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必遷,李學海
(1.雅安市農業(yè)局,四川雅安 625000;2.攀枝花市行遠牧業(yè)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61)
蛋雞生產中采用高能日糧設計,需額外添加油脂,但是由于蛋雞產蛋期長,機體分泌的脂肪酶可能存在不足,日糧總體的脂肪消化利用率可能較低,加重消化道負擔,使日糧能量的利用率受限,影響蛋雞的生產性能(郭小權等,2010)。脂肪酶在脂質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脂肪消化利用最基本的酶,能將脂肪水解為游離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單酯供動物吸收利用(王海燕等,2007)。在肉雞、豬等畜禽上的試驗表明,添加脂肪酶可一定程度降低日糧能量水平,相應降低油脂添加量,通過添加脂肪酶不但對生產性能無降低作用,還能改善飼養(yǎng)經濟效益(馬卿山等,2013;劉桂武,2012)。本試驗考察在蛋雞產蛋中后期降低日糧能量水平添加脂肪酶對產蛋性能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 脂肪酶:由四川禾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顆粒狀,酶活保證值5000 U/g;試驗動物:370日齡羅曼粉殼蛋雞,由攀枝花市行遠牧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選取370日齡健康、生產性能相近的羅曼粉殼蛋雞9600只,隨機分為2個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8個重復,每個重復600只雞。對照組為正常能量水平(代謝能11.09 MJ/kg),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通過減少油脂添加量降低0.13 MJ/kg的能量并添加200 mg/kg脂肪酶。
1.3 基礎日糧 日糧配制參照NRC(1994)中的蛋雞飼養(yǎng)標準和中國NY/T 33-2004中的蛋雞飼養(yǎng)標準并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糧,粉料,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4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于2013年8月20日到10月20日在攀枝花市行遠牧業(yè)公司蛋雞場進行,預試期1周,試驗期6周,每籠飼喂6只雞,自由采食和飲水,雞舍溫濕度自動控制,溫度穩(wěn)定在21~23℃,濕度穩(wěn)定在55%~65%。按常規(guī)飼養(yǎng)程序消毒防疫,免疫。
1.5 指標測定 試驗期間每天記錄產蛋率、破蛋率、蛋重、采食量以及死亡數,試驗結束累計計算各處理組的平均產蛋率、平均破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料蛋比、平均周死亡率。
1.6 數據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整理,采用SPSS 13.0的One-way ANOVA進行方差分析,結合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由表2可見,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平均產蛋率顯著提高3.00%(P<0.05);平均周死亡率極顯著降低39.4%(P<0.01);平均料蛋比降低2.7%(P>0.05)。平均破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試驗組與對照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2 脂肪酶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李芳林等(2012)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添加微生物脂肪酶可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 (P<0.05),降低料肉比(P < 0.05),提高表觀代謝能(P<0.05)。馬卿山等(2013)研究表明,在肉雞低能日糧中添加1000 U/kg脂肪酶能夠顯著降低肉雞后期及全期料重比,改善肉雞體重和日增重,代謝試驗表明脂肪酶顯著提高了脂肪表觀利用率(P<0.05),對干物質表觀利用率有提高的趨勢。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基礎日糧能量水平(11.09 MJ/kg)基礎上降低0.13 MJ/kg的能量并添加200 mg/kg脂肪酶,可顯著提高平均產蛋率(P<0.05),極顯著降低平均死亡率(P<0.01),有降低平均料重比的趨勢。原因可能是通過添加外源的脂肪酶提高了日糧中脂肪的消化利用率,促進了能量的利用,從而改善了產蛋性能,并且降低油脂的添加,降低蛋雞消化道的負擔,減少腸道疾病發(fā)生從而死亡率降低。劉桂武(2012)在哺乳母豬及斷奶仔豬日糧中分別添加0.02%、0.03%的微生物脂肪酶(活性為20000 U/g),結果也發(fā)現脂肪酶能顯著提高哺乳母豬及斷奶仔豬的總能消化率及脂肪消化率,并且0.03%脂肪酶組顯著提高了斷奶仔豬的干物質消化率。而Lichovnikova等(2002)在21~72周齡褐殼蛋雞小麥型日糧 (粗蛋白質含量為17.53%,代謝能為2.77 Mcal/kg,未添加外源油脂)中添加300 U/kg日糧的脂肪酶,結果發(fā)現其對21~72周齡褐殼蛋雞的產蛋率、蛋重、采食量、料蛋比影響均不顯著,原因可能是由于添加的脂肪酶劑量和酶活較低、日糧脂肪含量較低以及日糧設計能量較高等,使得添加外源脂肪酶效果不顯著。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產蛋中后期(370日齡)蛋雞日糧代謝能水平 (11.09 MJ/kg)基礎上降低0.13 MJ/kg的代謝能并添加200 mg/kg脂肪酶,可顯著提高平均產蛋率(P<0.05),極顯著降低平均死亡率(P<0.01),有降低平均料蛋比的趨勢。
[1]郭小權,胡國良,曹華斌,等.高能量低蛋白質日糧對蛋雞載脂蛋白AⅠ和脂質代謝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0,22(1):187 ~ 193.
[2]李芳林,石寶明,單安山,等.脂肪酶對肉雞生長性能、表觀代謝能,血液生化指標及腹脂率的影響[J].飼料博覽,2012,41(2):1 ~ 6.
[3]劉桂武.脂肪酶、脂肪粉在母豬及斷奶仔豬日糧中的應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南寧:廣西大學,2012.
[4]馬卿山,丁雪梅,白世平,等.日糧添加脂肪酶對肉雞生長性能及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3,25(10):2447 ~ 2458.
[5]王海燕,李富偉,高秀華.脂肪酶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飼料中的應用[J].飼料工業(yè),2007,28(6):14 ~ 17.
[6]Lichovnikova M,Zeman L,Klecker D,et al.The effects of the long-term feeding of dietary lipase on the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J].Czech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2,47(4):141 ~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