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翠
課程改革中總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對初中英語教師來說,最直接的、最頭痛的問題就是農(nóng)村中學學生英語的兩極分化,而能否減少甚至消滅這種令人頭疼的兩極分化,則是衡量一個英語教師教學質(zhì)量最重要的標志之一。由于兩極分化的產(chǎn)生,導致了英語教學中“學困生”艱難的補差問題?!皩W困生”的補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斷分析、制定一些”補差“對策。
一、“學困生”的成因
“學困生”落后的原因不外乎四點:(1)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2)學習英語的興趣缺乏;(3)學習英語的恒心不足;(4)學習方法滯后。例如筆者所在中學生源復雜,他們的英語程度由于小學時各學校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而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基礎好的學生有的知識不用講,基礎差的學生沒有興趣,練了也不會。因而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反應調(diào)整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推進有效教學,迎接新課改的挑戰(zhàn)。
二、轉(zhuǎn)化學困生的對策
1. 進行趣味性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興趣培養(yǎng)成為一種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逐漸變成自覺、自愿學習英語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的有效學習。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關(guān)注學生情感,創(chuàng)造有趣味的、和諧的教學氣氛。
為了創(chuàng)造對學困生友好的課堂環(huán)境,筆者經(jīng)常鼓勵同桌的學生組成派對(partner),在課余或課堂時互背單詞、對話和課文,成績好的幫助基礎差的,營造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氛圍。針對學生學習英語時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探討新的更加合適學習的,尤其是學困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方法。如果課堂氣氛死板,枯燥乏味,學生就容易“開小差”。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如用投影、圖片、簡筆畫、或叫學生到講臺前配合、朗讀、表演對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2.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正確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這些習慣包括:課前預習、制定計劃、上課專心聽講、課外及時復習、作業(yè)獨立完成、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小結(jié)等。課前預習是上好新課、取得有效學習的基礎。而學困生能力差,不知怎樣預習,無從下手。制定計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但“學困生”往往無計劃意識,學習更是沒有章法可言。沒有一個完整的學習計劃,有的學困生即使有也不認真地執(zhí)行,缺乏意志。為此,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難易度,不同教學目的和學生不同的基礎,接受能力等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如:先要求預習課內(nèi)出現(xiàn)的生詞,可以把生詞寫在文中,再讀通、讀懂課文,把課文中難點、不懂的作上標記或符號,以便教師在上課時重點去聽,還有布置一些預習題,讓學生預習后試答,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又可以讓他們有目的地專心聽課,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外復習是提高有效性學習的主要步驟,我們學校還設有每天早晨30分鐘自修時間讀英語,這樣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背誦對話和課文,強化基礎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guān)的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分析對比,直到對所學的知識由“不懂”到“懂”,再到“會”。
3. 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一步步提高英語成績。
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時切不可“滿堂灌”,要采取針對性和層次教學,這點對“學困生”來說是關(guān)鍵。我們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課堂教學。筆者激勵學困生確立在未來的期中、期末考試中制定50~70分的不同目標;在背課文時如果背不出可降低要求,比如一段一段背,在背單詞時可幾個幾個背。總之,就是要通過各種有效精細的方式,樹立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
此外在閱讀課時,筆者把課文知識點、生詞等講解后,學生基本理解課文意思,進而提供不同難度的問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待“學困生”回答正確后,應表揚和鼓勵他們,盡量多用激勵性評語。教師可以熱情地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樹立心理優(yōu)勢,并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最終達到有效教學要求。
4. 讓“愛心”喚醒“學困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應對學生充滿關(guān)愛與真情。我們要學會利用情感和關(guān)愛去感化“學困生”,使之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用簡單的英語回答問題和英語對話的機會,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這種重表揚、慎批評的方法可提高學困生的信心,使他產(chǎn)生一種“我也能學好英語”的意識。對那些成績差、品質(zhì)差的雙學困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多加關(guān)心、照顧。課余時多接觸他們,與他們多聊聊天,了解他們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用愛心去撫慰他們,提供幫助。實際上,“學困生”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傷害。平常他們聽到的表揚少,而斥責多,更渴望能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理解和幫助。我們可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掘其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學困生找到自我,獲取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成績就會逐漸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