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珺,王 喜
矮小癥是兒童期較常見的內(nèi)分泌疾病,特發(fā)性矮小癥(ISS)及生長激素缺乏癥(GHD)是矮小癥的主要類型[1]。目前,重組人生長激素是治療ISS及GHD的常用藥物,但目前報道對其療效尚有爭議。本研究探討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ISS及GHD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的28例ISS及30例GHD患兒為研究對象,年齡5~11歲,中位數(shù)年齡8.97歲,其中男18例,女10例。30例GHD患兒年齡4~9歲,中位數(shù)年齡6.26歲,其中男19例,女11例。兩組患兒均符合ISS及GHD診斷標準[2]。兩組均排除其他慢性器質(zhì)性疾病、染色體異常及顱內(nèi)腫瘤等。
1.2 治療方法 ISS患兒接受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治療,給予0.15 I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GHD患兒接受劑量為0.1 IU/(kg·d)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治療,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治療6個月后評估療效。
1.3 評估指標 記錄治療前后生長速率(GV)、體重、身高、骨齡、身高標準差計數(shù)(HtSDS)、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水平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采用TW3評分方法評估骨齡,HtSDS=患兒身高-同性別同年齡正常兒童身高均值/同地區(qū)同性別同年齡正常兒童身高標準的標準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GV與IGF-1之間的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ISS及GHD患兒治療前后各指標的改變ISS及GHD患兒治療后各項指標變化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體重、身高、骨齡均未見顯著改變(P>0.05),見表2。
2.2 ISS及GHD患兒IGF-1水平與GV的相關(guān)性分析 ISS患兒GV與IGF-1水平未見相關(guān)性(r=0.235,P>0.05);GHD患兒 GV與IGF-1水平顯著相關(guān)(r=0.638,P <0.05)。
表1 ISS患兒治療前后各指標的改變
表2 GHD患兒治療前后各指標的改變
2.3 不良反應(yīng) 兩組共有3例患兒出現(xiàn)局部皮膚紅腫,2例皮疹,2例出現(xiàn)輕度轉(zhuǎn)氨酶升高,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12.1%,未予特殊處置,患者癥狀自行緩解。
ISS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患兒身高比相同地區(qū)、相同性別及相同年齡健康兒童標準低2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矮小,生長激素激發(fā)后峰值>10 ng/mL者可確診[3-4]。本組結(jié)果顯示:ISS患兒治療6個月后,GV、HtSDS與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IGF-1水平顯著升高(P<0.05)。結(jié)果表明,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促進ISS患兒生長,與文獻報道一致。目前研究認為,重組人生長激素療效與患兒開始接受治療時間密切相關(guān)。Moore等[5]研究結(jié)果顯示:開始治療時間是ISS患兒療效的唯一預(yù)測指標。治療時間越早臨床療效越理想,考慮到患兒對藥物耐受性,最佳治療年齡為5歲至青春期。此外,也有研究認為,臨床療效還與患兒基礎(chǔ)身高、骨齡及治療劑量有關(guān)[6-7],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ISS療效存在個體差異,可能與遺傳相關(guān)。
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GHD的療效與治療年齡、骨齡、營養(yǎng)情況相關(guān),患兒骨齡越小、開始治療年齡越小、治療前身高低于標準身高越多,其生長潛能越大,對藥物反應(yīng)越好。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GHD患兒治療6個月后,GV、HtSDS及IGF-1水平與治療前均有顯著差別(P<0.05),本研究結(jié)果與趙輝等[8]報道一致,趙輝等對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的1 012例GHD患兒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重組人生長激素可顯著提高患兒GV及凈增高速度。
本組結(jié)果還顯示,ISS患兒GV與IGF-1水平未見相關(guān)性(r=0.235,P>0.05);GHD患兒GV與IGF-1水平顯著相關(guān)(r=0.638,P<0.05)。這與肖園等[9]報道類似,肖園等對48例ISS及GHD患兒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治療1年內(nèi),GHD患兒GV與IGF-1SDS顯著相關(guān),而在ISS患兒則未見二者相關(guān)性。這提示IGF-1水平的變化并不能準確地反應(yīng)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ISS的臨床療效。
本組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12.1%,經(jīng)處置后患兒均順利完成治療。有文獻報道,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不良反應(yīng)包括血壓升高、糖耐量異常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等[10],但本組并未發(fā)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yīng),可能與治療時間尚短及樣本量小有關(guān)。綜上所述,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促進ISS及GHD患兒生長,不會使骨齡明顯提前,安全性好。
[1]張瑩,陳瑞敏.生長激素在兒科應(yīng)用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2,39(2):151-154.
[2]Carel JC,Ecosse E,Landier F,et al.Long-term mortality after recombinant growth hormone treatment for isolat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or childhood short stature: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French SAGhE stud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2):416-425.
[3]李正秋,劉康香,馬步軍,等.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青春期前特發(fā)性矮小癥60例療效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9(3):431-433.
[4]孫艷培,鄭榮秀,劉戈力.rhGH治療GHD患兒初期甲狀腺功能變化及與療效的關(guān)系[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17(4):490-492.
[5]Moore WV,Dana K,F(xiàn)rane J,et al.Growth hormone responsiveness:peak stimulated growth hormone levels and other variables in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data from the National Cooperative Growth Study[J].Pediatr Endocrinal Rev,2008,6(1):5-8.
[6]Cohen P,Germak J,Rogol AD,et al.Variable degree of growth hormone(GH)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sensitivity in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compared with GH-deficient patients:evidence from an IGF-based dosing study of short childre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5):2089-2098.
[7]胡華燕,楊培,謝薇.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特發(fā)性矮小患兒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0):1597-1616.
[8]趙輝,王兵,魏皓,等.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大樣本臨床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0):1456-1458.
[9]肖園,董治亞,陸文麗,等.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單純性生長激素缺乏癥和特發(fā)性矮小癥患兒血清C型利鈉肽氨基末端濃度與生長速率的變化[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1,27(11):887-891.
[10]樊洪靜,熊豐,朱岷,等.中劑量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特發(fā)性矮小癥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7(12):105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