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彥
摘 要:來自焦爐的荒煤氣,在集氣管內(nèi)經(jīng)氨水噴灑冷卻后溫度仍然很高,進入化產(chǎn)回收工段時需要在初冷器進一步冷卻,初冷器不但起到冷卻煤氣的作用,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洗萘。本文著重介紹初冷器噴灑洗萘系統(tǒng)的改進。
關鍵詞:橫管初冷器 洗萘 冷凝液 改進
中圖分類號:TQ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00-01
1 煤氣中的萘對設備的影響
來自焦爐的荒煤氣溫度高且煤氣中含萘高,對后序的生產(chǎn)影響很大,因為后序生產(chǎn)要求煤氣溫度是很低的,高溫煤氣中的萘以氣態(tài)形式存在,當環(huán)境溫度降低或者經(jīng)過煤氣初冷器等低溫環(huán)境時煤氣中的萘將以固體形式存在,黏附在管壁上和設備中,使管道堵塞,所以必須將煤氣中的萘在初冷器內(nèi)清洗干凈。
2 初冷器的操作流程
初冷器采用高效橫管初冷器,在上、下兩段分別噴灑焦油、氨水混合液,使煤氣中的萘被焦油溶解。其流程是:上段排的冷凝液流入上段水封槽。用上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上段中部循環(huán)噴灑,多余部分滿流至焦油氨水分離槽。初冷器下段排出的冷凝液流入下段冷凝液槽,加兌一定量的由焦油氨水分離槽中部引出的乳濁液后用下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下段頂部循環(huán)噴灑,由于初冷器本身冷卻煤氣的過程中產(chǎn)生冷凝液,在加上從焦油氨水分離槽加兌新液,這多余液體的部分被送到上段水封槽,流入焦油氨水分離槽。工藝流程圖見圖1。
3 影響洗萘效果的因素
初冷器中影響洗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萘的露點溫度在21 ℃左右,當煤氣被冷卻至此溫度時,初冷器出口溫度應保持在19 ℃~22 ℃之間。(2)噴灑液的油水比例,一般要求焦油占15%~35%之間。(3)噴灑液的溫度,工藝要求在35 ℃~55 ℃之間。(4)需要及時補充新鮮的噴灑液,保證洗萘效果。
4 實際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
在開工初期,實際生產(chǎn)中嚴格控制煤氣溫度、配油比和噴灑液的溫度,但是煤氣中含萘卻在1500 mg/m3以上,比工藝指標高出許多,經(jīng)過實踐分析問題出在新的乳濁液補充不足。噴灑液含萘飽合造成洗萘效果差。同時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是6 mm的小孔很容易被堵塞。改進前的工藝流程見圖1。
5 初冷器噴灑系統(tǒng)的改進方法
通過上述問題的闡述我們發(fā)現(xiàn)初冷器洗萘效果的重要原因是:(1)多余的冷凝液無法外排造成新鮮有效的噴灑也無法及時補充。(2)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直徑太小,生產(chǎn)中噴頭容易被堵塞,造成洗萘效果不好,基于以上兩點,我們一一進行改進處理。
5.1 對多余冷凝液外排問題的改進
(1)改進方法: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的入口管道連通。因上段噴灑液在噴灑后經(jīng)泄油管流到上段水封槽,直接外排。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入口連通后,利用上段噴灑泵抽下段冷凝液槽的冷凝液進行噴灑。噴灑后直接流到焦油氨水分離槽,達到外排的目的。改進后的工藝流程見圖2。(2)改進后的效果:改進后:系統(tǒng)內(nèi)多余的冷凝液外排得到了解決,兌新乳濁液的閥門可以開到最大,兌入新乳濁液的量可達到總噴灑量的25%,噴灑液能及時的更新,洗萘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初冷器后煤氣含萘降到300 mg/m3左右,基本上達到了工藝指標,同時解決了后道工序管道和設備容易堵塞的問題。
5.2 對初冷器內(nèi)噴灑的改進
初冷器內(nèi)噴頭直徑只有6 mm,容易堵塞,將噴頭管上的噴孔由近到遠依次擴大,遠端擴大到10 mm,中間8 mm,近端6 mm不變,基本解決了噴頭堵塞,另外在每根噴頭加清掃蒸汽,保證了噴灑均勻,洗萘效果正常。
6 結(jié)語
改進以后煤氣含萘下降到300 mg左右,但冬季煤氣含萘指標是200 mg,仍屬于不合格。在換新液仍然偏少,按比例仍有75%的舊噴灑液在循環(huán)使用,洗萘效果仍達不到最低。所以以初冷器洗萘系統(tǒng)需要徹底改造,應再加一個配液槽將冷凝液槽和配液槽分開噴灑液使用一次,直接外排不重復使用,兩槽連通,用冷凝液槽的冷凝液控制噴灑液的溫度。兌入新液比例達到50%以上。徹底解決煤氣含萘問題。endprint
摘 要:來自焦爐的荒煤氣,在集氣管內(nèi)經(jīng)氨水噴灑冷卻后溫度仍然很高,進入化產(chǎn)回收工段時需要在初冷器進一步冷卻,初冷器不但起到冷卻煤氣的作用,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洗萘。本文著重介紹初冷器噴灑洗萘系統(tǒng)的改進。
關鍵詞:橫管初冷器 洗萘 冷凝液 改進
中圖分類號:TQ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00-01
1 煤氣中的萘對設備的影響
來自焦爐的荒煤氣溫度高且煤氣中含萘高,對后序的生產(chǎn)影響很大,因為后序生產(chǎn)要求煤氣溫度是很低的,高溫煤氣中的萘以氣態(tài)形式存在,當環(huán)境溫度降低或者經(jīng)過煤氣初冷器等低溫環(huán)境時煤氣中的萘將以固體形式存在,黏附在管壁上和設備中,使管道堵塞,所以必須將煤氣中的萘在初冷器內(nèi)清洗干凈。
2 初冷器的操作流程
初冷器采用高效橫管初冷器,在上、下兩段分別噴灑焦油、氨水混合液,使煤氣中的萘被焦油溶解。其流程是:上段排的冷凝液流入上段水封槽。用上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上段中部循環(huán)噴灑,多余部分滿流至焦油氨水分離槽。初冷器下段排出的冷凝液流入下段冷凝液槽,加兌一定量的由焦油氨水分離槽中部引出的乳濁液后用下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下段頂部循環(huán)噴灑,由于初冷器本身冷卻煤氣的過程中產(chǎn)生冷凝液,在加上從焦油氨水分離槽加兌新液,這多余液體的部分被送到上段水封槽,流入焦油氨水分離槽。工藝流程圖見圖1。
3 影響洗萘效果的因素
初冷器中影響洗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萘的露點溫度在21 ℃左右,當煤氣被冷卻至此溫度時,初冷器出口溫度應保持在19 ℃~22 ℃之間。(2)噴灑液的油水比例,一般要求焦油占15%~35%之間。(3)噴灑液的溫度,工藝要求在35 ℃~55 ℃之間。(4)需要及時補充新鮮的噴灑液,保證洗萘效果。
4 實際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
在開工初期,實際生產(chǎn)中嚴格控制煤氣溫度、配油比和噴灑液的溫度,但是煤氣中含萘卻在1500 mg/m3以上,比工藝指標高出許多,經(jīng)過實踐分析問題出在新的乳濁液補充不足。噴灑液含萘飽合造成洗萘效果差。同時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是6 mm的小孔很容易被堵塞。改進前的工藝流程見圖1。
5 初冷器噴灑系統(tǒng)的改進方法
通過上述問題的闡述我們發(fā)現(xiàn)初冷器洗萘效果的重要原因是:(1)多余的冷凝液無法外排造成新鮮有效的噴灑也無法及時補充。(2)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直徑太小,生產(chǎn)中噴頭容易被堵塞,造成洗萘效果不好,基于以上兩點,我們一一進行改進處理。
5.1 對多余冷凝液外排問題的改進
(1)改進方法: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的入口管道連通。因上段噴灑液在噴灑后經(jīng)泄油管流到上段水封槽,直接外排。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入口連通后,利用上段噴灑泵抽下段冷凝液槽的冷凝液進行噴灑。噴灑后直接流到焦油氨水分離槽,達到外排的目的。改進后的工藝流程見圖2。(2)改進后的效果:改進后:系統(tǒng)內(nèi)多余的冷凝液外排得到了解決,兌新乳濁液的閥門可以開到最大,兌入新乳濁液的量可達到總噴灑量的25%,噴灑液能及時的更新,洗萘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初冷器后煤氣含萘降到300 mg/m3左右,基本上達到了工藝指標,同時解決了后道工序管道和設備容易堵塞的問題。
5.2 對初冷器內(nèi)噴灑的改進
初冷器內(nèi)噴頭直徑只有6 mm,容易堵塞,將噴頭管上的噴孔由近到遠依次擴大,遠端擴大到10 mm,中間8 mm,近端6 mm不變,基本解決了噴頭堵塞,另外在每根噴頭加清掃蒸汽,保證了噴灑均勻,洗萘效果正常。
6 結(jié)語
改進以后煤氣含萘下降到300 mg左右,但冬季煤氣含萘指標是200 mg,仍屬于不合格。在換新液仍然偏少,按比例仍有75%的舊噴灑液在循環(huán)使用,洗萘效果仍達不到最低。所以以初冷器洗萘系統(tǒng)需要徹底改造,應再加一個配液槽將冷凝液槽和配液槽分開噴灑液使用一次,直接外排不重復使用,兩槽連通,用冷凝液槽的冷凝液控制噴灑液的溫度。兌入新液比例達到50%以上。徹底解決煤氣含萘問題。endprint
摘 要:來自焦爐的荒煤氣,在集氣管內(nèi)經(jīng)氨水噴灑冷卻后溫度仍然很高,進入化產(chǎn)回收工段時需要在初冷器進一步冷卻,初冷器不但起到冷卻煤氣的作用,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洗萘。本文著重介紹初冷器噴灑洗萘系統(tǒng)的改進。
關鍵詞:橫管初冷器 洗萘 冷凝液 改進
中圖分類號:TQ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00-01
1 煤氣中的萘對設備的影響
來自焦爐的荒煤氣溫度高且煤氣中含萘高,對后序的生產(chǎn)影響很大,因為后序生產(chǎn)要求煤氣溫度是很低的,高溫煤氣中的萘以氣態(tài)形式存在,當環(huán)境溫度降低或者經(jīng)過煤氣初冷器等低溫環(huán)境時煤氣中的萘將以固體形式存在,黏附在管壁上和設備中,使管道堵塞,所以必須將煤氣中的萘在初冷器內(nèi)清洗干凈。
2 初冷器的操作流程
初冷器采用高效橫管初冷器,在上、下兩段分別噴灑焦油、氨水混合液,使煤氣中的萘被焦油溶解。其流程是:上段排的冷凝液流入上段水封槽。用上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上段中部循環(huán)噴灑,多余部分滿流至焦油氨水分離槽。初冷器下段排出的冷凝液流入下段冷凝液槽,加兌一定量的由焦油氨水分離槽中部引出的乳濁液后用下段噴灑泵將其送入初冷器下段頂部循環(huán)噴灑,由于初冷器本身冷卻煤氣的過程中產(chǎn)生冷凝液,在加上從焦油氨水分離槽加兌新液,這多余液體的部分被送到上段水封槽,流入焦油氨水分離槽。工藝流程圖見圖1。
3 影響洗萘效果的因素
初冷器中影響洗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萘的露點溫度在21 ℃左右,當煤氣被冷卻至此溫度時,初冷器出口溫度應保持在19 ℃~22 ℃之間。(2)噴灑液的油水比例,一般要求焦油占15%~35%之間。(3)噴灑液的溫度,工藝要求在35 ℃~55 ℃之間。(4)需要及時補充新鮮的噴灑液,保證洗萘效果。
4 實際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
在開工初期,實際生產(chǎn)中嚴格控制煤氣溫度、配油比和噴灑液的溫度,但是煤氣中含萘卻在1500 mg/m3以上,比工藝指標高出許多,經(jīng)過實踐分析問題出在新的乳濁液補充不足。噴灑液含萘飽合造成洗萘效果差。同時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是6 mm的小孔很容易被堵塞。改進前的工藝流程見圖1。
5 初冷器噴灑系統(tǒng)的改進方法
通過上述問題的闡述我們發(fā)現(xiàn)初冷器洗萘效果的重要原因是:(1)多余的冷凝液無法外排造成新鮮有效的噴灑也無法及時補充。(2)初冷器內(nèi)噴灑用的噴頭直徑太小,生產(chǎn)中噴頭容易被堵塞,造成洗萘效果不好,基于以上兩點,我們一一進行改進處理。
5.1 對多余冷凝液外排問題的改進
(1)改進方法: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的入口管道連通。因上段噴灑液在噴灑后經(jīng)泄油管流到上段水封槽,直接外排。將上段噴灑泵和下段噴灑泵入口連通后,利用上段噴灑泵抽下段冷凝液槽的冷凝液進行噴灑。噴灑后直接流到焦油氨水分離槽,達到外排的目的。改進后的工藝流程見圖2。(2)改進后的效果:改進后:系統(tǒng)內(nèi)多余的冷凝液外排得到了解決,兌新乳濁液的閥門可以開到最大,兌入新乳濁液的量可達到總噴灑量的25%,噴灑液能及時的更新,洗萘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初冷器后煤氣含萘降到300 mg/m3左右,基本上達到了工藝指標,同時解決了后道工序管道和設備容易堵塞的問題。
5.2 對初冷器內(nèi)噴灑的改進
初冷器內(nèi)噴頭直徑只有6 mm,容易堵塞,將噴頭管上的噴孔由近到遠依次擴大,遠端擴大到10 mm,中間8 mm,近端6 mm不變,基本解決了噴頭堵塞,另外在每根噴頭加清掃蒸汽,保證了噴灑均勻,洗萘效果正常。
6 結(jié)語
改進以后煤氣含萘下降到300 mg左右,但冬季煤氣含萘指標是200 mg,仍屬于不合格。在換新液仍然偏少,按比例仍有75%的舊噴灑液在循環(huán)使用,洗萘效果仍達不到最低。所以以初冷器洗萘系統(tǒng)需要徹底改造,應再加一個配液槽將冷凝液槽和配液槽分開噴灑液使用一次,直接外排不重復使用,兩槽連通,用冷凝液槽的冷凝液控制噴灑液的溫度。兌入新液比例達到50%以上。徹底解決煤氣含萘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