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作為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以在教學中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立足于教材;優(yōu)化教學;語言能力;素質教育
當前,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英語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下,英語教學仍然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還是“啞巴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極差。
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趨勢,也是社會進步、民族素質提高的必然要求。英語教學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我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感受到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從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高學科素質。
一、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思想內容
教師必須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要求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個方面,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并使之具體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面發(fā)展的 最終目標。以仁愛版九年級英語Unit 1 Topic2 Which country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為例,本話題由Kangkang去購物中心的經(jīng)歷引出主要內容——人口問題。我在反復鉆研教材后,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學生繼續(xù)學習現(xiàn)在完成時和掌握重點詞組及句型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人口是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今世界人口問題的緊迫性以及中國人口的現(xiàn)狀,并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念。我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順利地完成了制訂的教學目標。
二、立足于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在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就要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法等,從而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1.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重組
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就是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內容確定以后,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對教材內容作適當?shù)脑鰷p,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對教材順序作適當?shù)恼{整,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是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實際,在教學中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別是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娜∩岷驼{整。以仁愛版九年級Unit 1 Topic1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ectionA為例,本話題教學新的語法內容——現(xiàn)在完成時,為減輕學生學習畏懼心理,便于學生從整體上逐步地、由淺入深地把握本單元的語言材料和教學內容,我將整個話題通覽之后,決定調整Section A中的第2部分的句型have/has gone to和have/has been to為提前教學,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言情境讓學生練習,在學生對它們熟練掌握之后,再過渡到1a的教學。這樣的安排由易到難,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現(xiàn)代心理學家讓·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中學生學好英語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教育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所言:“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實物、教具演示、看圖、扮演角色形象、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或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如放錄像、幻燈片、繪制簡筆畫等,千方百計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教學九年級Unit 2 Topic1 Section A時,在授課前幾天我就安排擅長畫畫的兩個學生按照課文畫了兩幅畫——美麗的西山環(huán)境圖及污染后的西山環(huán)境圖,并布置全班學生查找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上課時,我指著第一幅圖微笑著說:“What a beautiful place!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對另一幅圖我則皺著眉說:“How terrible!What has happened
here?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學生爭先恐后地說出了許多句子。我進一步提出問題“Why is the water so dirty?Can you see bees and butterflies in Picture2?”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Polltion i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然后再通過看對話錄像,模仿語音語調,學生很快就熟練掌握了本課內容,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設置語言情境時,應注意靈活性,力求面向全體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中差生提供交流機會,分層組織他們進行情境會話表演,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lián)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立足于教材,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始終離不開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當今的世界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時代,我們教師在各種教學活動中應該把啟動、訓練、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擺在首位。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立足于教材,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高度自由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接著就應該考慮從哪些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認為,應該著眼于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束縛下,學生循規(guī)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標新立異,教師要鼓勵他們用質疑的態(tài)度去聽取講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因為沒有懷疑就沒有科學的發(fā)明,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
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更高要求,時代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時代呼喚素質教育,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擺脫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泉.對外語教學理論思考[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徐紅霞.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35).
[3]辜艷.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3).
作者簡介:張宇芬,1971年10月出生,女,大學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浦城縣第三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