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宏榮
【摘 要】“活動單”導學模式,它是一種教學方法,一種教學手段,我覺得課堂評價在教學中太重要了,作為教師的我們,都能深刻地體會到課堂評價是對教學目標實踐程度做出的價值判斷。一種學生成長的記錄。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應重視和加強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導向、激勵、教學等功能。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化學課程的學習中不斷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體驗成功,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使教師能及時獲取化學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不斷改進課堂教學。
【關鍵詞】評價;協(xié)作;信心;個性差異
許多傳統(tǒng)課堂教學評價僅限于簡單的陳述和知識的再現(xiàn),課堂里只有教師在認真地演 “獨角戲”,教師關心的是自己的教學方案按計劃完成,對學生的參與情況、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重視不夠。在實施“活動單”導學模式的四年多時間里,我感受頗深的是怎樣做好課堂評價。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實踐,逐漸找到了一些比較簡單有效的評價方法,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發(fā)展。
一、小組評價——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小組評價法”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評價方法。這是我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分組教學策略,即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靶〗M評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為目的。這樣的評價,對于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伙伴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首先,要有目的地組織小組活動;其次,根據(jù)預定目標對各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評價;最后,讓學生運用評價結(jié)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得相應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一個問題,首先由三個小組完成,另外三個小組來作評價,然后交換,這樣學生們交流討論,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就高了,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眾所周知,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個學生都愿意積極去做的事。他們渴望父母的贊揚、鼓勵,渴望教師的肯定、欣賞,渴望同學們的羨慕、趕超。他們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悅、自豪會促使他們繼續(xù)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鼓勵評價——樹立學習信心
“鼓勵評價法”是日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是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學生持續(xù)性、發(fā)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總是喜歡得到表揚和鼓勵。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教師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個學生,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這些表揚和鼓勵就像“興奮劑”,使學生精神振奮,學習信心高漲;也像一股暖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溫情,滿足他們的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更熱烈。如學生在聽、說、算、實驗或表演上有很大進步時,我就帶頭鼓掌;同組學生共同完成任務,就彼此握手,以示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比較精彩時,我就豎起大拇指進行表揚。有一次,我在講解“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時,一個平時紀律散漫、不愛學習,課堂上愛搗亂的學生大聲敘述,我馬上叫這個同學起來舉例說明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他說的非常好,我為他鼓掌,同學們?yōu)樗恼?,從此這個學生盡管他學不進去,但他再也不在課堂上搗亂了。因為這些雙差生很少得到表揚和鼓勵,從來都是受到老師的批評,所以我們更要激勵這部分學生。每個學生的經(jīng)歷不同,知識結(jié)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當然每個人所獲得的學習感受和學習興趣是不一樣的。過分地強調(diào)統(tǒng)一,只能是扼殺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意識。因此,教師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教育藝術的本質(zhì)應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真情的碰撞、志趣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諸多名師都認為鼓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最廉價的潤滑劑。課堂上常進行的鼓勵性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老師給你一次機會,你再試試”,“你真棒”等一類鼓勵性語言,無疑點燃了學生自信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qū)動,促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動力。
我們都知道,天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老師對他們的鼓勵。在教學課堂評價時,我們的出發(fā)點應該以鼓勵為主,絕不傷害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為這種極感性的評價,很可能因為老師評價不當而傷害學生。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不正確時,有的老師可能會說:“你到底用心了沒有?”這樣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對學生卻是極大的傷害,他會認為老師不信任他,讓他在同學面前丟臉了,極可能導致今后他對化學這門學科的不重視。因此,鼓勵評價法是我們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
三、分層評價——注重個性差異
學生中必然存在著個性差異,但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長處和積極性。每個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我對他們的要求不是做對了一道題或完成了一個實驗就獎勵,而從各方面綜合考慮評比。對于平時表現(xiàn)差的同學,針對他們的進步情況進行獎勵。如有的同學上課從來不回答問題,今天他在課堂上有了進步,敢回答了,這時當然要獎勵他;有的同學第一次完整正確的書寫了幾個化學方程式,或做對了一個實驗探究題,也要及時鼓勵并獎勵他們,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有學習的積極性和再次好好表現(xiàn)的動力。對于某些性格內(nèi)向、學習退步、某次測驗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可采取不告訴家長、不記錄成績的方式,鼓勵他通過努力爭取好的成績。這樣不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我們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如何把新課標所倡導的分層評價用到化學課堂上,一直困擾著我。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且以終結(jié)性評價的分數(shù)評定學生的成敗,容易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不斷的挫傷使這些學生失去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如何評價每一個學生在短短的45分鐘里有何收獲?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學生表現(xiàn)的觀察分析,評價學生在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與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tài)度、科學的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我從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入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課堂任務。在評價方面,我打破以往老師的一人評價,改為學生一齊參與評價,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發(fā)言者能大膽地講出自己的看法,正確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缺點。學生比較喜歡自己參與評價,并反思自己的不足,調(diào)整學習策略。我在課堂里滲透發(fā)展性評價,評價的主體是廣大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一個人評價方式,注意為學生搭建評價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中,這樣能廣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評價中發(fā)揚公平性,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既要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樹立很好的坐標。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針對學生課堂反應、活動表現(xiàn)和參與程度的現(xiàn)場及時的良性引導。僅就評價方式而言就浩若煙海,每一種評價方法只要教師用心去實施,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這需要我們廣大化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勤于思索,勇于探究,去尋找適合教師自己,適合學生,適合學校的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沈林海.初中化學活動單導學課堂模式實施的基本策略.《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2010年第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