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興
摘 要:通過分析連鑄坯生產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連鑄坯;內應力;低碳鋼具;保護渣
中圖分類號:TF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42-01
在連鑄坯的生產過程中,裂紋是非常嚴重的缺陷之一,其會給鑄坯之后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了解裂紋的影響因素,并找到正確的解決對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影響因素分析
1.1 化學成分
以碳為例,碳的質量分數在0.2%左右時,低碳鋼最容易出現裂紋,這是由于在包晶出現反應時,比容會有所變化,導致產生內應力,進而造成裂紋。在此情況下,低碳鋼具有較大的收縮值,但不具備較高的延展性,導致裂紋的敏感性較強。鋼的性能會受到碳的影響,因此,應由生產中的鋼決定生產中鋼水的含碳量,不可隨便調整,但鋼內裂紋的含碳量較高,且具有很強的敏感性。
1.2 鋼水的靜壓力
在結晶器中移除鑄坯后,鋼水運行于導輥中,因結晶器不再起到限制作用,且壓頭高度的增加也會使鋼水的靜壓力提升,這樣就會在相鄰的兩對導輥中出現鼓肚的情況,同時,在坯殼中產生應力。在整個連鑄的初期,都會出現鼓肚的情況,極易導致內部裂縫出現。因鑄坯在導輥之間連續(xù)運動,造成“鼓肚—拉伸—壓縮”的情況會在凝固前的應力狀態(tài)中循環(huán)出現。因在整個鑄坯過程的初期會出現鼓肚和內部裂紋的情況,所以,一旦裂紋向表面延續(xù),就很容易導致鋼漏事故。
1.3 熱應力
在連鑄坯凝固時,鑄坯外表與鑄坯的軸向、角部和液芯會產生溫度梯度,導致不同的收縮量存在于各個部位之間,并產生熱應力。在此情況下,冷區(qū)運送中的坯殼外表會出現較大的收縮,使坯殼表面出現拉應力,一旦拉應力過大或鑄坯表面的溫度回升過快,應力分布就會發(fā)生變化,拉力將取代應力,進而導致裂紋出現。
1.4 意外機械力
對中、對弧的不正確操作會導致導輥變形、位移和彎曲,還會在凝固的坯殼中附加一定的機械應力。
1.5 相變的應力
在鋼液凝固中會出現相變,且相變的比容往往不同。在凝固低碳鋼時,要經過奧氏體→鐵元素固態(tài)相變和鐵素體→奧氏體相變。晶格由面心立方結構取代體心立方結構,降低了原子結構的密實性,造成體積膨脹,這樣就會在凝固坯殼中產生應力,一旦鑄坯溫度<900 ℃,矯直應變和相變就會相互疊加,極易出現裂紋。具體如圖1所示。
2 對策分析
2.1 有效控制化學成分
在鑄坯時,應有效控制化學成分,尤其是微合金物質,它會影響鑄坯的延展性和裂紋的敏感性。因此,為了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需要從最終產品的規(guī)定入手,選擇可使熱延展性最大化的鋼成分。具體方式為:在選擇碳和合金添加量時,應防止凝固包晶,防止碳含量維持在0.1%~0.13%之間,并盡可能地減少鋁和鈮。
2.2 控制凝固組織
在控制凝固組織時,應盡量減少鑄坯中的柱狀晶,并增加軸晶。過熱度、冷卻條件和鋼水成分等因素都會影響凝固組織。在具體的生產中,對于條件比較優(yōu)越且想要增加等晶組織的企業(yè)而言,可采用如下步驟:①將微型鋼塊或鋼帶安設于結晶器中,并降低鋼水的過熱度;②將金屬粉末噴吹到結晶器中,以降低鋼水過熱度,并提升形核核心、擴大等軸晶區(qū);③增強二冷區(qū)的冷卻力度,并降低柱狀晶區(qū)的寬度;④利用電磁攪拌。
2.3 合理控制工藝因素
應合理匹配工藝參數,使連鑄坯在運行時可均勻冷卻,同時,要確保一定的坯殼強度和厚度,以有效完成二次冷卻。此外,雖然在脆性溫度區(qū)間中實施矯直能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但是,一旦矯直在脆性區(qū)完成,就會出現裂紋。如果在低于或高于這個溫度區(qū)間的范圍中實施矯直,就能大大減小裂紋出現的概率。很多地區(qū)的設備都廣泛應用了不同的冷卻設備,在防治裂紋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2.4 保證良好的設備狀態(tài)
為了防止出現裂紋,應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提升維修水平,并定期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特別是要檢查導輥是否轉動、導輥有無松動、錯位和導輥是否變形;各個扇形有無錯弧、錯位;轉動冷卻噴嘴有無堵塞;噴淋是否變形。同時,要合理使用和監(jiān)測結晶器,并利用分析和統計的方法,制訂過鋼量的上限。此外,為了減少裂紋的出現,應嚴禁結晶器超期運行。
2.5 開發(fā)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雖然應遵循基本原則設計保護渣,但是,各個鑄機有其各自的特點,在具體工作中,應按照鋼種、斷面、拉速和鑄機等因素,有目的地進行生產試驗、探究,以開發(fā)并生產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3 結束語
在生產鑄坯的過程中,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鑄坯裂紋的情況,但是,為了提升連鑄坯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降級裂紋出現的概率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這就需要相關生產部門細致分析裂紋產生的主要因素,并制訂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賀景春,陳建軍,梁志剛.連鑄坯裂紋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包鋼科技,2011(08).
[2]梁偉紅.連鑄坯裂紋成因及預防[J].湖南冶金,2009(06).
〔編輯:張思楠〕
摘 要:通過分析連鑄坯生產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連鑄坯;內應力;低碳鋼具;保護渣
中圖分類號:TF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42-01
在連鑄坯的生產過程中,裂紋是非常嚴重的缺陷之一,其會給鑄坯之后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了解裂紋的影響因素,并找到正確的解決對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影響因素分析
1.1 化學成分
以碳為例,碳的質量分數在0.2%左右時,低碳鋼最容易出現裂紋,這是由于在包晶出現反應時,比容會有所變化,導致產生內應力,進而造成裂紋。在此情況下,低碳鋼具有較大的收縮值,但不具備較高的延展性,導致裂紋的敏感性較強。鋼的性能會受到碳的影響,因此,應由生產中的鋼決定生產中鋼水的含碳量,不可隨便調整,但鋼內裂紋的含碳量較高,且具有很強的敏感性。
1.2 鋼水的靜壓力
在結晶器中移除鑄坯后,鋼水運行于導輥中,因結晶器不再起到限制作用,且壓頭高度的增加也會使鋼水的靜壓力提升,這樣就會在相鄰的兩對導輥中出現鼓肚的情況,同時,在坯殼中產生應力。在整個連鑄的初期,都會出現鼓肚的情況,極易導致內部裂縫出現。因鑄坯在導輥之間連續(xù)運動,造成“鼓肚—拉伸—壓縮”的情況會在凝固前的應力狀態(tài)中循環(huán)出現。因在整個鑄坯過程的初期會出現鼓肚和內部裂紋的情況,所以,一旦裂紋向表面延續(xù),就很容易導致鋼漏事故。
1.3 熱應力
在連鑄坯凝固時,鑄坯外表與鑄坯的軸向、角部和液芯會產生溫度梯度,導致不同的收縮量存在于各個部位之間,并產生熱應力。在此情況下,冷區(qū)運送中的坯殼外表會出現較大的收縮,使坯殼表面出現拉應力,一旦拉應力過大或鑄坯表面的溫度回升過快,應力分布就會發(fā)生變化,拉力將取代應力,進而導致裂紋出現。
1.4 意外機械力
對中、對弧的不正確操作會導致導輥變形、位移和彎曲,還會在凝固的坯殼中附加一定的機械應力。
1.5 相變的應力
在鋼液凝固中會出現相變,且相變的比容往往不同。在凝固低碳鋼時,要經過奧氏體→鐵元素固態(tài)相變和鐵素體→奧氏體相變。晶格由面心立方結構取代體心立方結構,降低了原子結構的密實性,造成體積膨脹,這樣就會在凝固坯殼中產生應力,一旦鑄坯溫度<900 ℃,矯直應變和相變就會相互疊加,極易出現裂紋。具體如圖1所示。
2 對策分析
2.1 有效控制化學成分
在鑄坯時,應有效控制化學成分,尤其是微合金物質,它會影響鑄坯的延展性和裂紋的敏感性。因此,為了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需要從最終產品的規(guī)定入手,選擇可使熱延展性最大化的鋼成分。具體方式為:在選擇碳和合金添加量時,應防止凝固包晶,防止碳含量維持在0.1%~0.13%之間,并盡可能地減少鋁和鈮。
2.2 控制凝固組織
在控制凝固組織時,應盡量減少鑄坯中的柱狀晶,并增加軸晶。過熱度、冷卻條件和鋼水成分等因素都會影響凝固組織。在具體的生產中,對于條件比較優(yōu)越且想要增加等晶組織的企業(yè)而言,可采用如下步驟:①將微型鋼塊或鋼帶安設于結晶器中,并降低鋼水的過熱度;②將金屬粉末噴吹到結晶器中,以降低鋼水過熱度,并提升形核核心、擴大等軸晶區(qū);③增強二冷區(qū)的冷卻力度,并降低柱狀晶區(qū)的寬度;④利用電磁攪拌。
2.3 合理控制工藝因素
應合理匹配工藝參數,使連鑄坯在運行時可均勻冷卻,同時,要確保一定的坯殼強度和厚度,以有效完成二次冷卻。此外,雖然在脆性溫度區(qū)間中實施矯直能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但是,一旦矯直在脆性區(qū)完成,就會出現裂紋。如果在低于或高于這個溫度區(qū)間的范圍中實施矯直,就能大大減小裂紋出現的概率。很多地區(qū)的設備都廣泛應用了不同的冷卻設備,在防治裂紋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2.4 保證良好的設備狀態(tài)
為了防止出現裂紋,應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提升維修水平,并定期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特別是要檢查導輥是否轉動、導輥有無松動、錯位和導輥是否變形;各個扇形有無錯弧、錯位;轉動冷卻噴嘴有無堵塞;噴淋是否變形。同時,要合理使用和監(jiān)測結晶器,并利用分析和統計的方法,制訂過鋼量的上限。此外,為了減少裂紋的出現,應嚴禁結晶器超期運行。
2.5 開發(fā)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雖然應遵循基本原則設計保護渣,但是,各個鑄機有其各自的特點,在具體工作中,應按照鋼種、斷面、拉速和鑄機等因素,有目的地進行生產試驗、探究,以開發(fā)并生產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3 結束語
在生產鑄坯的過程中,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鑄坯裂紋的情況,但是,為了提升連鑄坯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降級裂紋出現的概率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這就需要相關生產部門細致分析裂紋產生的主要因素,并制訂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賀景春,陳建軍,梁志剛.連鑄坯裂紋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包鋼科技,2011(08).
[2]梁偉紅.連鑄坯裂紋成因及預防[J].湖南冶金,2009(06).
〔編輯:張思楠〕
摘 要:通過分析連鑄坯生產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連鑄坯;內應力;低碳鋼具;保護渣
中圖分類號:TF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42-01
在連鑄坯的生產過程中,裂紋是非常嚴重的缺陷之一,其會給鑄坯之后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了解裂紋的影響因素,并找到正確的解決對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影響因素分析
1.1 化學成分
以碳為例,碳的質量分數在0.2%左右時,低碳鋼最容易出現裂紋,這是由于在包晶出現反應時,比容會有所變化,導致產生內應力,進而造成裂紋。在此情況下,低碳鋼具有較大的收縮值,但不具備較高的延展性,導致裂紋的敏感性較強。鋼的性能會受到碳的影響,因此,應由生產中的鋼決定生產中鋼水的含碳量,不可隨便調整,但鋼內裂紋的含碳量較高,且具有很強的敏感性。
1.2 鋼水的靜壓力
在結晶器中移除鑄坯后,鋼水運行于導輥中,因結晶器不再起到限制作用,且壓頭高度的增加也會使鋼水的靜壓力提升,這樣就會在相鄰的兩對導輥中出現鼓肚的情況,同時,在坯殼中產生應力。在整個連鑄的初期,都會出現鼓肚的情況,極易導致內部裂縫出現。因鑄坯在導輥之間連續(xù)運動,造成“鼓肚—拉伸—壓縮”的情況會在凝固前的應力狀態(tài)中循環(huán)出現。因在整個鑄坯過程的初期會出現鼓肚和內部裂紋的情況,所以,一旦裂紋向表面延續(xù),就很容易導致鋼漏事故。
1.3 熱應力
在連鑄坯凝固時,鑄坯外表與鑄坯的軸向、角部和液芯會產生溫度梯度,導致不同的收縮量存在于各個部位之間,并產生熱應力。在此情況下,冷區(qū)運送中的坯殼外表會出現較大的收縮,使坯殼表面出現拉應力,一旦拉應力過大或鑄坯表面的溫度回升過快,應力分布就會發(fā)生變化,拉力將取代應力,進而導致裂紋出現。
1.4 意外機械力
對中、對弧的不正確操作會導致導輥變形、位移和彎曲,還會在凝固的坯殼中附加一定的機械應力。
1.5 相變的應力
在鋼液凝固中會出現相變,且相變的比容往往不同。在凝固低碳鋼時,要經過奧氏體→鐵元素固態(tài)相變和鐵素體→奧氏體相變。晶格由面心立方結構取代體心立方結構,降低了原子結構的密實性,造成體積膨脹,這樣就會在凝固坯殼中產生應力,一旦鑄坯溫度<900 ℃,矯直應變和相變就會相互疊加,極易出現裂紋。具體如圖1所示。
2 對策分析
2.1 有效控制化學成分
在鑄坯時,應有效控制化學成分,尤其是微合金物質,它會影響鑄坯的延展性和裂紋的敏感性。因此,為了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需要從最終產品的規(guī)定入手,選擇可使熱延展性最大化的鋼成分。具體方式為:在選擇碳和合金添加量時,應防止凝固包晶,防止碳含量維持在0.1%~0.13%之間,并盡可能地減少鋁和鈮。
2.2 控制凝固組織
在控制凝固組織時,應盡量減少鑄坯中的柱狀晶,并增加軸晶。過熱度、冷卻條件和鋼水成分等因素都會影響凝固組織。在具體的生產中,對于條件比較優(yōu)越且想要增加等晶組織的企業(yè)而言,可采用如下步驟:①將微型鋼塊或鋼帶安設于結晶器中,并降低鋼水的過熱度;②將金屬粉末噴吹到結晶器中,以降低鋼水過熱度,并提升形核核心、擴大等軸晶區(qū);③增強二冷區(qū)的冷卻力度,并降低柱狀晶區(qū)的寬度;④利用電磁攪拌。
2.3 合理控制工藝因素
應合理匹配工藝參數,使連鑄坯在運行時可均勻冷卻,同時,要確保一定的坯殼強度和厚度,以有效完成二次冷卻。此外,雖然在脆性溫度區(qū)間中實施矯直能降低裂紋出現的概率,但是,一旦矯直在脆性區(qū)完成,就會出現裂紋。如果在低于或高于這個溫度區(qū)間的范圍中實施矯直,就能大大減小裂紋出現的概率。很多地區(qū)的設備都廣泛應用了不同的冷卻設備,在防治裂紋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2.4 保證良好的設備狀態(tài)
為了防止出現裂紋,應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提升維修水平,并定期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特別是要檢查導輥是否轉動、導輥有無松動、錯位和導輥是否變形;各個扇形有無錯弧、錯位;轉動冷卻噴嘴有無堵塞;噴淋是否變形。同時,要合理使用和監(jiān)測結晶器,并利用分析和統計的方法,制訂過鋼量的上限。此外,為了減少裂紋的出現,應嚴禁結晶器超期運行。
2.5 開發(fā)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雖然應遵循基本原則設計保護渣,但是,各個鑄機有其各自的特點,在具體工作中,應按照鋼種、斷面、拉速和鑄機等因素,有目的地進行生產試驗、探究,以開發(fā)并生產最具利用價值的保護渣。
3 結束語
在生產鑄坯的過程中,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鑄坯裂紋的情況,但是,為了提升連鑄坯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降級裂紋出現的概率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這就需要相關生產部門細致分析裂紋產生的主要因素,并制訂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賀景春,陳建軍,梁志剛.連鑄坯裂紋主要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包鋼科技,2011(08).
[2]梁偉紅.連鑄坯裂紋成因及預防[J].湖南冶金,2009(06).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