要求應該是綜合性的,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1)學習能力: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不斷加快,人類所擁有的知識平均每隔三年就會更新,各類學科的理論和實踐模式也會不斷變化。面對知識經濟和信息全球化的趨勢,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了解其發(fā)展動態(tài),才能適應其變化。所以大學生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具備自我學習和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好本職工作。(2)工作能力:企業(yè)的各項活動都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大學生畢業(yè)后不但應掌握工作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操作,還要能正確處理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所以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自我管理和決策能力、表達和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等多種業(yè)務能力。(3)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獲得競爭力的源泉。市場瞬息萬變,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企業(yè)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所以要求大學生在工作中不但要會嚴格執(zhí)行,還要會創(chuàng)造革新,這就需要具備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勇于開拓的精神。

        針對以上在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本科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Seminar教學方法對本科人才培養(yǎng)具有如下幾點現(xiàn)實意義:

        1.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類學習研究表明,通常我們只能記住我們讀過的10%,聽過的20%,看過的30%,聽過和看過的50%,卻能記住自己說過的70%,做過的90%。應用Seminar教學方法,學生課堂上要想做好十幾分鐘的發(fā)言,完成所要求的論題,使自己的研究報告更具科學性、說服力和吸引力,就必須積極、主動地去讀書、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課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學生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自行選好課題,通過圖書館、網絡查找大量文獻資料,或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然后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在收集整理資料和制作課堂展示的過程中,知識面擴大了,學生的能動性被調動起來,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fā)誘導,讓學生自己主動研究和探索,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及獨立思考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鍛煉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是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必備能力之一,而Seminar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正是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表達和溝通交流能力的最好方式。Seminar教學方法的開展要求小組學生必須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同一小組的學生要針對自己小組研究的課題進行分工合作,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并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之后,匯總出小組的結論,然后在課堂上就該課題中的問題或觀點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溝通。這就要求學生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能有充分的論據(jù)對之加以證明,這樣在課堂上進行論述時就會有比較好的邏輯性,做到概念表達準確、清楚,有理有據(jù),說服力強[5]。這些鍛煉過程有助于提高他們彼此之間的相互溝通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為以后走向職場從事相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

        Seminar教學方法特別依賴并突出強調學習者之間的通力合作。工作合作過程中所應具備的流暢表達自己的想法、勸告對方的能力、為自己辯護的能力、認真傾聽的能力以及與同事合作并一起構筑工作新思路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過組織有效的Seminar而發(fā)展起來。在Seminar的組織過程中,學生需要以小組分工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務,不同的學生被老師安排到同一個小組里,彼此先要相互熟悉,然后要通過協(xié)商討論共同選擇決定自己小組的研究課題并探索研究方案。為了完成這一共同的任務先要做好分工協(xié)調工作,明確每一個人負責查詢的資料內容,最后加以匯總,經過共同探討提出研究方案,做好展示課件,進行課堂宣講,最后完成書面報告。在這種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中,任務完成的好壞是以小組為單位來衡量的,而小組的表現(xiàn)取決于每一位成員的工作質量以及相互之間配合是否默契。每一位學習者不僅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對其本人負責,而且還將學會如何與他人協(xié)作、共同努力為小組任務的完成做出貢獻。這種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學習形式,使學生之間通過交流、討論,學會了說服、聽從、分享,從而相互啟發(fā)、影響、互補和合作,提高了學生交際活動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集體榮譽感[6]。

        4.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時,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學生幾乎完全處于被動的填鴨式吸收知識的地位,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很大限制。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過來的事實性的、有限的學科知識,僅僅增強了理解和記憶的能力。而Seminar教學方法的突出特點在于信息的傳遞是雙向甚至是多向互動的,師生在一個平等的互動空間里交流和共享信息,教與學也被有機地動態(tài)地融合在一起。學生在學習和探討某一未解決的知識時是通過小組合作以及課堂討論的方式,因而,不僅能在知識上獲得創(chuàng)新,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是突破思維定式的關鍵,而只有突破思維定式才能夠使創(chuàng)新成為可能,所以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維是學生在未來能否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的基礎。在Seminar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的平等的學習氛圍之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迷信書本、權威和標準答案,所獲得的知識信息是在論證過程中被接受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索,在辯論中能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從而抵制毫無根據(jù)的想法,通過激烈的辯論探明一種觀點的合理性,同時能夠學會對一件事情給出更多可選擇的解釋,思考研究結果的意義,并能運用所獲得的新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就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Seminar教學方法在本科教學中的可行性及其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由于大學本科三、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過本專業(yè)相關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也適應了大學的學習方法,所以筆者認為在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中應用Seminar教學方法更合適一些。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教授一些高年級的專業(yè)課程,必然會重復講解過去學過的理論,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所以,筆者根據(jù)自己在英國倫敦南岸大學的訪問學習經歷,在我校三年級本科生的教學中引入了Seminar教學方法。

        英國倫敦南岸大學在本科學生中一直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該校每門專業(yè)課程的設置一般是上午進行該門課程的大班講授式課程,稱之為Lecture。在Lecture課上,授課老師講授的內容就是基本概念、原理和應用。緊接著下午就安排該門課程的Seminar小班教學。在Seminar課程上,老師先總結一下上午學過的基本內容,然后就會按照事先布置好的一些問題安排小組討論活動,基本上都是運用已講過的原理探討其在實際案例中的應用問題。這樣經過一整天的學習,學生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就會融會貫通。

        因為筆者授課的每屆學生都是初次接觸Seminar教學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同時采用了傳統(tǒng)教師授課和Seminar兩種教學方法。前期用三分之一的課時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講解所學專業(yè)課程的基本構架,同時給學生介紹Seminar教學方法的要求,安排布置好各小組的選題內容。后續(xù)的課堂則全部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采取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Seminar教學設計:學生分組選擇論題;按照課程進度進行資料收集、閱讀、分析、整理;Seminar;總結歸納。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是緊密相連、不斷分析認識新問題的深入過程。

        1.學生分組并選擇論題

        因為該教學法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較高,因此開課之初就對全班同學采取分組的形式,依據(jù)學生人數(shù)和學時以及課程內容綜合考慮,組員的數(shù)量為3-5人,并選舉組長作為負責人。小組的人數(shù)控制和組成人員比較重要,人數(shù)過少不利于集思廣益和新思想的形成,小組人數(shù)過多會導致一些同學失去發(fā)言的機會或有人“搭便車” 蒙混過關。另外,小組成員男女生混合編組的效果比較好。分組后就安排好小組進行展示的次序。

        論題的確定先由老師根據(jù)課程內容指定若干選題范圍,再由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選題不允許重復。這樣既保證了所選課題與課程的相關性,又照顧到了學生的興趣。

        2.按照課程進度進行資料收集、閱讀、分析、整理

        小組論題確定之后,第一小組會有至少兩周的準備時間,要求學生提前做好論題的準備工作。這一階段是對學生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過程。各小組成員根據(jù)分工圍繞自己小組選擇的研究論題,去圖書館、資料室,上網查找各種中英文電子數(shù)據(jù)庫,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并認真閱讀,了解學術界對該論題的研究概況,進行必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準備。課前小組內部先要進行討論,各抒己見,認真分析比較不同觀點,集思廣益,從而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形成自己小組的獨立觀點[7]。另外還要準備好課堂展示的多媒體課件,展示時間要求為10至15分鐘。

        3.課堂討論(Seminar)

        首先由授課教師主持,教師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本次課程的相應論題,接著由負責該論題的小組所有同學利用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分別就本組的論題進行10-15分鐘的發(fā)言,要求每位成員都要進行發(fā)言,這樣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考察各組的分工協(xié)作和組織情況。該階段也是對每一小組的學術水平、多媒體課件制作、現(xiàn)場駕馭能力以及禮儀形象等總體水平的展示,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往往會得到很多掌聲。

        下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參與者集體交流參與討論的階段,這是Seminar課堂教學的高潮。一般控制在20分鐘。在這一階段,學生圍繞交流的主題,可以針對論題報告人的發(fā)言提問,也可以提出相反的觀點,甚至提出批評意見。報告人也可以進行辯論和反批評。教師在此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反復強調在問題中并沒有“唯一解”的存在,鼓勵不同意見的出現(xiàn)。

        在此過程中,可能存在兩個極端,一方面可能是學生課前準備不足,無話可說;另一方面是學生準備內容較多,嚴重超時。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老師有效控制發(fā)言時間,并且積極引導討論的進程,充分發(fā)揮指導、協(xié)調的作用,掌控好課堂節(jié)奏,以保證課堂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4.總結歸納

        這一階段要由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最后部分進行評價與總結,簡短地總結本次討論的收獲和結論,指出存在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討論或研究的方向,同時對下一次的教學作好布置等。

        此外,參與Seminar報告的小組在課程結束后,要求他們每人都要根據(jù)課堂上老師和同學提出的意見,將自己的論題進行整理,寫出一篇三千字以上的論文作為作業(yè)交上來,計入該門課程的平時成績。

        最后,教師要及時收集處理學生對Seminar教學的反饋信息,這對改進Seminar選題,改變課堂討論的方式、結構及效果,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Seminar教學方法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筆者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已經經過了三年的嘗試,80%以上的學生都反映很好,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對個人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但Seminar教學方法在中國畢竟是一種新型的師生互動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國多數(shù)本科院校的師生對此還很陌生,并且Seminar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一種復雜而且高級的形式,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想要達到良好的Seminar教學效果,筆者在實踐過程中有以下一些體會:

        1.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

        Seminar提倡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學科課程中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因而學生是Seminar的主角。然而長期以來,在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培養(yǎng)下,我國大多數(shù)本科生的學習習慣都是被動型的。他們過分依賴教師,不太適應自主學習,也不太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讓他們迅速實現(xiàn)角色的轉換還是比較困難的。Seminar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宣講、發(fā)言以及參與討論,這種學習形式必定會使學生感覺很突然,Seminar教學的效果也不會很理想。要想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具備研究性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使其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要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

        另外,第一個參與Seminar的小組的選擇也很重要,因為第一組對其他小組的活動起著帶頭和示范的作用,所以筆者選擇第一個參與Seminar的小組時,選的是對Seminar教學方法特別感興趣,性格活躍,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一組成員作為開始,事實證明這種選擇是非常有效的。第一組的成功會起到一種帶動的效果,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那些相對內向的學生也受到了感染,增加了上臺發(fā)言和參與討論的熱情和勇氣,從而保證了Seminar討論的順利開展。這樣,到后面的小組開展Seminar討論時,大家在前面小組帶動的基礎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凡是認真準備的小組的宣講水平明顯進步很多。

        2.防止學生不認真準備、搭便車、蒙混過關等問題的產生

        為防止學生不認真準備、搭便車、蒙混過關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筆者在小組課堂發(fā)言階段要求小組每位同學都必須要發(fā)言。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小組是每一個同學分別陳述論題的一部分內容,有的小組是找一位活躍的同學作為串講,其他同學各自陳述相應的論題內容。最后全班討論的時候由主持論題的小組所有成員隨機參與問題的探討在整個過程中,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不同,Seminar課程的討論這一項的平時成績也不同。

        另外,要求參與Seminar報告的小組在課程結束后,每個人都要根據(jù)討論結果整理自己的論題,交上來一篇論文并計入該門課程的平時成績,這樣也能督促學生的Seminar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課程考核時應合理地確定Seminar成績在該門課程總成績中的比例

        在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后,應將Seminar自身的考核方式納入到該門課程總的評分系統(tǒng)中,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

        筆者根據(jù)學生的Seminar課堂展示、考勤情況和上交的論文質量給出學生的平時成績,占該門從課程期末總成績的40%。另外,期末考試的試題中論述題也會涉及Seminar論題的相關內容,所以論題做得好的學生,其考試成績也會有提升,充分鼓勵學生認真準備并總結Seminar論題。因此,制定合理的考試方法和分數(shù)的評定結構,對于Seminar的持續(xù)實施是非常重要的。

        4.Seminar適合在本科高年級學生的小班教學中開展

        本科三、四年級的高年級學生,經過了相關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具備了一定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對所學內容進行補充、深化、擴展和應用,可以在課堂中引入Seminar教學方法。Seminar教學適合小班教學,而我國目前本科學生人數(shù)較多,所以要對班級人數(shù)進行合理的安排,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束語

        Seminar是一種適應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要求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對本科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當然,在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比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政策的支持等等,我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1]黃懷榮.教育信息化助力當前教育變革:機遇與挑戰(zhàn)[J].中國電化教育,2011,(1):36-39.

        [2]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4):95-97.

        [3]陳年.習明納對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作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3):80-83.

        [4]林培錦.Seminar在大學本科教學中的價值及應用[J].寧波大學學報,2010,(1):32-35.

        [5]王鳳玉.“習明納”:高等學校的成功教學組織形式[J].遼寧教育研究,2006,(8):73-75.

        [6]雷化雨.本科教學中構建Seminar教學模式的探討[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7):102-105.

        [7]張曉峰.基于Seminar的案例分析法在普通本科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課程為例[J].管理觀察,2011,(35):57-58.

        陳榮群:碩士,經濟師,研究方向為市場營銷(skirt530@126.com)。

        田英: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yè)管理(tianying@nwpu.edu.cn)。

        2013年9月20日

        責任編輯:宋靈青

        G434

        A

        1006—9860(2014)02—0114—05

        猜你喜歡
        論題教學方法能力
        一道IMO數(shù)論題的探究
        由一個簡單結論聯(lián)想到的數(shù)論題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關于一道數(shù)論題的思考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論題的價值
        法律方法(2017年2期)2017-04-18 08:59:57
        抄能力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青涩在线不卡av| 亚洲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日本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蜜芽国产精品| 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网| 综合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专区路线一路线二天美|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激情玛丽莎| 免费毛儿一区二区十八岁|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v|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草逼短视频免费看m3u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免费在线| 岳毛多又紧做起爽|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国产日产在线视频一区|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视亚洲无码视频|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