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yè)中專學生的學校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應當得到關注,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英才,應當在學校的日常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的元素。分析了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對中職學生的影響,旨在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高素質中專人才做出努力。
關鍵詞:職業(yè)中專;語文教學;德育
在教育對于當代社會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我們也認識到不僅要培養(yǎng)知識基礎牢固、技能掌握全面的學生,而且要培養(yǎng)品德過關的優(yōu)秀學生,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職業(yè)中專學生處在人生重要階段的學習中,應當更加重視德育教育。
在語文的教學中要適當地引入德育思想。
一、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地位
語文作為學生時期各個階段都不可缺少的教育科目,其內容是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價值觀,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積累優(yōu)秀語言知識。新時期語文教學更傾向于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逐漸引入德育思想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方向。
由于應試教育的存在,大多數職業(yè)中專學?,F在還是以應付考試的學習為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教育出來的學生急功近利,這樣忽視人文關懷的教育不是我們應當提倡的。課本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我們要關注職業(yè)中專學生的健康成長,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只是在生活中關注學生的成長,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將一種思想傳遞給學生。德育和教學不應當被孤立擱置,他們并不對立,更應當是統(tǒng)一的。
現在的高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各個學校都在努力地進行擴招,中職學校在爭取學生的生源上往往存在著壓力,爭取不到更好的生源或者生源不足,這也促使職業(yè)中專學校不斷降低錄取學生的指標標準,使得學校錄取的學生普遍素質不高。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人才的競爭也不會僅僅只看一個人掌握了多少知識和技能,也要關注他的思想內涵道德修養(yǎng)層次夠不夠高。只有擁有良好的品格和價值觀的人,才稱得上是現代化的棟梁之才。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應用途徑
現階段的中職語文學習依然以課堂作為主要陣地,因此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要在課堂這個有限的空間里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不要一直用老方法教學。只是對課本知識的簡單復述和講解已經難以滿足現在學生想要擴展視野的需要了,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傳授課堂知識的同時注重德育精神的滲透。語文教師不能像思想政治課堂那樣將德育作為一種理論具體地給學生進行闡釋,而應當從課本出發(fā),在講解中引入德育思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課堂之外也要開辟第二課堂,因為僅僅依靠課堂上一些枯燥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新型的教學手段有很多,計算機的廣泛普及為中職專業(yè)語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設施,教學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在正常的課堂學習之余,可以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影片,因為優(yōu)秀的影片不僅具有歷史借鑒意義,其高端的藝術表現力能夠給予學生深層次的靈魂交流,對人的心靈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也是教學理想的表現手法。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時,不要一直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上,而應當注重能力和道德一起培養(yǎng),在學習的同時將德育精神傳遞給學生,真正地提高學生素質,幫助學生成為有知識、有技能、有思想、有道德的有用之才,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巧玲.文以載道因文悟道潤物無聲:論德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1).
[2]范巧玲.淺談中職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16).
[3]廖美娟.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34).
作者簡介:徐麗莉,女,1977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撫順市現代服務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