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金
近幾年來,知識經濟的興起逐漸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并且越來越注重對化學教學中的一些綜合研究實踐的開展,以及加強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高考開放性化學試題已經成為我國高考命題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我國新課程標準對高考中的化學開放性試題的重要地位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
一、開放性化學試題案例分析
一般開放性化學試題包括幾種類型,考查基礎知識的有理論開放型、元素化合物知識開放型、有機開放型、實驗開放型、計算開放型;從題的形式種類看,有條件開放型、方法開放型、過程開放型、策略開放型、結論開放型等;從解題的方法看,有回憶型、類比型、代入型、歸納型、假定型、綜合型等。
1. 考試內容的開放性
近幾年來,高考化學的考試內容越來越具有開放性,如下題所示:
根據近幾年來相關新聞的報道,我國的一些大中型城市相繼出現了一些大霧和沙塵暴天氣,致使航班停飛,高速公路關閉,并因此出現了一些交通事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1)霧是屬于哪一種分散體?( )
(A)膠體 (B) 溶液 (C) 懸濁液 (D) 乳濁液
(2)1952年,國外某城市的一次大霧,大氣中SO2的含量高達3.8mg/m3。這種氣體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 )。
(A)神經系統(tǒng) (B) 呼吸系統(tǒng)
(C) 泌尿系統(tǒng) (D)循環(huán)系統(tǒng)
2. 結論開放型
氫化鈣固體是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
請回答下列問題:
(1)—(3)略,(4)請你設計1個實驗,用化學方法區(qū)分鈣與氫化鈣,寫出實驗簡要步驟及觀察到的現象
。
(5)登山運動員常用氫化鈣作為能源提供劑,與氫氣相比,其優(yōu)點是: 。
分析:在第四問中可以先讓兩種物質分別與干燥的空氣進行反應,并將氣體通入到無水硫酸銅固體中,反應產生變藍現象的為氫化鈣,而沒有產生明顯現象的為鈣。同樣還可以分別取少量置于液氨中,會使液氨變藍的是鈣,無現象的是氫化鈣。
在第五問中,氫化鈣和氫氣相比,氫化鈣是固體,攜帶方便,生產成本低,價格便宜,最重要的是混入空氣或遇火不易爆炸,較安全。
從這兩問可以看出,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運用自己的思維邏輯想出答案,不唯一,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們的思維方式。
3. 綜合開放型
為測試一鐵片中鐵元素的含量,某課外活動小組提出下面兩種方案并進行了實驗(以下數據為多次平行實驗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方法一:將A(10克鐵片),完全溶解于過量稀硫酸中,測得生成氫氣的體積是580mL(標況下);
方法二:將A(10克鐵片)完全溶解于過量稀硫酸中,將反應后的溶液用0.02000mol/L的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達到終點時消耗了25.00mL高錳酸鉀溶液。
(4)若排除實驗儀器和操作的影響因素,試對上述兩種方案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做出判斷和分析。
1.方案一_______(填“準確”“不準確”“不一定準確”),理由是________;
2.方案二_______(填“準確”“不準確”“不一定準確”),理由是________;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綜合的知識。以測定鐵片中鐵元素含量的實驗為題材要求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合理評價,就需要學生懂得其反應原理,同時對其進行歸納、對比、評價,找出實驗誤差最小的那一組。這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且能夠靈活運用知識來解答問題。
二、開放性化學試題優(yōu)點和作用
開放性化學試題的推出,是為了應廣大社會對真正人才的需求。因為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運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合格的標志,我們不能讀死書。
所以開放性化學試題與實際相接軌,設置的問題也很開放,并且答案不唯一,可以充分地展開合理的思維,來書寫答案。這樣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他們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作用就是可以有利于考察學生們分析探究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真正人才的養(yǎng)成。
三、開放性化學試題教學建議
1. 注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首先,教師應該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地去引導學生們運用發(fā)散思維來思考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進行適時的提問和類比,讓學生們從正反兩方面來進行思考,探索和推理。
同時教師應該留意化學教材中一些開放性的素材,引導學生們運用發(fā)散思維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題訓練,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發(fā)散思維。
2. 注意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
學生能夠主動建構知識框架是化學教學的首要目標和開展有效化學教學的內在前提,也是促使學生化學知識形成和人格豐滿的根本條件。
開放性化學試題給學生們提出了很多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來讓學生解答和思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為的是順利構建化學知識框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們的觀點和想法,提倡他們去創(chuàng)新,鼓勵其運用發(fā)散思維來思考問題。
3. 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實驗素材教給學生自己去實驗和感受,去摸索和探究。必須是自行設計的實驗(包括實驗原理、用品、操作過程、結果分析、注意事項等),可以是一個小組共同實驗,最后交一份實驗報告,教師在最后進行評判。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另外,應該注重的是對教材的理解,因為很多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都是對書本上實驗的改編,因此學生們復習時應認真逐一的研讀課本上的實驗題,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這樣才可以在緊張的考試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題。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高考化學實驗復習應注重對近年來高考實驗試題的考查特點進行研究,從中領會考察的根本意圖,才能在以后的開放性實驗題中,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