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镜拿枋鰹椋阂员M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xiàn):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最大化,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yè)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yōu)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xiàn)在興趣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
當前,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理論輕應用、重形式輕內容、重數(shù)量輕質量、重教法輕學法、重訓練輕反饋、重進度輕效度、學生參與不夠深入等。那么,應該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
一、 備課求“實”
備課是形成教學能力的過程。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轉化上:第一,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教師的知識;第二,把教學工作的安排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第三,把教師掌握的教材內容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
1.備教材要扎實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必須對教材反復鉆研、 反復推敲。教師要扎扎實實備好教材,主要包括:教學目標要精確;教學重點、難點定位要準確;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精巧;選用的教具要恰當;習題安排要適當?shù)鹊?。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準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
2.備學生要切實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切合學生實際情況,結合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接受能力、思維能力、學習成績、作業(yè)完成的情況等,把全體學生的情況備進教案中,要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對學生在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都要考慮到。
3.課后備課要落實
備課除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應進行課后備課,提高教學反思能力。許多教師備課時都在準備新的內容,而忽視對上一節(jié)課的反思,無法落實課后備課。其實,備課的價值在于它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準備,是對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還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途徑。因此,課后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熟與提高。
二、課堂求“活”
課堂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僵死的課堂要想“活”過來,需要教師用智慧教學,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教師個人唱獨角戲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沉睡在課堂中的學生喚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僵死的課堂因學生的“醒”而“活”起來。
1.活躍的教學氣氛
教師要善于營造平等、民主、其樂融融的教學氣氛,這是課堂教學活起來的前提。教師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課堂上要激情四射,面部表情豐富細膩,打動學生;要用微笑、注視、點頭、打手勢等方式來鼓勵學生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通過構建一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欲,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從而興趣盎然地學習,汲取知識,發(fā)展智力。
2.活潑的教學形式
課堂上應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可以師講生疑,可以生生互動,可以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場景,盡量克服課堂的單一枯燥性,追求教學形式的活潑。
3.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學科特點、教師特點等選擇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精講精練,及時反饋,有效調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只有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才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成功的課。
三、課后求“練”
就學生而言,學習中獲得的感知必須多次重復呈現(xiàn),才能促進理解,而理解的知識通過應用,才能牢固掌握,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課后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對于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作用重大。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課本,不搞題海戰(zhàn)。作業(yè)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從深度、廣度上都要上一個臺階,并注意“變式”的應用,使學生真正能把知識消化吸收并加以提升創(chuàng)新。
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和諧對話,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過程是曲折的。
(責任編輯周侯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