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明
〔關鍵詞〕 作文評改;小組合作;
交流;控制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9—0049—01
在當今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對作文評改方式進行著不斷地探索與嘗試。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作文的批閱評改作了一些軟性規(guī)定:老師在批閱部分學生作文,掌握整體情況之后,可組織學生相互評改。這種做法,既體現了新課改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應該是一種較好的作文批閱評改方式。
當然,學生互相評改不能不講究方式方法。本人認為,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方式不失為一種好的做法。如果作文由教師全批全改,一則教師的工作量大,另外也不能對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因為小組同學坐到一塊兒,首先使他們的身體放松下來,然后結合老師的評改指導,面對老師允許張口說話的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再針對其他同學習作,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方面肯定有話會說,絕對不會存在思想交流的障礙。這樣,課堂就不僅僅是老師主打的課堂了,而是他們自己學習的天地。自然也就很好地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評改作文呢?
首先,小組分工要明確。既然是一個組織,不論大小,就應該明確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切忌分組只是形式上的分組,而缺乏實質上的運作。否則,只有學習上主動一點的同學,或者對作文感興趣的同學積極投入到評改活動中,而其余同學則坐壁上觀,這樣的做法無疑是一種失敗的做法。所以,每一個小組應該有負責人,然后由負責人具體分工:由誰來讀,由誰作記錄,由誰書寫評語,由誰準備發(fā)言交流等。這樣就可避免前面出現的問題,使所有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到評改活動中,課堂才能不流于形式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從而讓同學們更好地在合作中得到幫助和提高,把自己的習作和別的同學的作文在合作學習中更好的比較,找到差距和成功的地方,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升。
其次,評改方法要指導。在開展作文合作批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一些教師,雖然也分了組,但讓學生從哪些角度入手,從哪些方面評改卻缺少具體的方法指導。如此做法,學生面對一篇作文無從下手,要么簡單地找一找錯別字、不當的詞、不通順的句子,很少從文章的構思、立意、結構、主題等方面去評改;要么所下的評語顯得空洞無物,缺乏針對性;要么有些評語還缺乏人文性,與新課改下學生作文評語要有人文性這一要求不相符。因此,在評改前,針對本次作文的要求,教師應該就評改的角度、側重點、教師批閱時發(fā)現的學生本次作文表現出的共性特點等方面進行指導。必要時可在黑板上出示評改方向,幫助學生有的放矢地去評改。
再者,評價交流要重視。評價之后的交流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交流更進一步掌握本次作文的實際完成情況,便于本次作文的點評和下次作文的指導;一方面通過交流,本身就是對同學們這次作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有針對性的反思;再一方面,學生在進行評價交流的過程,也是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表達和思維能力的一種途徑。但有些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整堂課都留給學生評改,只要求下課將作文返回到自己手中看看評語;這種課堂是不完整的課堂,課堂本身顯得又很松散,同時只“改”不“評”失去了評改課的作用,自然缺乏了對學生指導,使作文小組合作評改沒有達到應有的理想效果,自然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所以,小組在作文本上評改完之后,可根據黑板上的評改“方向”,由小組發(fā)言人就本組評改時發(fā)現的某一篇某一個方面的突出特點進行交流。
最后,教師控制要得當。
1.小組的成員搭配要控制好。小組成員要注意男女生、大小、作文水平高低、性格差異的搭配。
2.評改方向要控制好。前面已經提到,本次作文的評改的角度、評改的重點方面,評改的具體要求都要給學生明確的一個標準和規(guī)則。
3.評改時間要控制好。按照篇數的多少、作文要求的難易程度、學生作文的實際能力,教師應該明確評改時間,要求小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
4.評改交流要控制好。學生在對評改后的作文交流過程中,教師應適時點撥指導,綜合歸納,最終對本次作文情況形成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評價。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實踐與嘗試,不一定完全科學和準確,如何更好地在學生評改作文時發(fā)揮小組合作作用,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