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云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一個難點。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然而大部分學生作文水平偏低,寫作訓練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就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鼓勵學生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
學生普遍存在著怕上作文課、怕寫作文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消除這種“恐文癥”,使學生喜歡上作文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興趣是良師,也是作文的內在動力,它可以促進學生觀察力、思考力、想像力、聯(lián)想力的發(fā)展,增強情感體驗,提高作文能力。我認為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使其養(yǎng)成觀察習慣,并且充分閱讀,豐富學生的積累,采用多渠道的激勵方式。
興趣的激發(fā)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積極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古詩詞欣賞等活動。比如我們同年級就搞了很多活動,有記者小組,有宣傳組,征稿組等,把每班同學的作文征集起來,優(yōu)秀的就編輯好,在校報展出,有的還邀請家長觀覽,這樣就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不但鍛煉了他們的能力,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使之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再如,可以啟示學生寫社會調查報告,對生活和社會問題進行思考,激發(fā)他們寫作的積極性。碰到基礎差的同學,教師還應做相應的指導,使學生真正領悟其中的奧妙,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校報、校刊,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寫作生活。另外,適當舉行一些作文競賽,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嘗到寫作的甜頭,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二、探尋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
(一) 巧借課文方塘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脫離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因此,學生要寫好作文,素材的積累是最重要的。
那么就學生而言,感悟自然,源頭活水一在鮮活自然世界,二在各類閱讀文本。師法自然,文本里有大量的典范之作。王安石游覽褒禪山,悟出了“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的哲理;范仲淹覽洞庭景色,從“遷客騷人”“或喜或悲”的情緒變化中,沉靜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
我們不妨巧借課文這“半畝方塘”,感悟自然物之法,獲取成長。觸動自己思索,感動自己思考的自然萬物,以感動點為運思核心,回溯感動之因,敘寫感動之果,書寫自然之悟。學習了課文中的名家名篇,可以先讓學生去仿寫,最后是練,初期的作文訓練,不妨把有關提示與要求定得具體,詳細些。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作文難寫,主要是無材料,如果有了“米”,相信大部分學生是可以成為“巧婦”的。
那么長此以往,學生就能明確訓練重點,較順利地完成寫作任務,并從中獲得初步的成就感。
(二) 培養(yǎng)寫作技能
1. 把握主題,找好落筆點
寫文章就是寫內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想把文章寫好,選自己最熟悉的素材,抒發(fā)內心最真摯的情感。喜怒哀樂皆可入文。角度不同,文章的內容和性質就不同,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要從小的方面立意、選材,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中尋找,選擇自己體會和感觸最深的一點來寫。選出自己最有話可說、最與眾不同的一點來寫。在文章的選材和立意上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選用哪種文章的形式,都要言之有物,切忌只重形式而忽視了文章的內容。選擇一個小的切入口,言之有物,以小見大。要刻畫細膩,字中融情。能夠容易地把讀者帶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形中。細微之處見真情,感性一點,優(yōu)美一點,細致動人的文字總能打動人。這樣的作文才能鮮活有情趣,給人美好的享受,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
2.說真話,抒真情
① 眼里有真
要寫好文章,不但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周圍的人和事、景與物,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所以,平時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
② 心中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沒有情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在觀察、感受、思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鮮明的態(tài)度:或愛、或恨、或喜或悲,或贊揚,或批評,或同情,或厭惡……把這些情感用文字真實地表達出來,就是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這樣的文章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③ 筆下有法
敘事需要以豐富的細節(jié)渲染人,如果只是一味敘述事件,將文章寫成流水賬,或是該濃墨重彩的動情之處,卻輕描淡寫,或是本該進行環(huán)境烘托,本該對人物心理、神態(tài)進行細致刻畫的地方,卻一帶而過,這樣是寫不好文章的。要傳神動人,惹人情思。要筆下有法,比如寫友情類的文章,巧妙地運用“情”線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物件寄情,線索穿情,細節(jié)渲情,過程抒情等等。
3 巧設意境,妙用細節(jié)
當材料確定后,敘寫時就要考慮怎樣打造意境了,好的文章一定承載著作者的情感,一定會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文章還需要用精妙的節(jié)點來支撐主題,文章的主旨離不開敘事,敘事則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因此細節(jié)的點染更為重要。有了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人物形象就不單薄,主旨就不是晦暗,而是鮮明。細節(jié)描寫的好壞決定著寫人敘事類作品成敗。如《背影》中父親艱難地爬月臺的細節(jié):“爬”“攀”“縮”“傾”,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情,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尊老愛幼的主題,凸顯了中年人肩上的重大責任。
三、高度互動,另類點評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對學生作文要多多鼓勵,對寫作指導要具體細致。注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因此,恰到好處的點評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使其文章的寫作更具有主動性。對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更有針對性
在作文評改方面,可以嘗試教師評改與學生互改、自改相結合。豐富作文評改的方式(教師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精批、略批、面批交叉進行),并注意方法的指導,及時進行作文講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欲望和寫作水平。
比如先找出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在課堂上示范講評,列出批改的標準,然后讓學生練習批改同伴的作文,另外也可互評,可自評,先找優(yōu)點,再指出缺點,重在鼓勵。然后教師收上來再閱,貼出優(yōu)秀習作。這樣,學生親自參與了文章批改,對本類作文的寫法要求也就理解得更深刻。同時,還可以在教室開辟一塊佳作展示欄,把每次作文的優(yōu)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還可以將優(yōu)秀作文推薦到本校??蛞恍┢诳l(fā)表,使同學體會到作文成功的愉悅感。
總而言之,當寫作不再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而是變成一種興趣和愛好的時候,“作文難”的問題就不再成為困擾學生的噩夢,活躍的思維就會使學生妙筆生花。所以說,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要想讓文教學走出困境,邁向新的臺階,使作文教學質量實現(xiàn)里程碑式的飛躍,還需要我們全體同仁一致努力。只要我們認真對待,不懈努力,作文教學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它不應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而是一個柳暗花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