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新
摘要:本文作者對住宅建筑無障礙設計進行了分析探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共同行參考。
關鍵詞:住宅建筑;無障礙設計
傷殘而行動不便的人不但需要出入工作場所和公共建筑,他們還需要居住的地方?,F(xiàn)代社會要求和諧發(fā)展,因此,在建筑設計上,更加需要注意弱小群體的需求,為行動不方便的人們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同樣享受社會的每一片陽光。
1 住宅建筑外部環(huán)境的無障礙設計
1.1 步行道
為了傷殘人出入,步行道必須控制最大縱向坡度5%(1:20)和橫向坡度2%(1:50)或更小。如果有一段步行道更陡些,便必須作坡道設計。許多輪椅使用者不能攀登無障礙設計建筑規(guī)范允許的最大斜坡。在已適用住宅中,社區(qū)內的流通特別重要。盡管沒有梯階,嚴重傷殘人在沒有幫助之下仍能使用之。這保證了就近生活環(huán)境中的獨立性。所以坡道的斜率不應大于1:16,最好是1:20或更小。
1.2 居住區(qū)內的便利設施
誰如果租用或購置了一個多戶住宅樓中的一個單元,他便具有所有住戶享有的一切機會。這便意味著無論哪里提供的可適用或已適用住宅單元,每一類型供公眾使用的設施至少有一件傷殘人能夠利用。這包括游泳池、游戲場地、野餐區(qū)或其他娛樂及服務設施。
1.3 入口
在已適用住宅內、建筑內所有公用設施都應該是可及的;但是在可適用房屋內,只要服務于整個居住區(qū)和含有可及單元的居住單元組群的公共設施有最低限度的可及性就夠了??杉熬幼卧娜肟诒仨毷强杉暗?。有時,在無電梯建筑內,居住區(qū)條件許可在坡面上進人第一層居住單元。此時,諸如郵箱、洗衣房、垃圾間等公用設施往往因此而與共用的樓梯間或大門入口相通。在無電梯建筑里,可及居住單元也應能接觸所有住戶共享的全部設施。因此,如果底層可及單元不分享樓梯間和建筑入口,仍應有一條從這可及單元入口通往那些公共設施的方便路線。無電梯建筑的入口最好和盡可能多的單元做到可及(如所有樓層單元)從而使傷殘住戶能訪問鄰居和必要時提供相互幫助。
2 住宅內部的無障礙設計
2.1 住宅內部的流線形設計
無障礙居住單元必須至少有一條通道從單元的主要入口無須通過樓梯到達至少下列房間或空間:廚房,餐室,臥室,衛(wèi)生間,起居室和貯藏室。在有孩子的家庭住宅里,父母的臥室和小孩的臥室都必須可及。如果只有一個衛(wèi)生間,便必須是全套的衛(wèi)生間。最好居住單元內的所有空間傷殘人都能到達,但是在盡量使更多的居住單元可及的要求下,可能有上述以外的空間不能可及。就流通而言,可及性(已適用和可適用單元)的意思是走廊和門口都有足夠供輪椅使用人回旋的余地,并在去可及空間的行經途中沒有臺階。門前面可能需要較大空間,但是居住單元的總面積還是能保持在一般最小限度之內。在已適用單元里,為了便利起見可以擴大最小凈寬以避免輪椅損壞墻壁和墻角。
地面材料改變處,其表面高度往往會不同。這種改變不應大于13mm,并必須做成斜角。常見大多數輪椅使用者能夠克服13mm或更大一些的突然高差。然而居住單元里的地面高差常在門口處,以致造成門的開關極大困難。已適用單元不應有任何地面高差或門檻。
由于居住單元平面中一般空間都很緊湊,所以必須注意門的凈寬。門口必須有813mm的洞口凈寬。如果輪椅人能夠觸及門把并輕易開門通過,那么門前必須有供操作的余地。公寓入口的門有時縮進在龕里。這種門除非龕內開門的一邊留有余地,否則會使輪椅人遇到極大困難。開門一邊的空間??赏ㄟ^改變開門方向而獲得或在房問平面上另作安排。衛(wèi)生間門須永遠向外開,萬一誰受傷或倒在門后,仍然可以開門而不致弄傷個人。衛(wèi)生間門向外開的一個次要的好處是衛(wèi)生問內空間可以保持在最小限度。因為推門的一面所需空間較拉門的一側要小,開出的門也不會介入衛(wèi)生間裝置的空間。
2.2 廚房
可適用住房內,在洗滌池和操作臺的廚柜應設計成前面和底部可以拆空以便輪椅人或坐著工作的人置腿其下。這兩個區(qū)域柜臺的頂高原為914mm,但可以設計成降低到最低的813mm及71lmm。雖然有些可及性規(guī)范在“輪椅單元”里制定廚具高度為864mm,這一高度并不真正恰當。,站著工作的人需用889~914mm高的柜臺。坐下時,大多數廚房工作最好柜臺盡量接近膝高。位于710mm處38mm厚的臺板,大致上已低到尚足以容納高大的人膝蓋伸入下方。有些輪椅有可拆的雙臂,又有些有臺面形的雙臂可以貼緊柜臺,有的臂不能拆卸。柜臺降低到71lmm高度時,有固定臂的輪椅及臂靠必須位于柜臺邊后。許多有著這種臂的輪椅人寧愿在一個高度大于最佳值的柜臺上工作,而其高度須能讓輪椅臂在柜臺下面滑動。因此,711mm高度能提供一個低的工作表面和容膝空間,而813mm高度則提供了容納輪椅雙臂的空間。理想的是,為了適應不同的情況,柜臺的可變高度在711~914mm之間。在可適用的廚房里。水池和操作臺前面外觀與習慣的并無不同,需要緊靠時只要卸下面板即可。柜臺本身必須密縫,降低時只要挪位而不必鋸切。一般防濺板要做得比正常的深以吻合低柜臺的位置。
2.3 衛(wèi)生間
即使在已適用住宅,衛(wèi)生間是居住單元內又一必須考慮各個特殊需要而加以調整的區(qū)域。所提供的可及衛(wèi)生間規(guī)定為1525mm×2440mm,但其器件和門道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供輪椅出入。最小尺寸的可及衛(wèi)生間空間布置最重要的問題是便器必須靠著一面不間斷的墻平行安裝,適當長度的握手桿才可裝在上邊。由于浴缸或淋浴必須靠對面的墻,所以衛(wèi)生間門必須在長邊一側。已適用房沒有推薦的衛(wèi)生間最小尺寸。需要幫助的人總是需要較大的空間,因為往往要使用額外的義肢之類的器件,從而獲得在口常的基礎上更大的便利。在可適用單元內廁具高度可以是常規(guī)的394mm或406mm至坐位頂。在知道將住入傷殘人的單元里和居住老年人的場合,須應用432—483mm作為墻掛器件的高度。
可適用衛(wèi)生間內浴缸或淋浴都可應用。在知道將有許多嚴重傷殘人住人的建筑里——例如在老年人服務屋——所有單元都應有淋浴分隔間。雖然許多傷殘人只要有座位便可應用浴缸,手持噴水裝置和抓桿,但確實有不少人根本不能使用浴缸。由于浸在浴缸里對于許多人是很好的療法,所以在某些沒有衛(wèi)生問的居住單元的建筑里應設置一個浴缸室。
淋浴分隔室有兩種類型。一種914mmx914mm小型的可使人容易保持平衡,開始跌倒時可撐住對面墻壁。另一種1524mm長的淋浴分隔室占有浴缸同樣大的空間。除了沒有邊檻之外這種小室比914mm的并無任何優(yōu)點。沒有邊檻小室便可向輪椅提供額外的操作空間,使他們可更容易使用有限的衛(wèi)生間。去掉了邊檻的淋浴分隔室輪椅便可以推入室內,人便可以從輪椅移到淋浴凳或標準椅子上了。在已適用型住房內任何類型的淋浴分隔都不得有邊檻。某些可及性條例要求1220mm或1524mm見方的淋浴分隔室。這種分隔室較之上述者毫無好處。它們雖然也便于出入,但占據衛(wèi)生間內較多空間又需要定制。
914mm淋浴分隔室內應安裝一只折疊凳,而永遠固定在打開位置的凳子不適用,因為在如此小尺寸的分隔室內,它對于行動不便的住戶使用淋浴時仍將是極大障礙。1524mm長的分隔室可以容納固定的椅或凳。如果有浴缸,便必須有座位,浴缸后面的凸緣可以用作座位,或者用一個便攜的座位。座位必須設計和安裝得人跨進浴缸時不會移動。許多人如果沒有抓桿便不能使用淋浴分隔室或浴缸。他們應用抓桿保持跨入或移人浴缸時身體的平衡,和蹲下及站起時借力。抓桿的位置根據不同的使用者差別很大。一般都裝在浴缸或淋浴兩側。許多人在廁所里也需要抓桿幫助。裝在旁側的抓桿幫助人向前移動。這就說明抓桿必須突出在廁所和便器前方。另外有人發(fā)現(xiàn)裝在便器后邊的桿也很有用??蛇m用居住單元開始不須有抓桿,它可以按照住戶要求事后安裝。但是墻壁必須予以加強,使抓桿安裝牢固使用時不致脫落。圖示應付大多數個人需要而必須加強的地點。在已適用居住單元內,一開始便須安裝水平抓桿。人在萬一跌倒時,垂直和斜的抓桿不能起多大安全作用,在廁所和淋浴小室里單獨一組水平抓桿便足夠了。但在浴缸不但兩端須有,沿兩側也須安裝。914mm淋浴分隔室的座位側不需要抓桿。因為事實上它們將成為坐在座位上時的障礙。所有浴缸和淋浴分隔室都應裝有手攜淋浴噴頭。
3 結束語
現(xiàn)代社會要求和諧發(fā)展,因此,在住宅建筑設計上,更加需要注意弱小群體的住宅需求,為行動不方便的人們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本文主要對現(xiàn)代建筑中,通過結合殘疾人實際的使用需求,提出了幾點自己對無障礙設計的思考,僅供廣大設計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宜勤.談居住建筑的無障礙設計[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01).
[2]周勇.探析城市公共空間中公共設施的無障礙設計——以成都為例[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