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軍
(河南省永煤集團總醫(yī)院內(nèi)3科,河南 永城 476600)
我們在用西藥抗心衰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加味真武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CHF)35例,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總結(jié)如下。
共70例,均為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永煤集團總醫(yī)院內(nèi)科住院及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49歲,平均(62.37±4.65)歲;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級15例,Ⅲ級18例,Ⅳ級2例;心衰病程(11.13±4.57)年。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49歲,平均(65.25±3.33)歲;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級14例,Ⅲ級18例,Ⅳ級3例;心衰病程(10.73±3.2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和心功能分級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1],中醫(yī)診斷與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辨證屬心腎陽虛證。
納入標準:①符合CHF的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辨證分型,心衰發(fā)病病程6個月以上;②符合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標準;③伴發(fā)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等)控制在理想范圍內(nèi)并維持穩(wěn)定者;④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50%,血漿NT-proBNP≥400pg/mL。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分型;②合并嚴重的肺、肝、腎功能障礙,或造血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③正在進行治療。
兩組均給予休息、低鹽飲食、吸氧,常規(guī)給予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硝酸酯類等藥物。并給予基礎(chǔ)疾病的相關(guān)治療(高血壓給予降壓治療,血脂異常給予降脂藥物治療,糖尿病給予降糖藥物治療等)。治療組另用加味真武湯。藥用熟附片10g,黃芪30g,人參10g,丹參20g,茯苓30g,白術(shù)15g,白芍15g,生姜6g。每日1劑,加水600mL煎至200mL,早晚分2次溫服。兩組均4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囑避風寒慎勞作。
治療前、治療4周后分別檢查血、尿、糞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行胸片、心電圖等檢查。
治療前、治療4周后分別做6 min步行距離檢查,要求在平直走廊里盡快行走,測定6min步行距離。若6min步行距離小于150m為重度心衰,150~450m為中度心衰,大于450m為輕度心衰。
治療前、治療4周后分別行心臟超聲檢查,采用美國GE公司VIVID7型號彩色多普勒二維超聲顯像儀和S4探頭。探頭置于左側(cè)胸骨旁第4肋間,在二維心臟長軸切面控制下,M型二尖瓣鍵索水平,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
NT-proBNP測定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清晨空腹臥位各抽取肘部靜脈血3mL,置于低溫超速離心機內(nèi)4℃以3000R/min轉(zhuǎn)速離心15min,分離血漿,置于-80℃冰箱內(nèi)保存集中待測。
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全部計量資料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s )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兩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LVESD(mm)LVEDD(mm)LVEF(%)對照組 35 治療前 56.67±6.57 61.23±6.40 46.87±6.44治療后 51.67±6.36* 58.53±5.22* 58.43±6.44*治療組 35 治療前 57.77±6.55 61.77±6.39 45.40±6.32治療后 48.57±5.50*△ 54.37±6.86*△ 62.40±6.59*△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比較 (pg/m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比較 (pg/m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5 1149.40±326.05 664.29±221.18*△對照組 35 1138.05±365.72 819.62±299.07*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距離變化比較 (m,±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距離變化比較 (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5 320±37.5 397±37.5*△對照組 35 326±34.4 347±35.4*
慢性心力衰竭屬中醫(yī)“心悸”、“胸痹”、“喘證”、“水腫”等范疇。加味真武湯方中熟附片為君藥,入手少陽三焦命門,通行十二經(jīng)絡(luò),溫補腎陽使水有所主,又兼溫煦脾土助運水濕。黃芪、人參、白術(shù)、茯苓、丹參共為臣藥,黃芪、人參補氣升陽、益氣固表,白術(shù)、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強運,丹參活血化瘀。生姜、芍藥為佐使,生姜辛而微溫、宣肺溫胃,芍藥酸斂護陰。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溫陽、活血利水之效。藥理研究表明,熟附片有強心作用,在心功能不全時作用更明顯,烏頭堿及次烏頭堿能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及供氧供能,從而改善心肌氧的供求平衡,減少因缺氧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發(fā)生[4]。黃芪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能使心臟收縮力增強,抗心律失常,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能顯著提高心功能[5]。丹參可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冠脈循環(huán),對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可使外周微循環(huán)障礙得到明顯改善,使微循環(huán)血流加速[6]。人參可保護心肌,抗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7]。白術(shù)具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β-桉葉油醇可有效抑制Na+-K+-ATP酶的磷酸化反應(yīng),呈現(xiàn)出顯著和持續(xù)的利尿作用[8]。白芍可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的血流量,降低血壓和減慢心率,抑制血栓形成[9]。生姜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改善脂質(zhì)代謝、降血脂[10]。觀察表明,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用加味真武湯治療CHF可收到很好療效,療效優(yōu)于單用西藥,且不良反應(yīng)少。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2-1094.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鄒旭.心力衰竭[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3.
[4]劉古鋒,吳偉康,段新芬,等.附子多糖對力竭運動小鼠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8,37(5):529-534.
[5]錢建華,章可謂.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3,48(2):151.
[6]高學敏.中藥學[M].2版.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321-322.
[7]韓冬,曲紹春,于曉風,等.人參二醇組皂苷對心室重構(gòu)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1):1701-1703.
[8]白明學.白術(shù)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與臨床新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6(6):609-610.
[9]楊煜,呂文偉,宋瑛士,等.白芍總苷抗血栓形成作用[J].中草藥,2006,37(7):1066-1068.
[10]高學敏.中藥學[M].2版.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