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延義
【摘要】傳統(tǒng)的測量作業(yè)技術雖然發(fā)展到今天取得重大的發(fā)展,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各種工程對測量的需要,所有的測量作業(yè)都離不開控制網的束縛。全站儀作業(yè)模式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易受障礙物視線和視距的影響;GPS技術存在上部必須通視的弱點,并且要求必須在已知點設立基準站,作業(yè)半徑受限制的影響。為此,為了擺脫傳統(tǒng)測量作業(yè)模式不足和弊端,采用超站儀作業(y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超站儀(smart station);測量作業(yè);技術;應用
1、概述
目前測繪技術的發(fā)展和測繪儀器的更新?lián)Q代的頻率是越來越快,各測繪單位也在不斷地改進本單位的測量設備、引進測繪新技術,不斷提高本單位的測量技術水平,以達到提高測量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測量放樣精度的目的。
再就是目前測繪市場對測量的技術服務要求愈來愈高,為此尋求一種高效率的作業(yè)方法以代替?zhèn)鹘y(tǒng)的作業(yè)方法,已成為各測繪單位迫切的任務,超站儀(smart station)作業(yè)模式就是在這一種背景下產生的,并且是今后各測繪單位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采用
2、水電施工測量技術發(fā)展史回顧
水電施工測量放樣工作大致分經歷四個階段,具體如下;
2.1經緯儀(電子經緯儀)測量作業(yè)
早期水電施工測量放樣大都采用光學經緯儀放樣,無論進口和國產。作業(yè)方式是先用高精度經緯儀進行控制布網布點(測角、測邊、邊角、導線、交會等),然后再在控制點上采用極坐標或者直角法進行碎部測量作業(yè),后來雖然出現(xiàn)電子經緯儀,但放樣方法還是基本沒有發(fā)生實質性變化,只不過是實現(xiàn)了角度讀數電子化,減少人為讀數出錯機會。全部測量數據采用計算器計算資料成果。
2.2測距儀(半站儀)測量作業(yè)
測距儀的出現(xiàn)減輕了繁瑣的距離測量,測距儀配合經緯儀放樣,就是把測距頭安置在光學或者電子經緯儀上,角度觀測仍采用經緯儀,距離采用測距儀測距,代替了在測量作業(yè)過程中的鋼尺量距,直接采用測距儀測距,然后采用手工計算其測量成果。采用半站儀的優(yōu)點就是隨時可以布設施工控制點,但放樣方法仍同經緯儀一樣。
2.3全站儀測量作業(yè)
后來出現(xiàn)全站儀,取代測距儀和經緯儀(半站儀),徹底改變極坐標放樣模式,可以說是測量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測量作業(yè)直接采用坐標法進行碎部點作業(yè)放樣,不但簡單、方便,而且放樣精度高,作業(yè)效率高。所有觀測數據均采用電子化,測量計算成果采用機載測量程序計算。
2.4.GPS測量作業(yè)
目前全球定位(GPS)技術在工程測量的廣泛應用,雖然使傳統(tǒng)的控制測量方法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但仍未改變傳統(tǒng)的測量模式,“先做控制,然后碎部測量”,而且GPS技術尚有要求測站上空必須通視的致命弱點,即使使用GPS—RTK和GPS—RTD作業(yè)方法。在這種模式下,測量作業(yè)需要的設備多、工期長、成本高。
3、傳統(tǒng)測量作業(yè)模式分析
3.1. 傳統(tǒng)測量作業(yè)程序
一般測量模式有兩種方式:一是采用全站儀常規(guī)方式布設作業(yè)范圍內施工控制點,然后在已知控制點上采用全站儀進行常規(guī)測量放樣作業(yè);二是采用標準的GPS設備測定遍布整個測區(qū)(工作區(qū)域)的若干控制點(含部分加密控制點),將控制點坐標導入全站儀,然后在控制點上安置全站儀,以另外一控制點作為定向點,并進行測量放樣作業(yè)。
3.2.傳統(tǒng)測量模式缺陷
采用傳統(tǒng)測量作業(yè)模式,需要在已知控制點上至少安置兩次儀器,一次是施測控制網時需要在待測控制點上安置測量設備,即安置全站儀或者GPS接收機。而且必須是提前選好的控制點位置。然后在已知控制點上再次安置全站儀,進行碎部測量作業(yè)。如在控制點周圍存在諸多障礙物時(臨時影響,未預先考慮),還需再次布設支導線或者臨時支點,進行測量作業(yè)。過多的儀器遷站不但增加了測量作業(yè)量,而且降低了測量放樣點位精度。
即使目前采用采用GPS作業(yè)模式無論靜態(tài)(一般指控制點作業(yè))還是RTK(放樣點)作業(yè)模式 ,對選取的點位要求是很嚴格的,其中最主要就是能實時接收到GPS衛(wèi)星信號, 并且要求選取點周圍無障礙物,雖然不要求通視條件,但是根據現(xiàn)場放樣點實際情況,至少應考慮到有一個通視,以便于碎部放樣,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在水利水電施工工地,大量的建筑構件需要就位,周圍雖然有參考站、控制點,但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建筑材料堆放,機械碰撞、點位上空各種電纜電線等,使其無法接收到衛(wèi)星信號。即使使用RTK也無法作業(yè),只能依靠全站儀來布設到支導線或者輔助點進行作業(yè),而對于施工隧洞更是無能為力。
若按照傳統(tǒng)測量作業(yè)模式施工,至少需要兩組設備,甚至兩組作業(yè)人員。按照以上作業(yè)程序,必須事先在施工區(qū)域附近選擇合適位置布設控制點,由于無法對后期作業(yè)區(qū)域進行作業(yè)前預測,導致個別控制點不能正常使用,(施工原因引起損壞、人為破壞和附近障礙物影響)。因而,預先制定的測量作業(yè)計劃無法正常實施,只好根據施工現(xiàn)場情況進行作業(yè)修改,測量作業(yè)效率放慢,工作進度受到影響,最終延誤工程工期。
4、超站儀的建立
4.1.超站儀的概念及組成
超站儀,其英文為Smartstation,其意為聰明的駐地(站),就是將SmartAntenna安裝于TPS1200/1200+全站儀上,Smartstation操作員可以全方位的操縱進行測量作業(yè)。其坐標位置可由RTK測定,放樣點由全站儀作業(yè),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安置到任何便利的地方(只要對天視就行)。如下圖
4.2.超站儀的突出性能分析
擺脫了傳統(tǒng)的測量作業(yè)方式,可以于任何時間、在任何地區(qū)以精密動態(tài)單點定位的方法進行施工測量,而不需做測量控制點,也不需要基準點或參考站。克服了GPS要求測站上空必須通視的弱點,可以在施工區(qū)域便利的地方照常進行測繪作業(yè)。只需觀測1~2秒鐘即可獲得測站點在全國統(tǒng)一坐標系下當地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坐標值和水準高程值。在一般觀測條件下,觀測1~2秒鐘的點位中誤差不大于±30cm,高程中誤差不大于±45cm;在比較適宜的條件下,觀測1~2秒鐘的點位中誤差不大于±20cm,高程中誤差不大于±30cm。 觀測10分鐘以上,點位中誤差不大于±10cm,高程中誤差不大于±15cm,隨機軟件豐富,自動記錄,直接解算高斯平面坐標和高程,也不需要用全站儀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僅需少量作業(yè)人員,在smartstation站自動重新計算,作業(yè)效率高,作業(yè)精度高,干擾少,快速、靈活、方便,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作業(yè)時間,避免繁瑣的導線測量,更快、更好的為工程施工服務。
1.超站儀的適用范圍
超站儀的使用范圍包括水利水電工程各等級控制測量,江河湖海水域測量,地形地籍測量、地質物探,資源災害等測量。
2.使用超站儀必須的條件
雖然超站儀操作方便,效率高,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新技術的出現(xiàn)都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安置超站儀(smartstation)的地方,必須“對天通視),并且周圍附近無影響接收衛(wèi)星信號的設施,這一點特別強調一下。再就是作業(yè)區(qū)域以外必須設有參考站。
5、超站儀作業(yè)流程
6、超站儀的作業(yè)方法
在需要的位置架設SmartStation,按下GPS鍵并保持平穩(wěn),在基線50km的范圍內只需很短時間即可得到厘米級精度的RTK位置信息,使用SmartStation完成測量準備工作,通過GPS鎖定位置,然后用全站儀進行測量作業(yè),在smartstation所安置的點上,水平度盤的設置定向則有全站儀通過另一個點(多個點)來進行的,所用的這些點均符合定向點的基本要求,具體方法有三種。
6.1利用一個已知點進行定向
在P1點安置超站儀,用RTK測定P1點位置,后視P2點(已知并且坐標已經存儲smartstation,通過smartstation計算P1-P2坐標方位角后進行定向,完畢后進行測量放樣。對于P2點來說,其坐標可采用RTK測定或者用其他方式確定。
6.2采用未知點進行定向
采用未知點進行定向時,應分為兩步,第一步在P1點安置超站儀,用RTK測定P1點位置,在P1點觀測P2點的角度和距離,由于P2點的坐標未知,所以在P1點所觀測的所有碎部控制點坐標均為相對坐標。第二步是在P2點安置超站儀,并同樣用RTK測定其坐標,通過smartstation自動解算P1→P2及P2→P1的坐標方位角,并對所有在P1點觀測的碎部控制點坐標進行更正。然后在P2點以P1點作為后視在進行碎部控制點測量作業(yè)。
采用這一種方法進行作業(yè)時,P2點隨時隨地可以去測定,但是只能適用于快速布設局部碎部控點,不能用于施工放樣作業(yè)。
6.3高程傳遞
安置超站儀的位置高程除了采用RTK測定外,還可以由觀測已知水準點(高程點)來計算其設站高程,當然高程計算均由smartstation自動完成,但是必須采用全站儀觀測測站點到水準點(高程點)距離.并可采用同樣的方法測其水準點(高程點)平面點位
7、超站儀數據處理
超站儀數據處理分為兩個方面,如在測區(qū)附近存在參考站能發(fā)送TTK數據,則可用smartstation的RTK功能。如果在偏遠的測區(qū)內參考站無法發(fā)送RTK數據,則可用后處理軟件的方式計算smartstation的位置。數據記錄由smartstation/smartAntenna所采集的衛(wèi)星數據來代替RTK。應用徠卡辦公軟件LGO從遠端參考站下載數據,并通過與參考站之間基線向量的后處理來確定smartstation的坐標,從而重新計算所有用超站儀測量的碎部點坐標。數據處理具體流程如下。
8、結語
經過分析來看,徠卡超站儀的確有很多非常獨特的地方,可以給施工測量帶來非常理想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水電施工測量不可能有比較好的控制點,即使有也是距離比較遠的,并且保護情況不佳。用一般的測量方法只能是先做靜態(tài)(如果要求比較高)或RTK,把控制點固定下來,再用全站儀進行測量。現(xiàn)在采用超站儀,只要一步到位進行測量用GPS進行定位,下面的全站儀就可以直接進行測量。這樣我們一邊進行施工測量一邊可以用GPS做靜態(tài),提高控制點的精度。節(jié)省了原來做靜態(tài)的時間。因此,從目前現(xiàn)有的測量技術水平看,采用smartstation新技術條件已經成熟,應盡快實施,這樣做可以節(jié)省測量作業(yè)時間和資金投入,提高測量工作效率,增加測量資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