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敏 李奇凇
摘 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化為強大的教育力量,這就需要班主任給予學生信任、寬容、關愛、夸贊和解放,以進一步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為教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新課程;學生溝通;班主任管理
一、信任是開啟學生惆悵心靈的鑰匙
班主任需要信任學生,信任是解決師生關系的重要方法。教師的信任是師生間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礎。因此,教師必須相信學生,尤其是要相信那些有失誤的學生,不戴“有色眼鏡”去看他們,而是給予他們信任和期待。
我們常見教師的管理方法有強硬專斷型、仁慈專斷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勒溫指導下,李皮特和懷特通過實驗證明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是最理想的。
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中,難免有后進學生,對后進學生,不能急于求成。譬如:學生作弊,可以這樣和他談話:“教師是了解你的,你很想把這門課考好,你也一定知道作弊是錯誤的。但你一定是出于某種原因,才采取消極手段的。你是否可以把原因告訴老師呢?”教師既嚴肅又不失熱情關心的信任話語,學生是能夠心領神會的,這有利于他們放松緊張情緒,消除逆反心理。誠懇真摯的態(tài)度、語重心長的告誡,會感動學生的。每次談話后,要及時檢查談話是否起了作用。檢查方式可以是教師直接觀其行、聽其言,也可以通過其他學生間接了解。這就是抓反饋,一發(fā)現(xiàn)有進步,就要及時鼓勵,在適當場合公開表揚。
二、寬容是化解學生冰凍心靈的溫泉
學生是未成年人,犯錯誤是難免的,有不足是正常的。在學生犯錯誤時,應少加些指責、批評,多一些循循善誘,切忌與學生計較,更不能粗暴地訓斥學生,這樣將導致學生疏遠你,敵視你。寬容不是無能的表現(xiàn),而是教師人格美的體現(xiàn),但有時也需要你使用小小的技巧。
譬如:兩個學生打架,打架之后兩個人針鋒相對,誰也不說自己錯了,并且還互相指責。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非常希望班主任給予解決,評判是非。作為班主任聽完他們各說一詞的理由,你就給出結論嗎?什么樣的結論呢?兩個學生每個人的心里都想得到偏向自己的結論。你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果你實事求是,可能一方挺高興、滿意,認為自己這一架打?qū)α?,我是有理的。他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這樣怎么能培養(yǎng)出謙讓容忍的美德呢?另一方呢,認為你偏向,有抵觸情緒,對你不信任。遇到這種情況我認為應采取冷態(tài)度。其實這種冷態(tài)度、不理睬,實質(zhì)上是一種適當?shù)膶捜?,讓他們心里時刻處于防備的狀態(tài)。打架的學生每個人都有錯誤,給他們反思的時間。每個學生打過架后,他們都會反省自己,然后解決問題,你發(fā)現(xiàn)就很容易調(diào)節(jié)矛盾了。最后在他們都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寬容了他們。這種寬容的冷處理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會思考,也能緩解師生之間的矛盾,同時因為老師很好地解決了問題,也會得到學生的信任。但這期間一定要密切注意他們的行動,防止他們發(fā)生二次打架。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個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有什么理由不依不饒,有什么理由不原諒孩子一時的沖動?作為班主任,就像學生的父母,我們要教子有方,我們要以寬容的心贏得學生的信任,同時也要付出更多的愛,愛和責任會讓我們的學生飛得更高,成長得更快。
三、解放是放飛學生個性心靈的風箏
現(xiàn)今的課程改革無疑能給構建和諧融洽師生的關系提供土壤,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即“敢想別人不敢想的事,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也要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大膽發(fā)表各種奇思妙想。
總之,建立科學、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教師要信任學生、寬容學生、關愛學生,并及時夸贊和解放學生,這樣教師才會以其人格的力量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學生才會熱愛教師,師生之間關系才能融洽、和諧,兩者才會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取得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作者簡介:寇曉敏,女,1966年3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班主任及中學語文教育,就職于吉林省長春市第二十中學。
李奇凇,女,1991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北京藍汛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