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茹
摘 要: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加以論證,將學生的手、腦與眼三者緊密結合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實驗現象,解決所探究的實驗問題。針對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的單一性、機械性與極強的目的性,主要從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破生物實驗教學的瓶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技巧,增強實驗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關鍵詞:積極性;實驗;方式;技巧;創(chuàng)新
一、了解學生動向,制定合理對策
高中階段學生的性格是其一生中最敏感脆弱的時期,對此,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正能量,積極地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軌道,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掌握情況,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何意見與對策,并認真吸取與接收學生所提出的積極合理的意見,對于提出良好建議的學生應給予一定的鼓勵,從而使其他學生以其為榜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新性,豐富課堂教學色彩,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熟練掌握理論知識,輕松穿越實驗課堂
高中階段的生物實驗都是依據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操作的,將理論知識牢記于心是做好實驗的基礎,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實驗步驟與注意事項的講解,學生對于各種生物實驗都是懷有一定好奇心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這一點,將理論知識借助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傳遞,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所需的各種素材,出色地完成實驗。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面對靈活性與積極性較強的學生,勢必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出建設性要求,如何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熟識實驗步驟,并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對事物的分析能力與辨別能力,進而提升自身整體的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必須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學校要優(yōu)化實驗操作環(huán)境,提高建設的科學性與實驗性。例如,在探究“溫度對于酶活性的影響”,在探究過程中就需特別注意環(huán)境的整體溫度對于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實驗材料的選擇,因此,在選擇過程中,應遵循“能夠突出實驗主體、既經濟又環(huán)保、以身邊能夠直接獲取的材料優(yōu)先”的原則,以便順利完成實驗。
新課程要求“真實驗”,希望學生通過實驗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落實,從而獲得一些對自己的終身發(fā)展都能產生積極作用的知識技巧,借助實驗,培養(yǎng)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學習能力與分析能力,養(yǎng)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方式與操作技巧。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積極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知識的局限性,從而增強對于知識渴求的欲望,提升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利于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楊莉.開放式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生素質的作用辨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15).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一0三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