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凌云
摘要:近年來,由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社會的發(fā)展,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思維水平,發(fā)展學生智力、開拓思路是一個班主任的職責所在。所以說在學校,班主任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負有直接的教育責任。
關鍵詞:班主任 學生 思維 工作 方法
學校工作的關鍵是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對學生的工作,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負有直接的教育責任。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有一支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就至關重要。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感覺工作任務很多,雖然是自己喜愛的工作,也只是沒有技巧地埋頭苦干,時間長了,開始慢慢地從工作中找些樂趣,讓自己快樂起來,不再悶悶不樂。其實,快樂就是自己的感覺。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了,在課堂講課或是和學生一起,看著他們那種被肯定的滿足,小臉笑得像綻開的花朵時,讓我發(fā)自內心的感到快樂。時間長些,我發(fā)現(xiàn)并明白了在工作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樂趣,并真心對待,我們不由自主地就會很快樂,同時也很輕松。記得我第一次當班主任時,我們那一級共有三個班,其他兩位班主任都是工作多年的教師,無論工作能力和敬業(yè)精神在學校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粗鴮W生家長一個個疑惑的眼神,我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個好的班主任,帶著班級的學生一起進步,不能讓這些學生家長對我失望,一定要讓學生家長感覺到,學生在我班級里是很厲害的,做出好的成績,讓學生愛上這個班級、班主任,再讓學生家長放心、省心、安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課上和學生一起學習,自習給學生講學習方法、道理,讓學生不斷從自我犯的錯誤中更改過來,突破自我。課下,我和學生一起游戲。晚上,備課,把學生愛犯的小錯誤標出來,第二天給學生耐心地講解。周末,針對于特殊情況,我走訪學生家里。同時,我閱讀大量的教育專著,注重學習積累,再多去聽老教師的課,開始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時,我總是這樣鼓勵自己。我時刻想著班主任的作用。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助手,是組織者、是橋梁和紐帶,同時又是各種教育因素的協(xié)調者。它擔負著三個重要的責任,即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服務。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愛心,一個好的班主任還應博學多才,一專多能,在教好自己所任學科的同時,能在其他方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感化學生,讓學生愛上每一門課程,愛上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我們當班主任,要有責任心。我們要鼓勵學生的優(yōu)點,決不能忽視他們的缺點。尤其是優(yōu)秀學生的缺點,我們更要嚴厲地指出并教育,且不可包容庇護,這樣他們才能百盡竿頭更進一步。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哉f,要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內在學習的動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大多數(shù)中間學生,我們要時常地關愛他們,關心他們的家庭生活及學習等各方面,這樣他們有可能在你的愛心感召下,能向前一步擠身于優(yōu)等生的行列,否則,容易落于后進生的行列。對于后進生,特別是雙差生,我們更要以愛心輪翻上陣,挖掘他們自有的潛力,鼓勵他們個性化的發(fā)展。
2.我們當班主任,要有事業(yè)心、責任心。班主任帶領全班學生一起齊心協(xié)力進步,一定要多鼓勵、多肯定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從各方面都可以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融洽師生關系。同樣一節(jié)課,不同的教師講,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認知心理學認為:“為創(chuàng)設感知意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制造出一種不協(xié)調,將學生引入一種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中去?!币粋€優(yōu)秀的教師講課,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耐心的講解,最頑皮的學生只要多接觸,也會全神貫注地聽講,而由一個基本功較差的教師來講,教師耐不住性子,對于頑皮的學生兇了又兇,不止頑皮的更不聽話,最優(yōu)秀的學生也會對教師反感。因此,當了班主任,也要告知學生,不管遇到什么樣子的教師,都要端正態(tài)度去聽課,去學習,清楚自己的夢想,我要做什么、干什么,要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班主任偶爾也要很好地組織班級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以鍛煉提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些一度被人否認的說法,有人將其賦予了新意;對舊說,有人提出了新的解釋;有些流行的說法,人們提出了質疑。社會是發(fā)展的,很多觀念也都在發(fā)生變化。告誡學生應靈活多變地看待曾是顛撲不滅的真理,或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大事小事,只要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凡事留心,也會在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學到極其豐富、取之不盡的知識的。
3.我們當班主任,要有全面心。當班主任也是接觸學生最多的一位教師,我們班主任都應該構建一個樹型的體系:課堂是主干,班主任和學生是兩個分支,而這兩個分支又分為許多小分支,包括人的心理、認知心理學、教學論、德育論等。但是任何一個分支都是與其他分支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在學校,若是教師都可以做到這幾點,那么師生關系一定很融洽,師生關系好了,學生會感覺到教師對于學生的在乎、肯定,更加地奮發(fā)學習。長期以往,可以說,已經(jīng)成功了一大半。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用學生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多帶學生做些活動,增強他們的凝聚力。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讓我們成為受人愛戴的好教師。
作為班主任,我們這樣長久的堅持,工作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在新課程學習中,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努力奮發(fā)向上,帶動周邊的學生一起努力拼搏,讓整個班級一起進步,從而成為學生身邊的好班主任。
參考文獻:
[1]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如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思維.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0).
[2]歐陽仁宣.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1999(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