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摘 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鍵。如果把小學英語課單純看做是玩玩、唱唱、做做的課,片面追求外在形式和熱鬧,就忽視了學生內(nèi)在思維的活動和發(fā)展,所以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小學英語教學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英語思維 自覺性 思維深度 思維廣度
在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日趨深入的今天,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訓練成為普遍關注的教學熱點。不善于運用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語境,以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英語思維猶如一把充滿智慧的密鑰,打開學生的英語學習之門。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自己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
一、合理利用教材,激發(fā)學習動機,增強思維自覺性。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否愿意動腦筋,是否喜歡積極思考,是其思維能力能否發(fā)展的首要條件。在教學5a Unit3“At a music lesson”這一單元時,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本單元中所有的新單詞:play,make,sing,song,dance,can等,在前面的英語書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本單元中的句型:What can you do?Can you...?及其回答,也比較簡單,所以僅僅掌握好書上的知識是很容易的。這堂課除了要掌握書上的單詞和句型,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了解更多關于個人能力方面的英語知識等內(nèi)容,最重要的是要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自覺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我搜集了課本之外的一些經(jīng)典英文歌曲:Big Big world,Edelweiss,Yesterday once more,F(xiàn)irefly等,將其穿插在教學中,非常意外,學生很快便學會了這些歌曲,并且學會了如何用英語組織語言教學歌曲:“I can sing some popular songs,they are so classic,Can you sing ?Shall we learn one?Follow me,listen to me,sounds beautifully...”在小組合作中,他們有模有樣的,完全像個小音樂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跟著教學過程發(fā)展的,當他們要利用音樂課的課堂語進行模擬教學時,必須讓自己記住那些句子,甚至為自己所需要的教材之外的語句進行積累。當然,這促使我不斷學習鞏固英文知識,教學相長。
二、精心準備問題,激勵學生思索,加深思維深度。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從思索提問開始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提問方式,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設計問題的價值,避免機械提問,力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消化知識,加深思維深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4b“Buying fruit”中,重點句型是:What are they?及其回答They are...,教師如果提問時只顧著說:What are these?What are those?學生可能很會回答,然而,在說過了多遍之后,或許大部分同學還是不會在真實情景中靈活使用它們,因為這些問答都是現(xiàn)成套出來的。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己提出各種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在這節(jié)課中,可以創(chuàng)設許多模擬情境:In the fruit shop;Introduce a zoo等,如Do you like American mangoes?We cant buy them in Qiangbu,lets go to the fruit shop;利用多媒體圖片展示,Look at the yellow ones,what are those? Are they sweet/fresh?How about the red ones?...把問題放入具體的語境中,結(jié)合以前學過的知識,拓展問題的廣度,使學生認識到提問的意義和方法,接著鼓勵學生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經(jīng)驗,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子,他們想象力豐富,充滿生活的熱情,對世界有無限的好奇,所以如果每一位提問者都能關注問題的價值,讓孩子們的小腦袋都真正動起來,才更有意義。
三、走進閱讀世界,拓展知識儲備,擴大思維廣度。
語言學習是離不開大量的文本閱讀的,閱讀既能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思索,又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是學生學好外語的主要途徑。小學生可以課內(nèi)課外閱讀一些簡易材料,養(yǎng)成英語閱讀習慣。在閱讀前,我會先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根據(jù)圖片的提示猜一猜單詞的意思,可以根據(jù)上下文做出判斷,進行大膽的推測,實在想不出的,可以小組討論,或請教其他同學和老師,然后檢查學生對故事的整體理解程度,最后鼓勵學生們把所學的故事進行改編后再表演,繼而轉(zhuǎn)化為具體的交際能力。
恩格斯說:“思維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痹谄綍r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思路開闊,思維敏捷,進一步靈活地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際,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從而自然學會英語單詞和英語交際用語的運用,讓英語課堂迸射思維的火花。
參考文獻:
[1]錢希潔,著.英語語篇教學論.第4章.有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新標準·新特色·高要求.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5).
[3]李如密,著.現(xiàn)代教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