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坤 顧 莎
(黑龍江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哈爾濱 150036)
椎動脈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arterial,CSA)是由于頸椎退行性病變、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頸部軟組織損傷造成對頸神經(jīng)根及椎動脈的機械性壓迫及炎癥刺激。臨床上以眩暈、惡心,體位改變時加重為主。筆者以刺絡拔罐配合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0例,與普通針刺組40例對照,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病例均為2012年03月至2013年08月黑龍江省中醫(yī)藥科學院針灸科門診患者,共80例。采用完全隨機分組原則,治療組采用普通針刺配合電針和刺絡拔罐治療;對照組采用普通針刺治療。治療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最大63歲,最小34歲;病程最長6年,最短2年。對照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齡最大65歲,最小38歲;病程最長5年,最短20個月。兩者在以上幾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之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1]。①有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體位改變時加重,頸部旋轉(zhuǎn)和后伸出現(xiàn)一過性眩暈、惡心、嘔吐,甚至突然暈倒;②椎間孔壓迫試驗陽性,臂叢神經(jīng)牽拉試驗陽性,頸椎椎體壓痛,排列不整齊;③頸椎X線攝片示有骨質(zhì)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有時可見椎骨移位及頸屈異常;④腦血流圖或經(jīng)顱多普勒彩超檢查(TCD)示椎動脈供血不足。凡符合以上①、②、④或①、③、④項標準者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年齡在35歲以上,65歲以下者;(3)按規(guī)定進行治療。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者;(2)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暈;(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者;(4)有嚴重臟器功能疾患者。
(1)穴位:風池、肩井、天宗;上肢及手指麻木痛甚者加外關;頭痛、頭暈、目眩者加百會;惡心、嘔吐加內(nèi)關。
(2)方法:患者取常規(guī)坐位,暴露頸項部及施術部位,常規(guī)皮膚消毒,使用貴州安迪藥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安迪牌無菌一次性針灸針(0.35×40mm),常規(guī)針刺手法,留針30min,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治療2療程后觀察療效。
采用常規(guī)穴位針刺得氣后,選用電針治療儀,G6805-Ⅱ型(青島鑫升實業(yè)公司制造),一側(cè)電極正極接右風池,負極接右肩井;另一側(cè)電極正極接左風池,負極接左肩井。采用連續(xù)波,輸出頻率200—300Hz,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30min后取下電針電極與針灸針。依照患者病情,選取大椎點刺放血拔罐。拔罐部位常規(guī)皮膚消毒,使用常規(guī)消毒后三棱針,取每個穴位為中心,行前后左右多處刺入皮膚,速入速出,點刺出血,然后以中號玻璃罐拔罐,留罐8~10min后起罐,清除瘀血,用安爾碘酒消毒以上穴位,3日一次,3次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
治愈 眩暈、頭痛、視力障礙、猝倒等癥狀消失,頸部活動功能恢復正常且穩(wěn)定一年以上。
顯效 眩暈、頭痛、猝倒等癥狀明顯減輕,頸部功能基本正常。
好轉(zhuǎn) 眩暈、頭痛、猝倒等癥狀減輕,頸部功能部分恢復,但過勞或受寒易復發(fā)。
無效 臨床癥狀及頸部功能較治療前未緩解。
椎動脈型頸椎病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結(jié)果對比
由表可見:經(jīng)2個療程治療后,總有效率治療組85%,對照組65%,結(jié)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X2=4.266,P<0.05),差別具有統(tǒng)計意義,表明治療組比對照組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優(yōu),2組病例在治療過程中未見有不良反應出現(xiàn)。
頸椎病屬中醫(yī)學“痹證”范疇。中醫(yī)學根據(jù)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將其歸屬于“眩暈”、“頭痛”范疇,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素問·骨空論》:“督脈者……上額交顛上,入絡腦?!蹦I主骨生髓,通于腦,腎與膀胱相表里;肝膽又互為表里。因此,本病以腎虛為本,腦髓失養(yǎng)為標,經(jīng)絡氣血不通為主要病機[3]。
古人自來對刺絡放血就非常重視,《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靈樞·九針十二原》中還提出了“苑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金元四大家的張從正認為刺血療法屬汗法,出血乃發(fā)汗之一端,“汗血同源”邪可從汗而散,也可隨血而泄,并認為刺絡放血攻邪最為迅速?,F(xiàn)代對放血療法常運用于各類疾病中,大椎刺絡拔罐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癥狀。百會為位于巔頂,乃百脈之會,隸屬督脈,可以振奮督陽,調(diào)節(jié)一身之陰陽氣血,通達周身,治療各種疾??;《針灸·資生經(jīng)》云:“百會,百病皆主”,《勝玉歌》也云:“頭痛眩暈百會好?!憋L池穴屬足少陽膽經(jīng),為足少陽、陽維脈之會。風池有疏風解表、平肝熄風、舒肝解郁、明目止眩、化痰止痙之功,針刺此穴可以疏通少陽、陽維脈之經(jīng)氣,為臨床治療眩暈、項強之要穴[5]。《扁鵲神應玉龍經(jīng)·針灸歌》曰:“頭眩,風池吾語汝”。肩井、天宗為治療頸椎病常規(guī)取穴。風池、肩井使用電針能夠緩解肌肉緊張、促進血液淋巴循環(huán)、提高疼痛閾值、減輕水腫和消除炎癥,并可以對局部肌肉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而且脈沖電流本身的鎮(zhèn)痛作用也不會因刺激過量對組織產(chǎn)生排斥作用[4]。
由此可見,本組病例采用綜合療法,將刺絡拔罐、電針與普通針刺療法結(jié)合起來。價格低廉,且臨床療效佳,值得推廣利用。
[1] 朱冬梅.電針風池穴,供血穴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雜志,009,25(7);1-42
[2] 黃劍,彭支蓮.電針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9,25(2);90-91
[3] 何云清,徐靜.七星針叩刺配合拔罐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3);170-171
[4] 鞠丹.夾脊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跠].黑龍江: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2.
[5] 雷慧敏.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D].湖北: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