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
我從教二十多年,看到太多的家長想讓孩子提早入學,原因有多種:其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做得比較好,也認為孩子的天賦不錯,提前上學不成問題;其二,部分家長為了彌補“晚生晚育的損失”,讓孩子早一年上學,將來能早一年走向社會;其三,部分家長將學校當成托兒所,認為將孩子送到學校不但有人看管,還能學到一點知識;其四,個別家長由于家庭比較困難,希望孩子早點就學早點工作,早點賺工資貼補家用;其五,一些家長認為讓孩子早上學接受教育肯定會提高智力水平,參加工作后會有些優(yōu)勢,并且對今后的發(fā)展有利。
但是,據(jù)我工作中的實際情況來看,提早入小學的學生常常會表現(xiàn)得不盡如人意:
他們的身體吃不消。由于人小力薄,跑不快、跳不高、投不遠、瞄不準,就連背書包也覺得特別沉重,所以他們的身材一般都比較矮,膽子比較小,男孩子在這方面還會有點自卑。
上課時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這樣聽課的效果就差,對課堂的講解和作業(yè)的表現(xiàn)就打折扣,所以,作業(yè)遲交的基本是低齡生。
自制力較差。低齡生入學,不能很好地克制對快樂游戲的渴望,游戲了以后,又不能很好地轉(zhuǎn)入學習狀態(tài),進入學習狀態(tài)總要慢一拍。學校每天有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有嚴格的教學計劃,這些學習任務(wù)給他們很重的心理負擔。
低齡生經(jīng)常完成不了課業(yè),會或多或少地受到批評,因此他們不能在一種和諧歡快的氛圍中成長,長期體驗不到成功的愉悅,讓本是美好快樂的童年蒙上陰影。低齡生也容易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
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要弱一些。由于小肌肉群沒有發(fā)育完整,低齡生的書寫動作總是要慢一些,書寫的質(zhì)量也不理想,在整理書包等自理方面,要做到有序、整潔是難上加難。
低齡生趕不上適齡兒童的步伐,各方面落后,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弱者心理,甘于落后,甘于被人忽視。這種心理將會影響人一生的成就,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也是很不利的。
低齡生語言理解能力、反應速度、日常生活常識的積累、社交能力等,與適齡生也是有差異的。
兒童的自我評價往往是以周圍的同伴為參照物的。當年齡小的兒童因為某方面不足而顯得落后時,他們往往就會變得自卑起來。他會從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而步履維艱,甚至實際上已經(jīng)變得很能干時,他也不相信自己。
從兒童一生的發(fā)展來看,上小學以后,他就進入了“非游戲階段”。求學階段,有繁重的學習任務(wù)在等著;工作以后,有更多的任務(wù)在等著:成家、立業(yè)……而學齡前時期,是兒童一生中最為美好的時光,以游戲為生活主調(diào)的他們無憂無慮,快樂無比。可這段時間在人生的長河中僅占6年,作為家長為什么還非要壓縮這本來就很短的美好時光呢?
一些家長愿意讓兒童早入學,可能是受了諸如“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等言論的影響,急于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lǐng),以為這樣就不至于落后。其實,知識、本領(lǐng)是隨處可學的,不一定非要進學校。進小學之前,兒童照樣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而且這種學習常常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的,學習效果更好。比如,兒童搭積木,在家長看來,就是孩子在游戲。但兒童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空間知覺能力,往往為他以后學習立體幾何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
況且,兒童的學習是多方面的。知識僅僅只占其中很小的比重。對于兒童的發(fā)展來說,有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交際能力、情緒情感調(diào)控能力、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zhì)等等。大量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在一個人取得成功的諸多因素中占著非常大的比重。這些非智力因素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培養(yǎng)的,并不只在學校里。由于學齡前階段知識學習的任務(wù)相對少,教師、家長都有更多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有些家長給兒童改生日提前上學,可能是因為孩子離上學的年齡相差不多,家長擔心孩子第二年上學年齡太大。其實,孩子在班里年齡偏大,未必是壞事。前面說過,兒童的自我評價是以同伴為參照物的。年齡偏大的孩子,各方面能力也相對較強,這樣他們?nèi)菀鬃兊米孕拧?/p>
為此,我總是規(guī)勸家長不要提早讓孩子入學。有的低齡生和班級大部分學生比,要小整整1歲!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學習競爭,好比是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一次人生馬拉松賽跑。孩子為此失去了很多成功學習的機會和愉悅體驗。課內(nèi)學得很辛苦,課外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學自己喜歡的,缺少了人生的很多體驗,使孩子情商的發(fā)展受到影響。有權(quán)威資料表明:在兒童發(fā)展早期,7歲以前,年齡相差1歲,其在心智行為上的表現(xiàn)往往差異顯著。所以從畢生發(fā)展的視角探討個體發(fā)展歷程,提早入學對孩子是不利的。
當然,特別優(yōu)秀的低齡生也有,但是為數(shù)極少。我們感覺同樣是低齡生中,女孩子的表現(xiàn)一般要好一些。女生在低年級中有差異,隨著年級的升高,差異會慢慢縮小。尤其是智力發(fā)育快、有主動學習要求、有承擔能力、有耐挫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學生,發(fā)展會好一些。而且到高年級學習或者初高中學習時,低齡女孩子還有一定的心理優(yōu)勢。但是我們還是奉勸家長:小學門檻,最好不要提早邁進!欲速則不達,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都是一個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