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玲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客觀世界的動態(tài)過程。怎樣去調控這一過程,使之得到優(yōu)化呢?筆者認為,主要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聯(lián)系和反饋來實現(xiàn)。而考試后的試卷講評,正是提高這種聯(lián)系和反饋的重要而且可靠的手段之一。尤其在高考復習階段,做好試卷講評顯得更為重要。每一次檢測過后,學生都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漏。針對如何發(fā)揮試題講評的查缺補漏作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做好學生的學情調查分析,篩選出必要的查缺補漏內容
在試卷講評前,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其次要對試卷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有哪些知識點的缺漏。在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容易存在的誤區(qū)是:發(fā)完試卷后,從試卷的第一題到最后一題逐題講解,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導致重點不突出,該講的地方?jīng)]詳細講,不需要講的地方卻反復講,使得對部分題目有疑問的學生的問題沒解決,也使成績好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無所事事。因此,在試卷講評課上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對學生的易錯點、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而對大多數(shù)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則進行簡單的點評即可。例如,某理綜測試卷有如下方面的內容:①電化學知識;②Na的有關問題;③離子方程式和離子共存的有關問題;④有機化學;⑤實驗;⑥計算;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有關內容;⑧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有關問題;⑨無機推斷。針對平時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次理綜測試暴露出來的問題(如電化學中的某些問題;實驗;計算;做題時審題不夠仔細,答題不規(guī)范等),課前我就安排學科代表收集學生的意見,根據(jù)多數(shù)中等生的需求,決定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電化學中如何區(qū)分原電池和電解池;如何分兩極;如何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判斷產物、現(xiàn)象等問題。而電化學中的計算內容,難度較大,不在補漏之列。這節(jié)課還要解決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及量氣裝置須注意的問題及防倒吸的裝置問題。篩選出查缺補漏內容后,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以及試題的考點來突出針對性。若是班級里優(yōu)等生較多,優(yōu)等生的缺漏應該是方法與技巧,而中等生要補的缺漏則是基礎知識點。所選的查缺補漏內容不能太多,否則講評課就會變成復習課。
二、提高試題講評的時效性、有效性、新穎性
試卷要及時講評,體現(xiàn)其時效性。要想使試卷講評達到最佳效果,一般試卷應在考
試的當天或最遲第二天批改完,講評課應放在測試之后未上新課之前。趁熱打鐵,做到及時閱卷、及時反饋、及時講評,效果才顯著,及時講評,才能達到講評課效果的最優(yōu)化。在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容易存在的誤區(qū)是:只是將試卷中的填空題、選擇題對對答案,然后對錯誤率很高的試題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講評,而且就題論題,不總結方法,不進行拓展。這導致很多基礎差的學生不能理解透徹,收獲的只是會解一道題,不能旁通一類題。因此教師要注意講評課的新穎性。雖然講評課涉及的內容都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但講評內容決不應只是原有形式的簡單重復,必須有所變化和創(chuàng)新。在設計講評方案時,對于同一知識點應多層次、多方位地加以解剖分析,同時注意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升華,以嶄新的面貌展示給學生。如講評電化學內容的試題時,我就把原電池裝置、電解池裝置、各電極反應式、電池原理、電解原理等,全部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用屏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綜合講評,學生不僅解決了本題,還能在原題的基礎上復習了很多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網(wǎng)絡,而且通過這樣的講評,學生的思維由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過渡,提高了學生的分析、綜合和運用能力。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講評試卷時,教師應注意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去剖析問題,采用評、議結合,共同探討
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樽杂X的參與。評、議結合,不僅可使教師迅速獲得新的反饋信息,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深化認識,更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率。還是前述的那節(jié)補電化學內容的試題講評課,我先讓學生分成小組,對照多媒體展示的電池裝置、電解池裝置、電池工作原理、電解原理等內容,查找自己的錯漏,讓學生互相指正,互相切磋,課堂氣氛很活躍。考試是學生考的,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查錯漏,但查缺補漏應該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樣才會有效果。
總之,教師要充分認識試卷講評課的教育教學功能:查漏補缺、系統(tǒng)知識、培養(yǎng)能力、
規(guī)范答題、激發(fā)求知欲;積極探討上好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方法,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批閱;在試卷上加以適當?shù)脑u語,引導學生做試題外的思索;滿足學生對高分的心理需求,給學生改分的權力;指導學生教學自查和互查;重點突破和補償訓練。同時,與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談心,這樣一方面可給予學生鼓勵,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得失,有利于下一步教學工作的展開。
(責任編輯羅艷)endprint