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嬌
摘 要:計算機實踐教學是計算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很多院校的計算機實踐教學僅僅是理論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培養(yǎng)其多方面能力。本文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因材施教和能力培養(yǎng)等三個方面就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發(fā)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學生發(fā)展 計算機 實踐教學
當前,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日新月異,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與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日益脫節(jié),單純地掌握現有知識和技能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在教授計算機知識的同時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使其從“學會”向“會學”“會用”過渡。
一、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人們從事某種行為的原動力。目前,計算機已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諸多領域,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其豐富的內容、巧妙的使用方法和包羅萬象的應用本身就具有引人入勝的元素,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元素,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實踐教學中為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通常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這樣久而久之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計算機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講解與計算機相關的奇聞趣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使其掌握扎實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應用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快感,進而對計算機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
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當前,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師不厭其煩地講、學生被動的聽等現象。教師包辦一切,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障。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在上機實踐中不僅可以檢驗和鞏固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操作能力,解決平時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教師應在充分了解計算機課程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加強引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體會到學習的艱辛和樂趣,在磨煉意志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其興趣和能力,對他們的發(fā)展和成長具有積極意義。另外,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之后,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忽視,更不能削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隨意操作,而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應對學生加強指導,善于引導學生得出屬于自己的結論,從教授學生知識向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轉變。
三、注重因材施教和能力培養(yǎng)
與平時做作業(yè)相比,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的時間性很強,通常需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操作任務??陀^上來說,學生在智能、動手操作能力及準備程序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是整體操作中出現不同步現象的主要原因。如教師未充分認識這一點,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學起來很輕松,學習效果也好,而其他學生可能會出現較強的自卑心理,甚至會對學習計算機失去信心。因此,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鼓勵他們參加一些高級別的競賽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這對于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有積極作用;對于學習上存在較多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使用計算機解決一些較為常見的、難度適宜的應用問題,同時積極進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擺脫自卑心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結合起來,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付國剛.計算機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科技與向導,2012(36).
[2]王娜.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1).
[3]周翔.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