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革貞
一、 把握復習的原則
1. 及時性原則。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在每個階段只要達到基本要求即可進入下一個階段。在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熟練掌握前一階段的學習內容,以提高拼音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每一課拼音教學完成后,要組織學生及時整理與復習,使學生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拼讀的能力。及時性復習原則能幫助教師獲得第一手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為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jù)。
2. 主動性原則。拼音復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復習鞏固拼音應該讓學生有主動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復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要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展現(xiàn)自我并全身心地投入。教師要對學生在復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3. 合作互動原則。合作互動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在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把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共振之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復習,學生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思考、交流、動腦、動手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機會??衫酶髯缘拈L處表現(xiàn)自己,并幫助別人。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逐漸找回自我價值感,逐步消除心理障礙,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4. 學以致用原則。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學以致用”是傳統(tǒng)拼音教學的精髓,只有把“學”與“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學會”“會學”。漢語拼音復習更要密切結合生活實際,有效開發(fā)并利用教學資源,拓展學習空間,把學拼音、識漢字和學習普通話有機結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與理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來識字,用它來學習普通話。
二、 抓住復習時機
1. 在活動中復習。愛動是小學生的特點。如果讓學生的眼、手、口以及身體等多種學習感官能夠參與到復習過程中,進行協(xié)調運作,實現(xiàn)內動(思維方面)和外動(身體方面)的有機結合,活躍學生容易疲憊的身心。例如,課內的拼音游戲,課間打拼音撲克牌等,既可消除機械訓練帶來的枯燥感和疲勞感,又可以激起學生復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2. 在教學的關節(jié)點復習。關節(jié)點就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產(chǎn)生的相互聯(lián)系的節(jié)點。拼音教學的關節(jié)點有:韻母與四聲,聲母與韻母、音節(jié)拼寫、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出現(xiàn)等。只有弄清這些關節(jié)點,把知識與知識聯(lián)結起來構成一個網(wǎng)絡,才能避免死記硬背掌握拼音。當教學來到一個拼音的關節(jié)點時,教師及時把與之相關的知識點提取復習,學生就可以順當?shù)剡^渡到下一個知識點,降低難度,也提高有效度。
3. 在單元練習中復習。拼音教學編排是按照單元進行的,有的教材把拼音分成四個單元,分別安排復習課(人教版);有的采用看拼音識字“認一認”,分隔開幾個板塊(蘇教版)。不管如何編排,我們在復習時都可以按照這一順序安排主題復習課,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組合,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 選擇合適的策略
1. 游戲活動法。創(chuàng)編多種多樣的拼音游戲活動,是學生學中玩,玩中學很好的載體。在傳統(tǒng)課堂上經(jīng)常玩的游戲有:找朋友、打電話、開火車、猜口型、擺卡片等等,都深受學生們喜愛,下面介紹幾個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游戲活動:(1) 拼音日歷。教師利用廢棄的小臺歷,將月歷從中間剪開,一邊寫上聲母,一邊寫上韻母,在復習拼讀時,翻動聲母——聲變韻不變,或者翻動韻母——韻變聲不變,能快捷提高拼讀的水平。(2) 拼音魔方。把學過的拼音字母貼到同學們喜歡玩的魔方上,隨意轉動,讓學生準確呼讀出朝上一面的字母,可以復習剛學過的聲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另外,也可制作兩個魔方——聲母魔方和韻母魔方,讓學生進行拼讀。這個游戲適合分小組玩,魔方材料也可用一些小正方形盒子代替,價廉而實效。(3) 拼音名片。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做成名片,互送給同學,名片上一面寫漢字,一面寫拼音。學生在互贈名片時,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在拼拼讀讀中,很快就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名,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又提升了拼讀能力,鞏固拼音和課外識字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