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級教師于漪說:“觀念的改變影響改革的全局,觀念改變了,就能居高臨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徹,糾纏在一起的問題就比較容易剝離,一通百通?!庇纱丝磥?,觀念的更新比方法的更新更重要,正確的教育思想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靈魂。
關鍵詞:語文觀念;課堂教學;新課標
切蘋果歷來都是豎著切,從不曾想過橫著切??墒牵粋€6歲的孩子卻把蘋果橫著切開了,因為他腦子里沒有“橫著切蘋果是錯的”這樣的概念。于是,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蘋果斷面的那個由果核組成的五角星??梢?,如果不改變切法,人們將永遠也發(fā)現(xiàn)不了這個五角星。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要被固有的思維定式所束縛,另辟蹊徑,將別有洞天。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舊的備課觀念基本上按照“你教我學”的思路來編寫教案,每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活動的內容、學習的時間、老師講什么、學生要說什么,都是由老師課前設計好的。所以,我們要充分研究學生的特點與教材之間的關系,從淺層次地編寫教案進入深層次地教學設計,以“學”定“教”,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要求。
與此同時,我們既要使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又要去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要對教材進行挖掘、梳理、濃縮,使教材內容化難為易。讓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據(jù)估計:教師在一堂課上平均每分鐘就要做一個決定。教師要在不斷變化的情境中做出那么多敏捷的反應并力求準確,這些不是固定“教案”能解決得了的,它要靠教師的“即席創(chuàng)作”。
一、課堂教學結構的轉變
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分析少了,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多了;教師對學生挑毛病、找錯誤的少了,課堂上的鼓勵、贊揚多了;教師理性化的解析少了,學生個性化的感悟多了;課堂上死氣沉沉的局面少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場景多了……學生自由自在地學,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教師也不會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將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教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存在。在師生平等的課堂互動中,將學生突出地推向學習主體地位。
二、面向全體,注重個性,是建立素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保證
素質教學強調面向全體、大面積提高的同時,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要求在教學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要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認真讀書、識字和交流。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努力地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在“質疑”中,教師不能因怕浪費時間,怕自己無法駕馭,就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權利,而是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教師要靈活安排課堂教學時間,給困難學生有補缺的安排。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面向全體,注重個性。
三、作業(yè)形式與內容的轉變
長期以來,形式單一、機械的重復作業(yè)抹殺了孩子的天性,使他們毫無生氣。新課標要求教學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作業(yè)的設計也要不斷地改革。
1.變機械重復的作業(yè)為實踐型的作業(yè)。教學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充分利用和挖掘教學資源,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其中,布置實踐性作業(yè)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學生在完成這類作業(y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查找資料,完成調查,動口、動腦、動手,或相互合作。因此,學生完成此類作業(yè)的過程就成了提高他們多方面的過程。
2.變硬性統(tǒng)一的作業(yè)為自主性的作業(yè)。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yè),勢必會造成有些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就會受到遏制。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yè)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fā)揮性,便于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深化素質化的語文教學改革,是我們當代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用新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教法,敢于沖破條條框框,大膽創(chuàng)新,做個會另辟蹊徑的革新者。在新課標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蹲下身來和孩子們建立思想感情交流的平臺,與新課程同行,和孩子們雅俗共賞。
參考文獻:
徐巖濤.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9).
作者簡介:王利軍,女,1968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新疆石河子152團中學,研究方向:進行閱讀和寫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