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柏
一提到米姓,很多人都會想到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米芾,他以個性怪異而聞名。通過他,人們了解了米姓。有趣的是,在中國人的開門七件事中,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被作為姓氏在中國大地上使用,而在這幾個姓氏當(dāng)中,米姓人口數(shù)第二多。
米姓的來源有七,其中最著名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源于兩周時期的官吏名稱,當(dāng)時有個官職叫做舍人,亦稱米史或粟史,掌管國庫九谷六米的出入。在舍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米氏、粟氏,世代相傳至今,新中國開國大將粟裕就是粟氏的后代。
米姓起源第二說為前文提到的北宋書法家米芾。據(jù)米芾自己考證,他是先秦楚國的后裔,本姓羋(mǐ),即羋芾。實際上,米芾是奚族人(庫莫奚族)的漢化后裔,與楚國羋姓毫無干系。然而米芾一直堅信自己本姓羋,但又覺得自己的姓氏筆畫太多,因此把“羋”改成同音字“米”,并把它作為姓氏。盡管祖先如此懶惰,但他的后代仍欣然接受了這一改變后的姓氏,均以“米”為姓了。
米姓郡望有五,包括京兆郡、隴西郡、高平郡等,而關(guān)于米姓人的遷徙分布,可謂是一波三折,據(jù)唐書所載,“米”氏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時期,祁連山北邵武城(今甘肅省臨澤縣)有個康國,后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帶),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9個小國。其中米國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西南一帶。唐高宗永徽年間,“昭武九姓”先后歸附內(nèi)地,其國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米”為姓。米姓后來在隴西郡發(fā)展成望族。
歷史上最著名的米姓人士,當(dāng)屬前文所提到的米芾。他祖籍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他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因為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癲”。而米芾的“拜石”并不是他唯一的奇異舉止,他的潔癖也是人所共知的。有一次,米芾上朝穿的朝靴被人拿到,他要回來后心里很不舒服,洗了很多次才罷休。而在選擇女婿時,米芾發(fā)現(xiàn)男方對一幅書畫又是愛撫又是認(rèn)真地拂去灰塵,十分愛干凈,于是大喜,就將女兒嫁給了他。
在中國的姓氏排行榜上,米姓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約52.9萬,占中國人口總數(shù)的0.033%左右。除了隴西是米姓人著名的分布地域之外,如今的米姓人還廣泛分布于遼寧省遼陽和河南省南陽等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