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業(yè)軍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是提高學生觀察、思考能力的關鍵.因此,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勢在必行,教師要改進和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參與的實驗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教學成效,才能有效達成物理教學目標.
一、巧用實驗,把握規(guī)律,激發(fā)學
生動手實驗的探究熱情
教師要從提高學生物理技能、培養(yǎng)學生實驗興趣入手,把握教學規(guī)律,巧用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情感,提升物理教學成效.物理是八年級才開始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物理知識缺少感知認識,在學習、實驗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難度,對一些抽象的物理感念一時難以理解、掌握.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設計一些對比效果比較明顯的實驗,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中逐步深入地理解物理現(xiàn)象,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大氣壓強”時,我組織學生開展“水杯口蓋厚紙片倒置”實驗,在玻璃杯內盛滿水,然后在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按住紙片,將杯子倒置,提問: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有的學生認為,紙片會掉落,水會流出;有的學生認為紙片不會掉,水也不會流.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演示實驗,讓學生親眼看到“紙片沒有掉,水也沒有流”的現(xiàn)象.在學生思考過程中,我講解紙片沒有落下來的原因是有一個向上的力在發(fā)揮作用,從而導出大氣壓強.為加深學生的感知認識,我指導學生在課后自己試用半杯水開展相同實驗,深化學生對大氣壓強的理解與認識.
在物理教學中,許多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處于表面認識,對于物理規(guī)律缺少深入的感悟,此時,通過開展實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
二、做好演示,科學分組,提高學
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高度重視課本中的一些演示實驗,在課前要充分做好實驗準備,在課堂上要按照實驗的步驟進行演示,讓學生看清實驗的方法、步驟,使學生充分理解實驗內容.
例如,在講“電磁感”時,為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了解能量的轉化過程,知道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我注重運用實驗的方法提高教學成效,在師生互動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實驗需要的器材為磁鐵、線、電流表,控制電路的開關等,在學生了解所需器材時,我與學生探究實驗步驟,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交流,奧斯特實驗證明導體通電后即可產生磁場,那么是不是把導體放到磁場里就會產生電流?導體動起來會不會產生電流?磁場中導體運動的方向不同是不是都產生電流?產生的電流會一樣大嗎?我們大家一起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探究這些問題好嗎?學生情趣高漲,積極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在參與實驗中了解、掌握閉合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其感應電流的方向要受磁場方向和線圈的運動方向的影響,從而不但運用實驗法、探究法、互動法解決了上述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的探索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為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成效,教師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抓好學生分組實驗這一關鍵,指導幫助學生開展實驗活動.
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分組實驗時,我注重讓學生預習實驗的相關內容,了解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實驗操作注意事項,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點撥和指導,監(jiān)督每組學生做好各步操作,使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實驗,幫助學生處理好各種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不斷提高實驗的正確性和成功率.
三、注重示范,科學引導,培養(yǎng)學
生嚴謹細致的求知精神
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懂得用嚴謹細致的態(tài)度去進行實驗,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教師要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拓寬學生的思維層次.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做好示范表演,提高演示教學的質效.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深入研究,精心準備.在課前要認真準備實驗儀器與材料,對實驗過程進行多次演示,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從容面對實驗中的問題,把握實驗的細節(jié),掌握演示時間;在實驗操作中,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實驗儀器、講解實驗過程以及歸納實驗現(xiàn)象時,語言要求準確、簡練、規(guī)范,在運用實驗儀器、連接、裝配時,要做到動作規(guī)范、認真細致、標準到位;在實驗結束時,要按照要求收集整理實驗器材.
例如,在利用天平開展實驗時,在移取砝碼、變動游碼的過程中,注重運用鑷子移取砝碼;在做電路連接實驗時,先進行線路連接,然后接通電源,電路拆卸時先切斷電源,再拆線路;等等.教師在演示實驗中示范引導,規(guī)范操作,不僅幫助學生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求知精神,而且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
綜上所述,教師要強化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