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摘 要:讀關于各個詩人的背景、經(jīng)歷的資料,注意積累各個著名詩人文學作品的藝術風格和感情,如:李商隱的詩歌,藝術特色:語言上華麗而凄美,感情上,傷古傷今傷春等情懷。杜甫的詩歌:特色:語言上大氣,感情上,憂國憂民較多。首先看題目是否涉及主題思想;其次看詩人,考慮他的事跡,他的慣有作品風格,然后看時間,一般在后面的注釋上。還要注意注釋中給出的提示。
關鍵詞:古詩詞 興趣 傳承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73-01
在教學古典詩詞的時候,要以教材為載體,除了要做好對教材中所選編的內(nèi)容的教學外,還要重視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豐富和拓展,使學生更好地走近古典詩詞,使他們對古典詩詞有更好的認識和了解。
首先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只有教師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和任務,在課堂上改變課堂模式,學生才能對古詩文感興趣。古詩文只是教學載體,其中蘊涵的句勢、詞語活用以及思維方式必要的自變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梢宰寣W生們多看看古典的書籍,關注古代的文化,多看古代的電視劇,多了解一些名詩,多嘗試寫一些詩詞,多琢磨詩的意思以及精處,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有文化的人。首先自己要有一個詩歌鑒賞網(wǎng)絡圖一:詩的類型。其次藝術手法:(1)修辭手法。(2)表達方式。(3)表現(xiàn)手法(自己列一列,有一個總綱)根據(jù)題目問題頭腦中而從這些方面想,自己可以多找詩的專題來練習,多背答案,學習答案的專業(yè)鑒賞性語言,從練習題中總結題目的類型,對每種類型都作一下答題套路的總結。這一切做好之后,會發(fā)現(xiàn),詩歌鑒賞無非就這么一點東西。
引導學生將古典詩詞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古詩詞可以增加文學修養(yǎng),使你看起來更有涵養(yǎng);品味古人的煉字技巧,學習寫作技巧。古典詩詞在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及當代的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根本上說是由其巨大的思想價值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決定的。世一般都是先依照原句翻譯一遍,再說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翻譯一定要符合原文意思,理解原文可基于所給材料(作者身平、官運、所處的年代等),因為標題一般能揭示詩的內(nèi)容和情感(如《傷田家》,提示了詩的類別);注釋、生平經(jīng)歷能揭示詩的背景,鑒賞詩歌若能做到“知人論世”,對詩歌的內(nèi)涵和情感就一定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題中的這些信息,對解讀詩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內(nèi)涵意蘊是很有幫助的。力求語言的準確。言功底不扎實的不建議用華美的辭藻。抓住詩句中主要的景象,不要改變它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擴寫要符合邏輯。手法、感情之類的就靠平時老師在課上講解的知識來解。一般能通順地翻譯出全文并理解大意,答后面的應該沒問題雖然,五四以來,出現(xiàn)了新詩的創(chuàng)作,其成就也堪稱輝煌,但對于更多的大眾甚至在知識分子群中,古典詩歌仍然在人們的詩歌欣賞與陶情治性乃至社會交際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用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也就是說,當代人對古典詩詞,仍有很高的需求。
鑒賞古典詩詞,要特別注意對字詞的推敲。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詩僧齊己寫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编嵐葘ⅰ皵?shù)”改為“一”,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shù)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王駕寫《晴景》一詩:“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蓖醢彩摹帮w來”為“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側寫妙筆才能令人真實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一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寫出來了,一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杜甫詩句:“四更山吐月,殘夜月明樓?!薄懊鳌弊质切稳菰~用如動詞,使畫面富有動態(tài),更妙的是“吐”字(同學們自己體會?。┨撛~用得好,也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的美學效果。杜甫有詩云:“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比~夢得評道:“遠近數(shù)百里,上下數(shù)千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呑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于言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與慣用意象。古詩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簡意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復習要力避艱深難懂,但學生接觸過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應掌握,如“武陵人、廉頗老矣、青衫司馬、豆蔻詞工、封狼居胥”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常用“柳、月、長亭”等意象,抒愁寫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現(xiàn)志向氣節(jié)常用“菊、蘭”等意象。掌握典故含義,把握慣用意象,可以找準理解詩詞的切入點。
注意觀察生活和發(fā)現(xiàn)細節(jié):觀察生活可以給你靈感,藝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這句話是至理名言,千萬不要為寫而寫,那樣是出不了好作品的,真情實感比任何華麗辭藻都重要多了。發(fā)現(xiàn)細節(jié)是觀察生活的更高境界,注意到別人會忽略的地方才能寫出勝人一籌的東西。剛開始寫詩的時候要練習堆積意象,比如“枯藤,老樹,昏鴉”一句話六個字就有三個意象,任何人一讀就能看到一幅畫,然后就是一樣事物。第二注意分析詩的表現(xiàn)手法。古詩常用一些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方法來表達情感、體現(xiàn)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現(xiàn)手法及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借代、襯托、反襯等修辭方法,因此鑒賞古詩要注意分析詩中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及其作用。第三點,強化書面表達,注意邏輯條理。學生對于一首詩歌往往有一定的見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諸語言,學生的思維卻大打折扣,寫出的鑒賞文字缺乏邏輯性、條理性,不能準確地運用有關的詩歌鑒賞術語,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從閱卷效果來看,閱卷教師也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分點答題,點后例證。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就詩論詩,不枝不蔓。強調對詩歌本身的理解,答題時一般無需引經(jīng)據(jù)典,泛泛而談。組織答案,因題而異。
總之,只要肯動腦筋,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運用多種手法,調動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積極性,激發(fā)興趣,先是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一定會得到提高的。
參考文獻
[1] 丁西軍.關于上海市高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王曉羽.模糊理論視閾下的古詩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