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 要] 合適的課堂提問,往往能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問題世界。因此在提問中我們要注重差異,適度分層,給予學生成功的喜悅。提問要貼近生活,把握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設計要新穎,引導思維發(fā)散,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并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打破定勢,多角度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陶行知 英語 課堂提問 有效性
英語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課堂教學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設計有效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愿望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 ,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成功與否,對于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出的問題往往流于形式、過于隨意、預設過強,缺乏有效性。如“Are you happy?”全班回答:“Yes,I am .” 老師接著問:“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學生們不假思索地回答:“Miss Li .” 這些明知故問的問題,表面上師生一問一答,課堂上非常熱鬧,實際上缺乏實用價值, 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忽略了師生的雙邊交流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這樣的提問形式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過程,遏制了孩子們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那么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提問更有效呢?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教學實踐,我認為:
一、注重差異,適度分層,給予學生成功的喜悅。
陶先生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收獲得更多的效益?!币还?jié)課,老師如果只把目光盯在個別同學,對其他同學視而不見的話,就會讓那些不受關注的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那課堂的效率也就不會高。因此,課堂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注重學生性格特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有時可采用“多題聯(lián)系提問法”----就是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座位前后、左右順序回答,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機會。例如,在討論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讓學生按順序回答,使每個學生都能表達一下自己的見解。因為問題難度低而又可以用英語來表達一下自己的一個喜好,每位同學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進一步問“Why?”充分給以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并使得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所提高。這樣的問題設置使每位同學都自覺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始終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學習狀態(tài)。若問題有難度,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并且同一個問題盡量多提問幾個學生,比較他們的答案,讓全體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二、貼近生活,把握原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英語課程標準》也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梢娞岢鲑N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于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如果教師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動機和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必須要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fā),走近學生,了解他們的生活壞境和興趣愛好。設計出貼近生活又引人入勝,富有趣味性、啟發(fā)性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積極思考,這樣的提問往往能夠投石激浪,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p>
例如在學習《colour》一課時,在發(fā)展環(huán)節(jié)我要求每位學生為自己設計一個臉譜,T: “Lets make colourful faces, ok? T: What colour is your left eye?”S1:“Its yellow.” T: “What colour is your nose?”S2: “Its green.” 此時,一張張五彩斑斕的臉譜激發(fā)了學生探求色彩的欲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對我國戲劇文化的熱愛。在鞏固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時,我扮演灰太郎撥動自制的大鐘,問在座的“喜羊羊”What time is it? 學生們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愉快掌握了語言交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設計新穎問題,引導思維發(fā)散,喚起學生情感共鳴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情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解決問題。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編寫新的內(nèi)容,并引導學生提出更多問題。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現(xiàn)幾個關鍵詞,讓學生自己去編寫內(nèi)容,設計問題。這樣會使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從而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知識,在英語課堂中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英語游戲,比如說:句型游戲----主要形式是猜迷游戲。喚起學生們豐富想象,激發(fā)他們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說出自以為猜對了的答案。如:在復習“To be going to do sth” 或“Be doing sth”句型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已學的動詞和表示地點的名詞設計“猜動向”這個游戲。讓每個同學想好自己要干的一件事或要去的一個地方,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問。 這時同學們就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來猜這位同學要去干什么?這樣即煅煉了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又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創(chuàng)設情境,打破定勢,培養(yǎng)學生設問的能力
孔子說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蹦纤卫韺W大師朱熹也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教師的職責,好奇、疑惑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應該大膽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如我在教一篇課外文章《Changes》時,先以歌曲《揮動翅膀的女孩》作為背景音樂,投影出學生小時候的照片說: “Look at this baby girl. Can you guess who the girl is? Right. All of us can see the changes. Now , its time for you to ask questions about her.” 瞬間,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提出問題: “Were you always in trouble ? Where were you in this photo? Why were you so happy at that time? Who was the man beside you?...”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們感受了精彩提問帶來的樂趣。此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無拘無束、互動交流,問題不斷呈現(xiàn),新的教學資源大量產(chǎn)生,思維和創(chuàng)造火花激情迸發(fā)。這時也是教師善于捕捉并加以引導的最好情景。
為了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科學地、藝術地對待“提問”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使課堂提問真正起到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答能力,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作用,使我們的英語課堂得到更多的效益,成為孩子們學會學習、快樂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搖籃。
參考文獻:
[1] 方明編.陶行知名篇精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 王媛.提問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
[3] 張厚玲.課堂提問的誤區(qū)種種[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