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獻
在當今以競爭的、市場為導向的、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中,一些中學(包括部分小學)開始嘗試與國際教育接軌,改變原有那種單一化的辦學模式,探索實行“走班制”,力爭辦出自己的特色來。作為一種新興的班級管理模式,我們應該對此予以高度關注。
★“走班”的方法與措施
按層“走班”
前期準備。走班前,要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工作,使其明白“走班”是動態(tài)的,是為更好地分層教學,而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準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樹立自信心,增強成就感;還要根據(jù)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各種學習品質(zhì),幫助學生做好定位。
分班標準。小學主要按興趣分班,按能力分層。每周定期打破原有行政班級,甚至年級的界限,進行“走班”,開展第二課堂或綜合實踐活動。如山東省濟南市實驗小學錦東校區(qū)。中學主要是學生先按興趣選最適合自己的老師和最想學的科目(選修課)進行個性發(fā)展;學校再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分層編班,因材施教。山東省濟南市回民中學等學校就是采取這樣形式進行“走班”的。
定期調(diào)整。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先讓某幾個年級、某幾個學科“走班”,每學期調(diào)整一次。
興趣“走班”
小學方面。如成都電子科技大附小,上午集中開設國家規(guī)定的基礎課程,下午則實施“走班”學習。所開課程:基礎學科拓展類以語文、數(shù)學、外語為主;科普類有小小工程師班、無線電遙測遙控班、計算機愛好者班、天文愛好者班等;藝體類有聲樂班、器樂班、舞蹈班等;氣質(zhì)類有禮儀接待、形體訓練班等;語言類有英語班、小語種班等;書畫類有書法、繪畫等;棋牌類有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等。
中學方面。如,《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規(guī)定高中新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和必修、選修兩個部分構成。該方案設置了語言與文學、數(shù)學、人文與社會、科學、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8個學習領域。各學習領域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共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科目。每個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又分為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選修課實行“走班制”。
“走班”管理
考勤管理。針對調(diào)皮生乘機逃課的現(xiàn)象,濟南外國語學校三箭分校高中部的應對辦法是:學生們“走班”到位后,每個教室門口都會掛出一張考勤單。如高一·七班的考勤單上寫著:班長盧震,科目地理,老師劉曉春,上課班級一·七,節(jié)次五,應到53實到53。課后,班干部再把考勤單交到相應的老師的手上。
作業(yè)管理。每個教學班都有一兩名來自不同行政班的科代表。這些科代表可以負責本行政班同學的課堂紀律、作業(yè)收繳,以及及時反映本班同學的學習狀態(tài)、對教學的意見等,協(xié)助科任老師和班主任做好本班的教學工作。
學分管理。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必須在每個學習領域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要修滿規(guī)定的學分。比如,2010年秋季,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要求學生3年要必修學分116個,其中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個、社區(qū)服務2個、社會實踐6個;選修學分在28個以上。這樣,學生至少要修滿144個學分才能畢業(yè)。
★“走班”的優(yōu)勢與局限
優(yōu)勢明顯
學生心情愉悅。由于學生選的是自己喜歡的老師(或喜歡的科目)所以心情更愉悅,更有自信心,更專心用功,融入課堂學習速度快,另外交往范圍比較大,因此課堂效果比較好。
教師自覺提升。由于“選師走班”,教師變?yōu)楸贿x擇者,自我會產(chǎn)生無形的壓力。如果知識底蘊不豐厚,教學理念不先進,教學程序不科學,教學方法不藝術,開發(fā)不出學生喜歡的課程,就意味著被冷落,甚至被淘汰。所以,為了讓學生多選自己的課,每一位教師都會自我加壓,自我提升,自覺專業(yè)化成長。
教室獨具特色?!白甙嘀啤彼l(fā)出的新鮮活力從每一座特色學科教室中可以窺見一斑。比如,在青島58分校國際部,有的語文教室精心布置了“小作家專欄”、“中國文字演變”、“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等充滿文學氣息的欄目。有的數(shù)學教室,從數(shù)學名人名言、中國數(shù)學發(fā)展史到圓周率等數(shù)學基礎知識,通過有趣的展覽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充滿了中國數(shù)學元素等。
資源區(qū)域共享。新的普通高中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成都市教育局鼓勵跨校合作,校際之間學分互認,學生可以跨校走班學習。因此,全市普通高中在市區(qū)縣教育局的統(tǒng)一管理下,密切校際之間,以及與職業(yè)院校、社區(qū)之間的合作,實現(xiàn)校內(nèi)外各種課程資源共享,獲得了較好的課程效益。
局限猶在
教室不足。要想很好地落實“走班”教學,需要充足的教室作保障。所以,對一些學校來說,目前硬件設施還不健全。
師資緊張。目前,如果所有的年級所有的科目都實行走班制,對一些學校來說,師資力量缺口較大,并在短時間內(nèi)難以解決。
課程沖突。由于教室和師資不足,所以有的學校如果將所有選修科目納入走班,卻無法保證學生所選科目上課時間不沖突,因此部分選修科目只好作罷。
不過,“走班”開了好頭,理應有好的結(jié)局。這中間,就是努力改進、完善的過程。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長安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