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凡
摘 要:高中生物學中模型建構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可行的教學方法,那么在模型建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提高這種實施過程的有效性要采取哪些方法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有效備課。二、有效上課策略。三、有效的課堂管理。四、關注學生keyi1jiaji1niannei1課堂心理狀態(tài),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模型建構;方法
一、有效備課
(一)備教材。在教師準備上模型建構課程時候,應精心備課,熟悉教材,把握知識點、重難點。設計好模型建構的教案, 什么內容用上什么類型的模型才更有效,這些都要在上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模型建構不是泛泛而談,不是濫用,必須用在最適合教學,最符合學情的時候。模型建構教學的嘗試階段,每個教師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大家都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們在備課方面下一番功夫,能正確指導學生認識模型教學。平時應多參考些在模型教學方面成功的例子,然后建構出最適合自己本校本學生的模型建構方法和經驗。
(二)備學生。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好分層次教學的教案設計。一個班的學生程度肯定有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們在平時備課過程中不能只思考優(yōu)等生的接受能力,有時候還要降低問題的難度,給學困的學生創(chuàng)造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能跟的上進度,更自信,更快的成長起來。
(三)精心設計最佳方法。同樣是模型建構課同樣的教材,由于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模型教學的有效性。
(四)明確和樹立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觀。教師在備課和上課過程中應圍繞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多創(chuàng)設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去理解教材,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二、有效上課策略
(一)注重導入藝術。新課教學前對課堂導入教學是教師必不可少的一個上課環(huán)節(jié)。導語設計的好,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牢牢抓住學生的目光。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給與每一位學生自信,讓他們快速成長起來。對學生采用多元化評價,多鼓勵少批評,多照顧中等學生,不要冷落學困生,這樣才能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三)合理有效地采用模型建構的教學方法。模型建構的教學方法由于一些條件的需要,所以教師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模型構建,從而自己得出有效的數(shù)據(jù)和結論。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轉換角色,由傳統(tǒng)的授課者向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轉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讓學生學會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學會了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互相取長補短掌握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教學過程要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保證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連貫性。切忌分散知識點教學,這樣學生會覺得上課雜亂無章。
(五)重視課堂小結和知識的拓展延伸。有些教師上模型建構課就是讓學生完成任務下,沒有進行歸納小結,這樣的課堂是不完整的。有些教師只有小結沒有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這樣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和對知識點的合理全面的利用。
(六)關注每一位學生,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學生都有需要教師關心和愛護的時候,教師應該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寄予期望和關愛。讓學生們感受到集體和教師的溫暖,我想再不努力的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肯定之后應該都會積極的去學習的,因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學生也想要通過學習的進步來得到一種成就感的滿足。這些都需要教師的關愛,要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成長。
三、有效的課堂管理
(一)教師態(tài)度親切,管理嚴格。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體現(xiàn)親和力,就必須學會微笑評價,緩和語氣,態(tài)度親切,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但是不能一整節(jié)課都這樣的口氣,那就不能震懾住學生,在學生面前失去微信。所以在管理方面必須嚴格,制定相應的紀律約束規(guī)定。
(二)教師上課要生動,簡單明了。一堂生動的課程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的目光,否則學生注意力分散了就不去聽你的課,就會搞些小動作,這樣面一旦變廣,課堂就渙散了。所以教師要著力研究怎樣使自己的課堂生動起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
(三)注意講練結合。課堂上如果都是教學新的內容學生也會消化不了,所以要穿插練習讓學生即使反饋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更能鞏固知識,加深記憶。學生在課堂上有事情可做了就不會覺得想說話或者注意力分散。教師有效的管理好課堂才能把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配合教師授課,這樣離成功的課堂又邁進了一大步。
四、關注學生課堂心理狀態(tài),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根據(jù)教學內容多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鼓勵更多學生參與。生物學有時候內容知識很枯燥,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模擬當時的環(huán)境設計些有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學更生動,而且還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合理疏導,調整學生的焦慮心理。學生遇到難題難免心理會感到焦慮,此時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疏導,學生就會因為厭學而放棄學習。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及時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迎難而上。
(三)選擇最佳教學方式。教學中要選擇最符合學情的高效的教學方式,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面向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妥善處理學生在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落差。如果給與學生的學習任務太難,學生會有一種自我滿足心理,這就不利于學生探索心理的發(fā)展。如果給與學生的學習任務太簡單,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落差太大,學生又會覺得學習生物非常難,十分恐懼,那就不想再學習,不利于學生的突破和進步,因此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班上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妥善處理學生在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落差。
(五)在教學上留懸念,設計空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造心理。教師在教學上不要平平淡淡,有時候要多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學設計上也要留有空白,由學生補充,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一部分的小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學生活躍在課堂上。
(六)創(chuàng)設模型建構教學情境,滿足學生的動態(tài)心理。在上模型建構課時候,一些理論、概念、數(shù)據(jù)都要靠學生通過自己建構的模型去觀察、認識、驗證數(shù)據(jù),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廷平.新課程條件下的聽課評課[J].基礎教育課程雜志,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