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利
高考語文病句題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有些病句有特殊的標志,掌握這些標志就能幫助我們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
一、頓號,“和”“及”,“以及”“與”
看見句子中并列詞語或并列短語時(一般有頓號,“和”“及”“以及”“與”等標志),檢查①并列成分是否有交叉部分或種屬關系,②并列成分能否與前后相關成分搭配,③并列成分是否有語序的先后順序。
例1:貧困市民和下崗職工不再把干個體看作是丟臉的事,他們已經坦然的加入到個體戶行列中來。(“貧困市民和下崗職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
例2:1999~2011年間,我國造林664336萬公頃,人工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蓋率和森林病蟲害等依然十分嚴重,令人擔憂。(主謂搭配不當,并列主語中的“植被覆蓋率”與“十分嚴重,令人擔憂”不搭配。)
例3:今年廣東天氣形勢復雜,西江、北江可能出現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險在前、預警在前,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邏輯順序錯誤,應該改為“預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險在前”。)
二、“通過”“由于”“關于”
看見以介詞(如“通過”“由于”“關于”等)開頭的句子,考慮句子是否缺主語。因為介詞帶上賓語做了句子的狀語,后面的句子往往缺主語。
例如:關于《品三國》,粗粗一看,似乎與其他同類的書沒有多大的區(qū)別,但反復品讀,就會發(fā)現其意味深長。(缺少主語,應去掉“關于”)
三、“有無”“能否”“成敗”“高低”“是否”
看見句子中出現“有無”“能否”“成敗”“高低”“是否”等兩面詞,要檢查是否犯了一面對兩面的毛??;但并不是所有兩面對一面都是病句,這類句子要結合句意邏輯去判斷。
例1:在此次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同學們常圍在一起相互鼓勵并認真總結得失,贏得的遠遠不只是比賽的勝負。(“贏得的”與“勝負”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勝負”改為“勝利”)
例2:一部戲劇能否好戲連臺吸引觀眾,主要看編導的水平。(這個句子雖然有兩面詞“能否”,看起來像“兩面對一面”的語病,其實它是一個正確的句子,因為“水平”已包含了高低兩個方面。我們做題時切不可機械地記憶,而是要考慮句意邏輯。)
四、關聯詞
看見句子有關聯詞,考慮①句子的關聯詞與主語的位置關系是否正確,②關聯詞是否成套使用,③分句間語意自然形成的關系是否與關聯詞所表達的關系相符(特別注意表遞進的關聯詞)。
復句中關聯詞的語序分兩種情況,當前后兩個分句主語相同時,前一分句的關聯詞放在主語的后面;復句中當前后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前一分句的關聯詞語放在主語的前面。
例1:作為一個全新的、相對成熟的行業(yè),不僅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沖擊了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語序不當,“電子商務”是后兩句的同一主語,把“不僅”放“電子商務”后邊。)
例2:農民一方面向化肥廠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議,另一方面化肥廠積極改進技術,提高質量,保證化肥的供應。(此句前后主語不一樣,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化肥廠”,所以關聯詞語“一方面”要放在“農民”之前。)
高考考查“不僅(不只/不光)……而且(也/更/還/又)……”“既……也……”比較多,它們都是表遞進的關聯詞,注意與語意的正確搭配。
五、“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
看見句子含有“否定”的詞(“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等詞語)要考慮是否誤用多層否定。多層否定造成混亂,容易把意思說反,特別注意反問句相當于一層否定。
例1:近視患者都應當接受專業(yè)醫(yī)師的檢查,選擇合適的眼鏡,切忌不要因為怕麻煩、愛漂亮而不戴眼鏡。(不合邏輯,屬否定失當。“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將“忌”改為“記”或將“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刪去。)
例2: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雙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邏輯,這里有兩個否定詞,一個反問句,等于三重否定,句子意思說反了,應刪除一個”不”。)
六、“與”“和”“對”“對于”
看見句子中有“與”“和”“對”“對于”時,要考慮主語位置是否顛倒。“對”是主體在前,客體在后;“對于”是客體在前,主體在后。
例1: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對于大多數中學生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能說得一清二楚。(句中主客倒置,不合邏輯,“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客體,“中學生”是主體,應改為“大多數中學生對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歷史是比較熟悉的……”或在”中學生”后加”來說”。)
七、“是”“也是”“就是”“變成”“成為”
看見句子的謂語是“是”“也是”“就是”“變成”“成為”時,要考慮主賓能否搭配。(規(guī)律:謂語是“是”等詞語,主語與賓語應該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類事物,或都表示行為活動。這類句子我們要用壓縮主干法找出主、謂、賓就能發(fā)現主賓能否搭配。)
例1:五一路乒乓球館是經體育局和民政局批準的專門推廣乒乓球運動的團體。(句子的主干是“乒乓球館是團體”,顯然是錯誤的,主賓搭配不當)
例2:修建青藏鐵路是加快西部大開發(fā)的重要舉措,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修建青藏鐵路”是一種行為,一種舉措,它和“紐帶”不屬于同一種事物,構不成判斷句。
八、代詞
句子有代詞,可考慮代詞是否指代不明。
例1: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句中“此”指代不明,可指“嘴上說說”,也可指“采取果斷措施”。)
九、“縮小”“減少”“降低”
看見句子有“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注意搭配不當。(表示減少、下降、降低等意義時是不能用倍數的,要用分數;升幅、增長率要用百分比?!疤岣摺钡仍~語才可與倍數搭配。)
例1:該企業(yè)狠抓技術革新,今年比去年產量翻了一番,成本卻下降了一倍。(“下降了一倍”則成本為零,這怎么可能,不符合事理。)
例2:這兩年,不少名牌彩電的價格和前幾年比,幾乎下降了一倍。(句中“下降”不能用“一倍”,表示減少、下降、降低等意義時用了倍數,表達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