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娟
內(nèi)容摘要:本文從景物描寫的感情、暗含深意、意境三個方面解析景物描寫,找到賞析的三大切入點。
關鍵詞:景物描寫 賞析 意境
一些學生賞析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缺少的不是賞析的方法或者表達能力,而是對語句的深度解讀與透視文本的感悟。如何讀懂景物描寫?下面介紹三種切入角度,透視并感悟景色描寫。
一.移情于景,滌蕩吾之心胸。
“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保ㄋ巍し哆裎模┮魄橛诰笆亲髡甙炎约旱那楦幸朴玫骄拔锷?,讓景物來表現(xiàn)自己的某種情感。景為由,情為根,明著寫景,景中又暗含著情,即所有景語皆情語。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淳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保ㄟx自史鐵生《秋天的懷念》)那份漫長的無奈、艱辛與悲痛,作者沒有去傾訴,只是深深地寫了這一段景做結(jié)尾,好似用母親的眼、用母親的心去看北海的菊,兒子終于去北??淳樟?,可是母親卻不能親眼看見兒子走出陰霾的模樣……作者面對母親的深恩,有無以為報的遺憾與苦痛,他能做的只是滿足母親生前的一個卑微的愿望:去北??淳?;這位母親對兒女毫不保留的愛,最終集中在“去北??淳铡鄙?。作者的百種情千種恨萬般思緒,在菊之高雅、菊之千姿百態(tài)的描寫中綻放;淡淡筆墨間,我們感受到他懂了菊之爛漫,也就接受了生命的爛漫,用此句景色描寫是對母親的魂靈最好的回報。
萬物有靈,實際是人有靈性,人用自己的思想情感描繪萬物、審視萬物,世間百態(tài)便有了思想情感。以景色描寫代替情感抒發(fā),情感有所依附,景色描寫便有了感染力。讀到這樣的景物描寫時,深深抓住作者感情,悲作者之所悲,喜作者之所喜,心靈與之共鳴、顫動,自然而然便會浮想聯(lián)翩,賞析起來事半功倍。
二.暗藏玄機,待爾慧眼蘭心。
約瑟夫·魯說:“一切精美的東西都有其深沉的內(nèi)涵?!本吧鑼懞芏嗍莿e有深意的,這需要學生們的慧眼蘭心去發(fā)現(xiàn)。《蘆花蕩》以一段自然景物描寫為開頭:“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了水里,而且要低落下來的樣子?!背虽秩玖岁幧臍夥胀?,還暗示了敵人對葦塘的封鎖非常嚴密。
景物描寫暗含的深意一般表現(xiàn)為伏筆、雙關、象征、托物言志等?!栋职值幕▋郝淞恕防?,題目本身就是經(jīng)典的一語雙關,“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暗示爸爸病入膏肓,為下文爸爸的去世埋下伏筆,“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長成的小石榴……”,“小石榴”就是對英子那幾個沒長大的弟弟妹妹們的象征?!稅凵徴f》中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通過描寫蓮的高潔、純凈、雅致,周敦頤含蓄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保持潔白的操守、正直的品德,這是托物言志。
三.馥郁芬芬,引爾入彼意境。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和境界?!痹S多景色描寫著力渲染、烘托,創(chuàng)造氛圍,把讀者帶入到某種意境去。《竹影》這篇課文中有不少景物描寫,均勻地點綴各處,創(chuàng)造出一副清雅恬淡、富有情趣的境界?!霸铝烈呀?jīng)升得很高,隱在一叢竹葉中。竹葉的搖動把她切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小塊,閃爍地映入我們的眼中。”孩子們大幅度地坐搖椅,本來應該是鬧騰的、歡快的,而此句一出,便在童趣中橫添了一筆清幽之氣。豐子愷身為一位成年藝術家,他的心境與創(chuàng)作風格是淡然又富情趣的,他選取了“竹、月、影、水墨畫”這四種極有淡雅之氣的景物作為本文的背景,并不吝筆墨細細描繪,讓讀者漸漸沉醉于清雅的意境當中。
“意境者,文之母也?!保ㄇ濉ち旨偅┪膶W意境本質(zhì)上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一種人類心靈的生命律動,它不僅涵蓋了“情”和“意”,還是它們的延伸創(chuàng)造。
理解景物描寫的意境,可以從意象及其感情色彩入手。寄托作者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就是意象。意象的組合,達到“氣從意暢,神與境合”(明·王世偵),便創(chuàng)造出了意境。例如:“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弊プ 凹毑荨薄ⅰ拔{”、“獨”、“夜”給人的感覺,像岸邊風中飄搖的細草一樣渺小,像孤夜中一葉危舟那樣彷徨無依,把人帶入了一份寂寞凄涼的境界。
文字是作者與讀者之間心靈的交流,通過解讀作者筆下的景物描寫可以觸動到對方的靈魂。作者那些或者隱含的、無以言明的,或者溢于言表、深刻抒發(fā)的情思,徜佯于字里行間,懂了他們筆下的“情、意、境”,便懂了他們的內(nèi)心。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泉山區(qū)民康園西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