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心教育應當且必須是一門愛的藝術,那么,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熱愛學生,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心;愛;班主任;信任
我問一位有多年班主任豐富經(jīng)驗的教師:“您當教師這么多年,覺得怎么樣才能教好學生呢?”我聽到他只是淡淡地說:“有心有愛,就可以了。”當時就很有感觸,覺得確實是這樣的,一點沒錯。
一、用心感化學生
作為班主任,當你用欣賞的目光看學生時,你一定能看到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當你試圖教育你的學生時,你一定不能吝嗇你的贊美之辭,贊美他的行為和思想,讓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注,讓他知道你對他的欣賞,你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用愛暖真情
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對學生的熱愛、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對“問題學生”更要講究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賴,會使他們的潛能發(fā)揮出來。
三、學會關愛
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班主任愛護班級,關心學生不應只表現(xiàn)在語言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
案例:開學初,我讓每一個學生寫一份簡歷,必須注明寫自己的生日,然后我把他們的生日制成表格,每到班上有學生的生日時,我便會在黑板的某一地方寫下“祝某某同學生日快樂”,并讓生活委員代表全班送他一份賀卡,學生真的是很開心,此舉不但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而且讓學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四、學會放手
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如果一味包辦代替,只能讓自己更辛苦,同時也讓學生失去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我經(jīng)常向學生強調,教師愿意做你們學習和生活的助手,而不是保姆。
1.放手讓學生抓常規(guī)
開學初,我們集體討論確立了班風、班訓、班歌。我們的班訓是“做人誠心,學習細心,友情真心,生活開心”,班歌是《陽光總在風雨后》。班訓、班歌可謂深入人心。班級學生按學號輪流值日,值日班長每天把值日情況記錄在班級常規(guī)管理記錄本上,得扣分標準參照《班級公約》每周由班長、副班長、團支書三人輪流匯總,下周一中午向全班學生公布。
2.放手讓學生搞活動
班級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教育活動、教學活動、文娛活動等?;顒拥牟邉澪覅⑴c稍多一點,至于具體內(nèi)容的安排、人員的挑選、節(jié)目的主持、會場的布置等我都會盡量放手給學生。我們班搞得較多的活動是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只要時間允許,我會讓每個學生都有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使他們能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激發(fā)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這些活動使學生能當家做主,他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們的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加強,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這里的“放”不是“放散羊”,我覺得應該是“放風箏”,只有把握了方向,風箏才能越飛越高。不管怎么放手,班主任都不能忘了自己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
《學記》中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睂W生愈是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就越親近和信任教師,教師的教導就越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因為人接受某種思想和觀點,除了需要理智的判別外,也需要感情的溝通和共鳴。感情融合,則易收到心悅誠服,“言聽計從”的效果。在教育實踐中,往往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所講的并非無道理,可學生就是無動于衷,拒不接受。如果教師給學生注入感情因素,情況就大不一樣。
作者簡介:王曉明,男,1981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野雞坨初級中學,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