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妍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我們教師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顯得十分重要,而且要在相對課時較少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教育,讓學生少時高效,這就要求教師向四十分鐘要效率。因此,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勢在必行。
一、抓好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學生也不能無所顧忌。但是在出現狀況時我們教師如果不能適時的調整課堂的變化,可能導致一團糟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以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還可以運用我們現在課堂上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如暗示法、提問法、無聲法、注視法等,以此來達到控制課堂紀律的目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如好奇、好動、愛表現、愛模仿等,靈活巧妙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新鮮的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此來科學的、有效的控制課堂。
二、提高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一)設計有意義的游戲
游戲教學對于小學生還是很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方法其實有很多種,如Magic eyes,role plays,little train,單詞接龍等。小學生生性好動,因此,抓住他們這一年齡特點,激發(fā)他們上課的興趣。例如:單詞教學如果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那很可能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情緒,從而影響課堂效率。因此,在我教授完一些職業(yè)類單詞的時候,我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戲來鞏固所學的單詞,即扮演醫(yī)生、護士、學生、老師、廚師等,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對話Whats he/she? He/She is a …來不斷的加強和刺激學生對這些詞義的掌握和理解,并把它們運用到了實際的生活中,學生的口語也得到了鍛煉。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
“要使外語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我們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必須轉向創(chuàng)造一個讓每個學生產生驅動力的環(huán)境和盡可能施展才能的機會”,而現在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了一個開放式的環(huán)境,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為教學媒體可以改變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網頁等一系列的教學資源,把傳統(tǒng)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模式完全打破,將大量的知識信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例如,
在開始教授動物類單詞之前,我就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把動物世界播放給學生看,通過視覺、聽覺上的刺激,以及導入的新鮮感,使學生上課一下子有了精神,對每種動物的觀察也格外仔細,而當我正式新授時,學生一接觸那個單詞,就能直接聯想到影片中的情景,把本來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那么單詞的掌握自然比平常快而且扎實許多。
(三)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
我們說,學習一種語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因此,為了讓學生有興趣,能夠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我們就可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學上,使學生積極的、高質量的參與學習。比如我們在A部分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或者適當的作一些改編,把課文中的重難點融入到情境中,這樣比老師一個人在上面一味的講要有效的多。同樣,我們也可以把思維拓展,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需要,讓英語課走出教室,可以在操場,可以在大樹底下。把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場景融入到英語教學中,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二課堂”。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抓住了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強,課堂效率也不斷提高。
三、巧記英語單詞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記憶單詞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了,如何將這種痛苦成功轉換成學習樂趣?我們就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我們中國人的拼讀習慣進行輸空,利用圖畫、卡片生動活潑地把英語拼讀的技巧教給學生,在教學中配合適當的練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guī)律。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那么記憶單詞就不那么枯燥、痛苦了。如在教26個英文字母時,把字母學習生活化,把26個字母按其元音字母分為5個家族,即A家族、E家族、I家雙胞胎等。在教授A家族時,利用圖片、卡片向學生介紹:A家族有四名成員,A、K、J和H。媽媽的名字叫[ei],是元音字母。三個孩子的名字分別叫做H[eich]、J[d?ei]、K[kei],是輔音字母。從A家族中三個孩子名字的發(fā)音,可以看出每個孩子的名字都包含著媽媽的名字[ei]的發(fā)音,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名字都有媽媽姓[ei]。這樣學生能夠很容易掌握字母分類及發(fā)音,不會有人把C[si:]讀做[sei]。因為,學生們都知道發(fā)[i:]的音是E家族成員,發(fā)[ei]的音是A家族成員。
四、協調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我認高境界無非就是讓學生喜歡,喜歡上你的課,喜歡你所教的那門學科,甚至喜歡你本人的聲音、笑容等等。但是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多接觸學生,多關心學生,多了解學生,抓住學生點滴的進步并適時的給予適當的獎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讓學生信服,認為老師是公正無私的,而不會偏袒某個學生。因此,尤其是在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時,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少用或者不用評論性的否定詞,而多采用委婉、鼓勵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鼓勵他們勇敢的改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的朋友,搞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而當教師有了親和力,師生間便有了某種默契,教師也就能夠讓學生相信,并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間接的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五、及時總結,適時時調整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問才會去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fā)展和進步。而教育,就是不斷的質疑,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斷的進步。教師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水平,對教材內容、教學方法要不斷的學習,鉆研,探討,同時還要進行不斷的反思,反思每一節(jié)課的得與失,思考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度?教學步驟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方法使用的是否恰當?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怎么樣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帶著問題再回顧課堂實際,調整教學方法,提出切實有效的改善措施,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要真正達到輕輕松松學好英語,還需要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向40分鐘要效率。這樣才能幫助我們的學生成功地邁向輕松學習、快速學習、有效學習的知識高速公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