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琳 沈永祥 許曉東
1.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湖北天門 431700;2.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湖北天門 431700;3.浙江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浙江杭州 310014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shù)的1/4,并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的人被確認為胃癌。因此,胃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疾病。對于,胃癌以往的治療方法是以化療為主,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只能維持胃癌患者的生命,并且花銷大,效果欠佳。因此,對于胃癌晚期的患者,了解和調查新的治療方案很重要。奧沙利鉑(OXA)作為第三代鉑類藥物,具有與順鉑(DDP)和卡鉑(CBP)不完全交叉耐藥,且OXA與氟尿嘧啶(5-Fu)具有協(xié)同作用,即使對5-Fu耐藥的患者也有效[1]。紫杉醇聯(lián)合化療方案有效率為22%~65%,中位生存期 (MST)為6~14個月[2],顯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本次試驗應用以紫杉醇和奧沙利鉑為主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治療72例晚期胃癌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
本研究選取了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0年 1月~2012年 12月收治的72例胃癌晚期患者,均經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其中男54例,女18例,年齡38~72歲。將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根據(jù)患者的臨床指標觀察可以得知:72例患者的預激生存期均大于4個月,并且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血壓、血糖、血常規(guī)均處于正常的狀態(tài)[3],沒有化療禁忌。所以病例臨床分期均為Ⅳ期。兩組的年齡性別、疾病分期、一般狀況(評分、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過我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過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平均年齡(歲) 性別(例) 卡氏評分(分)男 女觀察組3658.1±2.4261073.6±3.2對照組3657.2±2.628874.2±3.5
對照組:給予患者OXA(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20000337)85 mg/m2,靜脈滴入,第1天,醛氫葉酸200 mg/m2靜脈滴注2 h,氟尿嘧啶 600 mg/m2,靜脈滴注持續(xù)灌注 22 h,第 1~5天,2周為 1個周期。觀察組:紫杉醇(南京思科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H20030357)135 mg/m2,靜脈滴注 3 h內完成,第 1天;奧沙利鉑,135 mg/m2,靜脈滴注2 h內完成,第 1天,卡培他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073024)2000 mg/(m2·d),分2次口服,第 1~14 天,2 周為1個周期。兩組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療方案均使用2個周期后,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和是否有不良反應及治療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進行檢測。其中患者主要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是指毒性反應,毒性反應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腸道毒性反應、周圍神經出現(xiàn)不良的毒性反應等。
兩組患者分別按照不同的藥物組合治療胃癌。在2個周期后,對所有的患者進行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血壓、血糖、血常規(guī)的檢查,檢查結果是72例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基本正常。按國際抗癌聯(lián)盟(UUIC)規(guī)定對于胃癌的治療后效果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指患者在治療后的病癥完全消失,并且能夠保證病情不復發(fā)的時間在1個月以上。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指患者在治療后超過 50%的病癥消失在1個月以上。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指患者在治療后有不到50%但是大于25%的病癥消失持續(xù) 1個月以上。 進展(progressie disease,PD):指患者在治療后病癥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控制,反而有加重的趨勢,更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新的病癥。本次的調查中,在患者接受完4個療程的治療后,按照以上的標準分別將患者分類,并且根據(jù)完全緩解+部分緩解(CR+PR)為治療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 生活質量[4](QOS)評價可比較治療前后卡氏評分:顯著為增加20分,改善為增加10分,穩(wěn)定為無增減,減退為減少10分或以下。按照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常見毒性反應標準3.0版的分級標準評價。根據(jù)(顯著+改善)/總數(shù)為治療的改善率(%)。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的軟件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的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 CR 2例,PR 15例,SD 11例,PD 8例,RR為47.2%,能夠使部分患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救治。觀察組 CR 3例,PR 18例,SD 10例,PD 5例,RR 為58.3%,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兩組R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更加具有推廣的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在本次調查中兩組中被治愈的患者生活質量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情況比較(例)
在兩組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兩組患者都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沒有出現(xiàn)不能耐受毒性反應而停止治療的患者。但是有部分的胃癌晚期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有白細胞減少的情況,所以引發(fā)了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的癥狀,但是通過其他輔助藥物的服用均能夠很快地恢復正常。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2個周期治療后檢測CEA、CA-199和β2-MG水平比治療前水平下降,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和β2-微球蛋白比較(±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和β2-微球蛋白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癌胚抗原(ng/mL) 糖抗原(μg/mL) β2-微球蛋白(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3631.57±3.2315.68±2.72*△104.15±6.2169.58±4.72*△7.35±0.913.27±0.61*△對照組3631.64±3.4822.96±3.15*106.47±5.8282.45±5.81*7.28±0.855.61±0.65*
隨著胃腸道發(fā)病率在逐漸的增加,胃癌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上升。全球每年新發(fā)生的胃癌可以達到近100余萬,而中國是胃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國家之一,約占全球的40%[5-6]。在我國,胃癌的發(fā)病率位居我國的第2位,胃癌的病死率位居我國的第3位。這樣高的病發(fā)率和病死率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致密的關系。就目前來看,飲食習慣不良,長期酗酒及吸煙,長期的心理狀態(tài)不佳,地質或者水質含有有害物質等因素都是導致人們易發(fā)生胃癌的原因。
胃癌的發(fā)病機制是: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是原始新生細胞即干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分化而來,何時生長何時死亡都受機體的控制,不會瘋狂的生長。干細胞都有各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原癌基因的特性不表達出來,不會形成致癌的物質,因此也就不能發(fā)育為胃癌的細胞。但是由于各種的原因,最常見是人們飲食習慣不好等常讓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使原本不是胃癌的細胞漸漸地演變?yōu)槲赴┘毎?,并且瘋狂地生長,不易控制。胃癌的晚期的癥狀主要包括:常明顯的消瘦、貧血、乏力;有明顯的上腹持續(xù)的疼痛;有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增大融合壓迫大血管致肢體水腫、心包積液等癥狀。對于胃癌的治療,很多患者前來就診時就已經是胃癌的中期或者晚期[7],這給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近年來新開發(fā)的廣譜抗癌藥如奧沙利鉑、紫杉醇、開普拓、泰索帝等已廣泛應用于晚期胃癌臨床治療[8]。OXA具有水溶性好、毒性低和抗癌譜廣等優(yōu)點,它能產生烷化復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lián),抑制DNA的合成和復制。其副作用主要是神經毒性,多為可逆性,骨髓抑制輕,無肝腎毒性,胃腸道反應顯著降低。且OXA與5-Fu有協(xié)同作用。Al-Batran等[9]的一項臨床研究采用FOLFOX方案一線治療晚胃癌患者,RR為34.8%。紫杉醇從短葉紅豆杉植物皮中提取,能使微管蛋白與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體兩者之間失去動態(tài)平衡,從而誘導和促進微管蛋白聚合、阻止解聚,抑制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從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10]??ㄅ嗨麨I是氟尿嘧啶類口服新藥,通過胃腸道黏膜進入腫瘤細胞內,經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催化轉變?yōu)?-Fu。并且口服給藥方式可以超過5-Fu持續(xù)給藥的效果,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消化道腫瘤[11],且毒副作用小[12]。
國內外的研究包括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卡培他濱、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OXA等均顯示出確切的療效[13]。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觀察組的36例胃癌晚期的患者中三藥聯(lián)合治療,CR 3 例,PR 18 例,SD 10例,PD 5例,RR為58.3%,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的程度,且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脫發(fā)、肝腎功能損傷等的不良反應明顯減少,CEA、CA-199和β2-MG水平比治療前明顯下降??诜ㄅ嗨麨I,可明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適合晚期胃癌患者以改善生活質量為目的的化療。因此,紫杉醇聯(lián)合OXA治療晚期胃癌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協(xié)同作用,提高療效。但本組病例較少,對于最適劑量、給藥途徑、應用時間、療程以及與卡培他濱最佳組合方式需進一步研究,積累更多的經驗和證據(jù)。
[1]秦叔逵,龔新雷.晚期胃癌化療的現(xiàn)狀和新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9):642-646.
[2]Eric VC,陳奕貴.晚期胃癌治療:紫杉醇類藥物應用新發(fā)現(xiàn)[J].癌癥進展,2005,3(4):367.
[3]王成龍,楊勇明,潘潔,等.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聯(lián)合化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J].實用腫瘤雜志,2009,24(1):79-81.
[4]楊林,王金萬,孫燕,等.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 YH-6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6,28(2):138-141.
[5]王妹興,樊宏斌,戴月娣,等.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聯(lián)合FOLFOX4方案治療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5):8-14.
[6]李寶林,周彩云,孫紅革,等.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研究,2013,10(7):40-41.
[7]張生軍,袁江濤,劉敏麗,等.白藜蘆醇與5-氟尿嘧啶連用對人胃癌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3):127-129.
[8]Marrelli D,Pinto E,De Stefano A,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CEA,CA199 and CA724 in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respectable gastric cancer[J].Am J Surg,2001,181(1):16-19.
[9]Al-Batran SE,Hartmann JT,Probst S,et al.Phaseotrial in metastatic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with fluorouraci,leucovorin plus either oxaliplatin or cisplatin:a study of the Arbeitsgemeinschaft Internistische Onkologie[J].J Clin Oncol,2008,26(9):1435-1442.
[10]Kingston DG,Samaranayake G,lvey CA.The chemistry of Taxol,a clinical useful anticancer agent[J].J Nat Prod,1990,53(1):1-5.
[11]Kang HJ,Chang HM,Kim TW,et al.A phase Ⅱ study of paclitaxel and capecitabine as a first-lin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Br J Cancer,2008,98(2):316-322.
[12]袁彬,王笑俠,白濤,等.卡培他濱單藥治療老年晚期腫瘤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8,16(12):2190-2191.
[13]劉君,陶敏.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一線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